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药物分析模拟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4:25:09
文档

药物分析模拟试题

《药物分析》模拟卷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正确答案上打“√”或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编号)1.中国药典组成(D)A.前言、目录、正文、附录;B.前言、药品标准、附录、指导原则C.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凡例、正文、附录、索引;E.原料、制剂、辅料、试剂2.以下属于偶然误差的是(C)A.仪器误差;B.操作原因;C.室温变化;D.重复出现;E.试剂不纯3.具有直接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D)A.氯氮卓;B.维生素C;C.醋氨苯砜;D.对氨基水杨酸钠;E.乙酸水杨酸4.用高
推荐度:
导读《药物分析》模拟卷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正确答案上打“√”或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编号)1.中国药典组成(D)A.前言、目录、正文、附录;B.前言、药品标准、附录、指导原则C.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凡例、正文、附录、索引;E.原料、制剂、辅料、试剂2.以下属于偶然误差的是(C)A.仪器误差;B.操作原因;C.室温变化;D.重复出现;E.试剂不纯3.具有直接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D)A.氯氮卓;B.维生素C;C.醋氨苯砜;D.对氨基水杨酸钠;E.乙酸水杨酸4.用高
《药物分析》模拟卷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正确答案上打“√”或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编号)

1.中国药典组成( D)  A.前言、目录、正文、附录 ;  B.前言、药品标准、附录、指导原则 

C.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E.原料、制剂、辅料、试剂

2.以下属于偶然误差的是(C )A.仪器误差 ;B.操作原因 ; C.室温变化 ;D.重复出现 ;E.试剂不纯 

3.具有直接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 D   )

A.氯氮卓 ;B.维生素C ;C.醋氨苯砜;D.对氨基水杨酸钠 ;E.乙酸水杨酸

4.   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硫酸奎宁,1摩尔硫酸奎宁消耗几摩尔高氯酸( E )

A. 1/3 ;B. 1/4 ; C. 2  ;D. 1/2 ;E. 3

5.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 A)A.小剂量片剂;B.软膏剂;C.小规格注射剂 ;D.滴眼剂 ;E.糖浆剂

6.Lambert-Beer定律A=lg(1/T)=ELC中,A、T、L分别代表(  B   )

A. A-吸光度,T-光源,L-液层厚度(mm);B. A-吸光度,T-透光率,L-液层厚度(cm)

C. A-吸光度,T-温度,L-液层厚度(cm);D. A-吸收系数,T-透光率,L-液层厚度(dm)

E. A-吸收系数,T-透过系数,L-液层厚度(cm)

7.某药物中重金属限量为2ppm,表示( B    )     A.重金属量是药物本身重量的万分之二;

B.该药物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C.该药物中重金属量不得超过2.0μg ;

D.检查中用了1.0g供试品,检出了2.0μg重金属;E.该药物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0.002%

8.反相色谱法中最常用的流动相是(D  )

A.乙醇-缓冲液;B.乙醇-水;C.四氢呋喃-冰醋酸;D.甲醇-水 ; E.正己烷-异丙醇

9.中国药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 D )

A. 重金属 ;B.有关物质 ;C. 微量元素 ;D. 有害元素 ;E.特殊杂质

1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亚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B   )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外指示剂法;D.不可逆指示剂法 ; E.电导法  

二、配伍选择题(共10题,每题1.5分,共15分,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编号)(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药典的正文部分;B.药典的凡例部分;C.药典的前言部分;D.另行出版的配套丛书 ;E.药典的附录部分

1.   药品红外光谱图(D );2.  药物溶解度的定义( B  );3. 药用辅料的质量标准( A )

(4~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同一实验室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B.不同实验室同一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C.同一实验室同一分析人员不同时间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D.重复进样同一测定液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E.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4.   重复性( A  )      5. 重现性(  E  )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B.      

