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24:59
文档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201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有11套题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二大题,另有3套试卷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一大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放在试题的第一大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强化学生对它的重视度。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试卷中有一定难度的一类试题,学生总有一种畏惧感和茫然感。即使经过反复的训练也很难见到成效,得分情况不如语言运用部分那样稳定,甚至可能不如文言文阅读那样有规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推荐度:
导读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201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有11套题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二大题,另有3套试卷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一大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放在试题的第一大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强化学生对它的重视度。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试卷中有一定难度的一类试题,学生总有一种畏惧感和茫然感。即使经过反复的训练也很难见到成效,得分情况不如语言运用部分那样稳定,甚至可能不如文言文阅读那样有规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201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有11套题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二大题,另有3套试卷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一大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放在试题的第一大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强化学生对它的重视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试卷中有一定难度的一类试题,学生总有一种畏惧感和茫然感。即使经过反复的训练也很难见到成效,得分情况不如语言运用部分那样稳定,甚至可能不如文言文阅读那样有规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考点阐释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高考考查要点主要集中在现代科技文中的新词语、新概念和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义。因此,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要抓两个方面: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从句子、语段及全文的整体联系中理解词语。 

  在具体的句子中,可以从词语所在位置的语法要求、内容要求、整个句子意思完整要求等各方面去确定词语的基本意思。对有些词语的理解应从语段内容的角度去分析,注意语句前后的层次性、内容的连贯性及内涵的完整性。个别词语的含义必须通过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结合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倾向,来确定其含义,特别是对词语语境义的提炼与概括。 

  (二)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科技文中重要的句子一般包括:文中内容丰富的语句;结构较为复杂的语句;在文中有特定含义的语句。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的句子,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语法分析。对复杂的单句要分清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理解修饰、的成分。对复句要明确区分分句间的关系。还要善于借助句群关系来理解句子表达的重点。 

  第二,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来分析。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科技文中的重要信息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这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 

  第二,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现代科技文章,不仅提出新的概念,而且还在文章中对这些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进行解说、分析和阐释。有时还会对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式及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对有关材料进行辨析和评价,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释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 

  第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和作者相关的评说中。 

  二、淡化误区 

  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认识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论述文篇幅太长,读题时只看大概 

  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考生既要放平心态,戒骄戒躁,又要排除杂念,全神贯注,要为自己树立这样一种信念:答案就在文章中,只要认真去寻找,去分析,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误区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难度大,能不能答对要看几率 

  论述类文本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似乎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实际上,论述文阅读考察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要学生全面深入地弄懂文中的科技知识。克服了对科技文的畏难心理,调整好心态去面对,考生才能在考场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三、文本勾画 

  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论述类文本篇幅较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边阅读边勾画。这样,读完之后,文中的重要信息就能浮现在考生面前,考生就可以掌握全文脉络,就能做到快速寻找到与选项相应的区域。勾画使得论述类文章阅读过程具有更强的任务性和目的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那么,在文章中应该勾画什么内容呢? 

  第一,重要概念,关键语句。一般主干句不是在段首就是在段末,也有个别时候在段中。 

  第二,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 

  第三,特殊副词,比如“所有”“一律”“也许”“必定”“已经”“将要”等要格外主意。 

  第四,关联词,比如“但是”“实际上”“另外”“所以”“总之”,也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四、常见题型解析 

  论述文解读中我们必需把题干及其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回归到原文相对的段落与句子。这一步是解读科技文的关键。 

  第一,理解概念 

  这类试题形式一般为“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做题时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分析文意 

  这类试题形式一般为“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做题时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已有的科技常识解答问题。 

  第三,判断依据 

  这类试题形式较为多样,“关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对……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以下(不)属于……依据的一项”。这类试题除了考虑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以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就是选项与题干间的因果关系。所以,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要将选项与题干联系起来,考虑他们之间是否能形成这样的关系“因为选项A,所以题干成立”,以此类推,一一辨析。 

  第四,合理推断 

  这类试题形式一般为“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这类试题有一些比较简单,与理解文意类试题差别不大,一般将原文做一些改造作?檠∠睿?做题时只要遵循与原文对照分析的原则即可。当然,也有些题较有难度,确实需要考生对文章深入了解,综合分析,合理推断之后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只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严格的训练,学生的得分率应该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曾祥芹主编.《阅读新学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 

  [3]李志强、祝新华编著.《语文测试原理与实施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4]杨学为著.《中国考试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于信凤.《考试学引论》.辽宁民族出版社,1987年. 

  [6]王丽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7]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8]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9]潘纪平、邹元湘主编.《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任志鸿主编.《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年.

文档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及应试策略201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有11套题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二大题,另有3套试卷把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第一大题。全国一卷和二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放在试题的第一大题,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强化学生对它的重视度。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试卷中有一定难度的一类试题,学生总有一种畏惧感和茫然感。即使经过反复的训练也很难见到成效,得分情况不如语言运用部分那样稳定,甚至可能不如文言文阅读那样有规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