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14:39
文档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作者:金辉超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前网络速度发展之快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地个性化,群众对传统的文化馆工作方式多少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文化馆的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增加人员、增加演出场所的投入上,增加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时代的要求,及时吸取群众的需求,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公益性是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文化;互动体验        一、数字文化馆当前遇到的
推荐度:
导读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作者:金辉超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前网络速度发展之快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地个性化,群众对传统的文化馆工作方式多少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文化馆的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增加人员、增加演出场所的投入上,增加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时代的要求,及时吸取群众的需求,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公益性是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文化;互动体验        一、数字文化馆当前遇到的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作者:金辉超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前网络速度发展之快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地个性化,群众对传统的文化馆工作方式多少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文化馆的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增加人员、增加演出场所的投入上,增加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时代的要求,及时吸取群众的需求,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公益性是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文化;互动体验

        一、数字文化馆当前遇到的问题

        (一)资金压力较大

        时代在发展,文化也逐渐地多元化了,人民的文化需求不满足于简单的唱唱跳跳了,这就对文化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情况每年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都在增加,增加的力度是在国家整体的财政比例投入上的增加,但是这样的预估实际上是有些差距的,人员、场地的扩大,这些投入有些杯水车薪了。数字化的建设不同于以往的简单增加人员和增设教室,这需要高昂的经费支持,特别是初期建设阶段,无论是数字化的设备还是人才的招聘都是如此。一般文化馆的建设都是以来拨款,但是数字化时代是全方面地,各个行业都需要这样的资金,压力巨大。既然再数字化时代文化的费用要想一次达到三个目标是很困难的,先集中力量合理规划完成数字化建设,从后后期更好地让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当务之急。

        (二)文化馆网站建设流于形式

        网站建设已经成为常态,一个成熟的文化馆拥有一个网站已经不足为奇,只是当前一个网站的内容是不能够也不符合数字建设标准的,网络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一个网站可能会吸引许多群众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但是现在现状不同了,网站是数字化的一部分需要特别是资金和技术人员做好后台维护。从网站内容深度上进行有效的拓展,一个形式化的网站和一个内容、分类、延伸的网站有着天地之差,信息能否及时更新,信息量是否充足,自媒体和传播性也要跟上,文化馆的公众号、微博、广播信息都要实时建设,这样的数字化建设需求的是人员的配备,但是现在多数的是人员工作都在实际的演出当中,数字化的维护跟不上,常常是有人做没人管,管理的时间长了之后就流于形式。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与文化馆自身的需求

        文化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和服务之间的桥梁,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和有机融合的机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求文化馆要能够与时俱进,社会是一个综合体,需要提升社会的文化气息和群众素养,能够提升社会文化的机构就是文化馆。人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善,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业务形式已经有些过时了,不能够满足群众,特别是群众对新媒体的运用逐渐频繁与熟练,这就需要文化馆的重视,与现代化技术结合,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馆自身通过信息化技术引导,转型升级建立起数字文化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馆管理、运营等工作。这样文化馆整体具有更优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二)普及文化艺术是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是文化馆的使命,全民艺术素养、数字文化馆建设和文化馆职能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多方面的将文化送到人民身边。文化馆需要群众的反馈,需要加大群众参与力度,数字化建设是准确反应群众文化诉求的手段,通过手机、电脑线上招募,线下聚集的形式进行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出文化服务的新形态,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三)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

        最为常见的文化馆业务就是文化送基层或者在一定的场地进行演出,近年来比较多的就是下基层和惠民演出,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的服务很真诚但是对于群众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推广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下降,文化馆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就要把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在天津的许多社区文化通过数字化建设,社区和居民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惠民演出的点播,点播几个节目后就会有文化馆与社区合作的形式进行演出,甚至是上门演出。同时线上资源越来越丰富,方便了大家的选择,从而满足来自各个客户端的资源需求,让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且不受时间、空间的。

        三、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建议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无论是文化馆的硬件还是人员数量、质量,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最终的目的不是蓋高楼、喊口号、加科技,最终还是要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群众的需求具体体现便捷性,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的提升以及群众在个性化上的需求。数字化建设就是在时效性、规模性和内容的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因此群众的需求实质上是和数字化建设能够契合在一起的。数字化的建设要建立在对群众文化艺术需求的调研工作,了解群众的艺术品位,比如不同地区对地方艺术的需求各有不同,地方戏曲、曲艺各有所好,比如京津地区喜好相声、鼓曲,南方地区偏爱地方戏曲,演出形式是搭台演出还是手机网络播出等问题,对于群众调研越清晰数字化的建设越精准,避免无用投入,最终的效果也越好。其次在硬件上的数字化体现要考虑到群众的便利,比如通过刷卡、刷身份证降低排队时间,电子票证做到减少买票流程,演出信息的实时发布等等来提高群众对文化馆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增加场馆的利用程度。

        (二)注重整合资源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文化资源,所以整合资源是数字化的前提,对现有馆内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将多年来的文化工作形成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另一方面要调查文化馆所影响范围内的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适时的吸收到文化馆的资源里,形成合力提升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大数据本身就是要在复杂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和利用,从而得出正确合理的工作方向。数字文化馆需要大数据的整合优势,群众里有许多在文化艺术上的爱好者和有工作经验的人他们的经历和水平是重要的资源,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文化馆能够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群众的满意程度和参与程度必然能够提升。

        (三)重视线上线下服务体验

        丰富线上线下产品从某种角度而言可谓是数字文化馆的生命力,因为群众体验度越高就越能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作用。据大量互联网产品的社会数据统计发现,黏性越强的产品生命力越强,数字文化馆里文化服务产品也一样,因此探索如何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感就相当重要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文化馆在服务方面,应该将“以用户为中心”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信息传递和资源服务上。要积极的去了解用户的文化需求特点,通过用户大数据分析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多个信息服务层次。充分发挥云计算交互服务的功能,深入挖掘用户的基本数据、文化爱好、资源使用记录等,准确定位用户特点,掌握用户真实的需求。

        四、结语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每一个文化馆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服务,主动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和传播文化的方式才能够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数字化的建设在提高文化自身软件和硬件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吸纳群众的意见,注重线上线下的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的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才能够成功。

        【参考文献】

        [1]赵新天,张火.紧跟时代步伐, 走进“互联网+”时代——论各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龙头地位[J].人文天下,2016(21).

        [2]崔锐娟.“互联网+”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J].艺术研究,2017(03).

        [3]蔺宏阳.谈数字文化馆建设之我见[J].参花,2017(23).

文档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作者:金辉超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前网络速度发展之快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地个性化,群众对传统的文化馆工作方式多少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文化馆的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简单地增加人员、增加演出场所的投入上,增加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时代的要求,及时吸取群众的需求,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公益性是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群众文化;互动体验        一、数字文化馆当前遇到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