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一、蚌埠二中(09安徽省)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二、河北省(09)《爱莲说》略;《与朱元思书》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
三、湖州市(09浙江省)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 可爱者甚蕃( )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③陶后鲜有闻(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
四、2008年海南省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pān)B、出淤泥而不染(xū)C、濯清涟而不妖 (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l)香远益清 ( )( 2 )亭亭净植(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答:
五、2009年福建厦门市
[甲] 略。[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7.《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8.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余忆年/少时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译文:
10.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六、2009年山东泰安市
【甲】略。【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陶后鲜有闻(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②亭亭净植( )④相与步于庭中(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
七、2009《爱莲说》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香远益清( ) ②陶后鲜有闻(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 的生活态度。(4分)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八、2009中考。【甲】略。【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九、 2008中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16、《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词语是“ ,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词语是“ , ”。
十、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爱莲说》略。(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十一、2007年广西百色市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①可爱者甚蕃 蕃( ) ②不蔓不枝 蔓( )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答: 文14、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参:一、1.(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1)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3.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4. 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7(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三、17 . 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③ 少 18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19 . 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四、19、D。20、(l)益― 更(更加)(2)植― 立(树立)(3)鲜― 少(4 )宜― 应当(应该,当然)。21. ( l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
五、6.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7. D。8.B。9.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10.(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六、7.(1)少(2)洗涤(3)竖立(4)走。8.(1)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2)庭院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9.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七、8.①更加 ②很少 9.我唯独喜爱莲从水底沉积的烂泥里生长出来,但又不沾上污秽,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而不显得妖冶。 10.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贪慕富贵(意思对即可) 11.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
八、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九、11.①多②树立或立12.D 1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14.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1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十、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19.B 20.A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2.B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4.洁身自好 高洁。
十一、9、①多 ②长枝蔓 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14、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