C.       D.      E. 

6. 直接滴定法含量计算公式(  B );  7. 高效液相-内标法计算供试液中被测物浓度 ( C  );

8.  紫外对照品比较法计算供试液中被测物浓度( A )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重氮化-偶合反应 ; B.三氯化铁反应; C.硫色素反应;D.麦芽酚反应  ; E.戊烯二醛反应 

9.   链霉素的特征反应(D  ) ;    10. .维生素B1的特征反应( C   )

三、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正确的答案上打“√”或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编号)

1.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指标包括( ABCD)A.线性与范围 ;B.精密度 ;C.准确度;D.专属性;E.定量限

2.用TLC法检查药物中杂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ABC );

A.以实验条件下显色剂对杂质的检出限来控制 ;B.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C.杂质对照品法;D.可能存在的杂质替代品对照法;E.C + D法

3. 片剂的标示量即(CE );A.百分含量;B.相对百分含量;C.规格量;D.每片平均含量;E.生产时的处方量

4. 色谱分析中系统适用性试验包括(ABE);A.柱效;B.分离度 ; C.重现性 ;D.线性 ; E.拖尾因子

5.紫外光谱法鉴别药物时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ABDE)A.测定λmax或同时测定λmin;   B.标准图谱对照法

C.测定一定波长处的值;D.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E.测定两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特殊杂质:是指在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即为某药物所特有的杂质。

2.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3.:即百分吸收系数,其含义是当被测物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时,测得被测物的吸光度。

4.滴定度:指每1ml规定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质量(mg)。

5.RP-HPLC: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为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的一种液相色谱技术,用于非极性至中等极  性化合物的测定。

五、是非分析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下列叙述如有错,请改进)

1.测定某药物的炽灼残渣:750℃炽灼至恒重的坩埚重68.2510g,加入样品后共重69.2887g,依法进行炭化,750℃炽灼3h,放冷,称重68.2535g,再炽灼20min,称重68.2533g。根据二次重量差,证明已恒重,取两次称量值的平均值计算炽灼残渣百分率。

答:错。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或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min后进行,此题中仅炽灼20min,故不能判定其已恒重。若已恒重,应取最后一次称量值计算。

2.制剂含量测定时,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中间体、辅料、分解物、内源性物质的影响。

答:错。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辅料、制剂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影响,对于复方制剂还应考虑另一成分对测定的干扰。而此题中指出的“中间体”是原料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物质”是生物样品中的干扰成分,均不属于制剂分析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六、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3题中选做2题)

1.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适量(相当于维生素C 0.2g),依法操作,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维生素C。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取维生素C注射液4.00mL,碘滴定液F=1.005,消耗碘滴定液(0.05mol/L)22.45mL,计算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答: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99.34%

2.检查某药中重金属限量:取样1.5g,依法测定,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应吸取标准铅溶液(10 g pb/mL)多少mL?

答:应吸取标准铅溶液(ml)==1.5(ml)

3.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精密称定(101.2mg),置500mL量瓶中,加甲醇100mL溶解,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作为供试液。另用相同溶剂配制对乙酰氨基酚对照液(10.2μg/mL),于244nm处,以水为空白,分别测定供试液和对照液的吸光度,按公式10C(A样/A对)计算供试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mg数。式中C代表对照液浓度。测得供试液的吸光度为 0.435,对照溶液为0.441。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百分含量?并解释上述计算公式中10的由来。

答:对乙酰氨基酚%=×100%=99.42%

式中10为稀释倍数和浓度单位换算:10=

七、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药品检验程序及各项检验的意义。

答:检验程序:取样→分析(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报告。

取样——均匀、合理,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

性状—— 指外观、色泽、物理常数等,综合反映药品内在质量;

鉴别——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用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检查——采用限度试验法,判断药物的纯度;

含量测定—— 采用理化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量;

原始记录与报告——真实、完整、详细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报告应对检验结果作出明确的结论。

2.药物制剂分析有何特点?

答:制剂分析具有如下特点:

(1)鉴别、含量测定:必须考虑辅料是否有影响,原料药分析用的方法制剂不一定能用,对于复方制剂还需考虑共存的其他有效成分的影响,故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宜选择专属性高的方法。

(2)检查:一般不重复原料药的项目,主要检查制剂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贮存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等。

(3)制剂需进行常规检验或一些特殊检验,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等检查。

(4)制剂的含量限度要求不同,大多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表示。

 

文档

药物分析模拟试题

《药物分析》模拟卷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正确答案上打“√”或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编号)1.中国药典组成(D)A.前言、目录、正文、附录;B.前言、药品标准、附录、指导原则C.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凡例、正文、附录、索引;E.原料、制剂、辅料、试剂2.以下属于偶然误差的是(C)A.仪器误差;B.操作原因;C.室温变化;D.重复出现;E.试剂不纯3.具有直接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D)A.氯氮卓;B.维生素C;C.醋氨苯砜;D.对氨基水杨酸钠;E.乙酸水杨酸4.用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