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溪工商所扶持农业品牌量质提升成效明显
——汤溪工商所
一、基本概况
汤溪工商所是地处金华西部的农村工商所,辖四镇三乡七个乡镇,区域内有258个行政村,15万人口,871家企业(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另有涉农企业88家),2542户个体工商户,5个农贸市场。下设二个巡查中队,一个综合受理室,五个监管责任区。
二、多措并举强服务围绕产业育品牌
我所辖区以种植水稻、水果、蔬菜、苗木、水产养殖为基础产业,是婺城区的重点农业产业区域。但是目前仍存在农业分散经营普遍、经营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农产品产业链不长等问题。根据辖区农业特色和发展状况,我所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紧紧把握当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心,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品牌,采取部门促动、服务推动、典型带动的办法,着力营造重品牌、工商抓品牌、社会创品牌的良好的工作格局。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品牌意识
一是增强责任区干部的创品牌责任意识。我所明确每位责任区监管干部创牌工作的要求和目标,并将创牌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从而在工商所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创牌氛围。
二是增强企业农户的创牌意识。每年举办多期创业者培训班,向企业、农户宣传商标知识及企业创牌经验,增强企业创牌积极性。每年受训人数数百人。
三是工商干部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农户,现场宣传创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与金华广宇商标事务所联系指导帮助涉农企业商标注册的取名、设计、申请,推出农产品商标注册代理费费用优惠服务,积极动员涉农企业和个人申请注册商标。
●运用商标指导三书 引导商标注册 培育著名商标
我所小区生态农业资源丰富,采云间、菜篮子、羊爸爸、一枝秀米业、九峰米业等都是我所的辖区农业龙头企业。我所抓住地域特色,通过《商标指导意见书》引导涉农企业、农户注册商标,如刚刚起步的但未申请注册商标的涉农企业“金华市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群飞”粮油、金华婺城区春野鳖场注册了“春野”甲鱼、金华市树森柑桔合作社注册了“树森”柑桔、金华市石坑西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石坑一品”西瓜等农产品注册商标。
为确保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培育更多的省、市著名商标,我们根据本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前景,选择26家商标管理制度健全、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帮扶对象。建立重点帮扶企业《商标库》名册。运用《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指导涉农企业规范使用商标,如我们在对汤溪野育鳖场进行商标培育专项指导时,发现该场在使用商标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当即用商标法律告知书指出其不规范之处,并指导如何规范使用,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商标合法权益,为“创牌”打下基础。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集聚效应,由面到点推进品牌建设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所辖区的汤溪镇、蒋塘镇、洋埠镇等农业大镇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现已成立196家专业合作社。我所结合工商职能,积极帮助农村种养殖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同时,由点到面,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作用,以品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指导22家合作社注册、使用了商标,如金华市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通过注册商标,品牌创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价格的提高。
●推广订单农业为品牌创建积聚后续力量
一是现场指导、重点帮扶。为有效推进订单农业的推广落实,我所工商干部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户等农业市场主体签订订单合同。对一些“霸王条款”及时修正,防止产生后遗症。并根据不同的种类制定个性化的合同示范文本,从合同内容到条款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来规范指导使用合同。日前,我所以《工商合同指导建议书》的形式分别为汤溪订单辣椒、有机米,蒋堂订单玉米,罗埠订单棉花,中戴订单果蔬等七家涉农企业的市场主体量身定做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的格式合同文本。
二是确保履约、树立诚信。为提高订单合同的履约率,大力倡导订单合同的诚信理念,提高农业市场主体的履约意识。我所加强了合同备案工作,从过去单一主体(从事副食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向更多形式的市场主体推广。从过去一类或单一农产品向当地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开展涉农企业“守合同 重信用”的评比活动。
●设立新农村指导服务站 扶助品牌建设更上一层楼
我所积极拓展基层工商所服务三农的新途径,在订单农业指导服务站的基础上,整合工商服务“三农”之职能,搭建工商扶农新载体。在汤溪镇率先创设下文的新农村指导服务站。明确了服务站的工作职责制度、承诺等事项,初步形成“牵头、工商主导、部门联动”的帮农扶农富农的工作机制。服务站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标”工程,按照农业产业特色,精心策划,动员每个村、每个合作社申报农业商标;开展品牌培育计划,分不同梯队按计划实行品牌培育。大力引导块状经济和特色农副产品注册商标,打响自己的“招牌”。通过服务站积极把商标工作职能向农村一线延伸,提供设计、查询、申请注册商标的一条龙服务,指导优质农副产品向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不拘形式抓切点 借着大学生村官的新概念 实现品牌创建的新着陆点
自“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以来,婺城区现有纳入省市统一管理的大学生村官300多名。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在建设新农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大学生村官敢做敢为,但少经验的实际情况,婺城工商分局和罗埠镇共同下发了《关于做好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自主创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我所正在分局的指导下以罗埠镇为试点,创建大学生创业示范镇,落实专人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辅导,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用服务窗口,提供事前指导、在市场对接、合同指导、商标注册、展会推广、部门联络等方面跟踪服务,以新人新理念融入新农村,创出新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创业示范镇建成后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和带动罗埠镇周围农民创牌致富。
●严格执法保权益 强化监管护品牌
一是加强行政指导,强化企业自律。我所干部经常到企业进行上门检查、指导、督促涉农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商标,规范商标使用行为,严防不合格商标注册使用,自毁品牌声誉。“一枝秀”商标是浙江省著名商标,金华市著名商标,在全省已有较高的知名度,为确保该品牌声誉不受损,我所经常派人到现场指导其完善商标使用制度,规范商标使用行为,使一枝秀品牌一直保持较好的声誉。
二是健全维权网络,保护品牌权益。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抓印制源头,查流通领域,标本兼治,依法打击假冒商标违法,侵害知名商号行为。今年我所多次组织商标印制企业专项整治,对全区20多家商标印制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从源头上堵住商标侵权。同时发挥各乡镇、村的消费维权监督联络站的作用,确保投诉有门,从流通领域控制住商标商号侵权行为。
三、齐头并进出成效,工商育出“农”情花
一是通过商标培育的阶梯式帮扶,商标指导《三书》作用显成效:据统计:今年仅农民专业合作社就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达12只,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拥有涉农注册商标85件,省市著名农产品商标5只,省市著名农产品商号4只。通过商标创牌,商号创建,扩大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农副产品德附加值,如:“汤溪”野育甲鱼,通过创牌、创号,产品销路一路看涨,价格由50元/斤一直涨到现在的80元/斤;“一枝秀”米业的大米价格由原来的2元/斤一直涨到现在的10元/斤,企业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作用,我所辖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2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196家,对当地经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民合作社的注册资本达2303万元,吸收农户3600多户。其中22家合作社现拥有“桃花屋”、“莘畈”、“龙翔”、“可露”、“一点红”等23只注册商标,涉及蔬果、畜禽、茶叶、粮食、水产等五类。
三是订单农业出成效:从1000亩到6800亩,汤溪农户今年就把辣椒种植面积增加了580%,订单农业让种植户显得底气十足。我所为七家涉农企业的市场主体量身定做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的格式合同文本,企农签订订单合同190份,签订农业订单合同土地面积达27300余亩,合同金额3150万元,受益农户5000余户,为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订单农业呈现了三大发展趋势:(1)订单农业品种、数量在不断增加。从原先单一辣椒扩展到蔬菜甜玉米、土豆等,同时出现了由种植业到加工业延伸。(2)订单农业区域在扩展。由专业公司加农户向纵横交错的区间发展。如本地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上海、杭州等地外贸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将新鲜蔬菜出口到日本。(3)订单规模在扩大,由原来的1000亩辣椒到现在2万亩辣椒、1万亩甜玉米、2000亩土豆、500亩毛芋、3000亩蔬菜,而且在辖区四镇三乡都有订单农业的存在。
四是新农村指导服务站出成效:把农村品牌的创建从工业延伸到农业,从农业拓展到乡村旅游业。通过新农村指导服务站的上情下达、内引外联,拓展了农村品牌的外延。2010年3 月“首届婺城油菜花节”于3月中旬在汤溪镇寺平古村落举行。这次汤溪乡村旅游品牌的打出,与新农村指导服务站的工作密不可分。我所联合镇、个私协分会等单位在汤溪镇召开“首届婺城油菜花节”节前动员座谈会,组织了辖区近百家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参加,并在汤溪镇寺平谷村落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工作站还联合汤溪镇等单位,在汤溪镇举办首次“汤溪特色菜”餐饮业论坛,30余家辖区餐饮业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论坛。通过积极向当地、村及组织献言建策,宣传、引导积极参加与投票等方式,现汤溪镇寺平村已被评为省百佳“乡村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