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隽
来源:《经营管理者》201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以及近年来高考考生生源的逐年减少,使普通高等院校在招生的竞争上越来越激烈,这就更突出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實践,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近年来,全国应届高考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北京市高考生源的减少幅度也较大,尤其是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减少的更多,甚至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例如:2017年北京市高考报名总人数约为6万,是连续11年下降的最低谷。面对招生生源大幅下降的现象,高校招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招生的生源竞争异常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讲,宣传工作的好坏将决定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成败。
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现状
生源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学生,学校的办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就将是海市蜃楼。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完成招生计划,保证学校的办学规模,必须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下大力气深入研究招生宣传的策略、方式和方法,而且在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的同时注重学校整体的宣传工作,不仅向社会和家长介绍招生的专业特色以及就业前景,还要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管理,综合素质教育和学校能够赋予学生的生存技能及发展空间,这是促进学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支撑。
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现状基本上是“为了招生而宣传招生”。不少高职院校为了争取更多生源,招生宣传往往是在学校制定了招生计划以后才着手进行,他们着重宣传的是学校的招生专业、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今后就业方向。尤其是以招生计划的人数作为招生宣传的最终目的。基于此,招生宣传的主要手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学校有关人员参加各类招生咨询会,直接面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学校的招生情况;二是印制招生简章,发放到考生和家长手中,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了解学校的招生情况;三是利用学校的网站和微信,较为生动直观地反映学校的招生情况。
以上这些宣传手段都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还存在着局限性和时效性,不能使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招生院校的总体情况,不能满足他们预知的迫切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上面所述招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加强高职院校总体情况的介绍,使考生和家长充分认识学校,详细了解学校,高度认可学校。使家长感觉到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放心、踏实,学校的教育培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感觉到学校是他理想的学习环境,愿意报考学校的专业,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相信自己的发展前途有广阔的空间。
招生宣传工作的具体做法建议
为了切实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收到明显效果,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整体宣传工作。
周密计划、全年宣传
学校每年的宣传工作计划中应该含有周密的招生宣传计划,保持学校全年不间断的进行招生宣传。无论是在招生的“淡季”还是“旺季”,在学校的主要宣传窗口都要发布更新与学校发展同步的宣传内容。学校的宣传部门应该联合招生部门,深入研究考生对招生院校关注的时间点,做到不同时间节点有不同的宣传重点。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考虑,整体安排,不能“临时抱佛脚”。
突出特色,全面宣传
各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理念,都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在招生宣传过程中仅宣传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和就业前景是远远不够的。
高职院校应该在全年的宣传计划中科学安排招生宣传的有关内容,将学校的办学水平、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校园文化以及学校如何进行优质资源建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实用的、社会急需的职业技能。学校如何为学生组织文娱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周到贴心服务,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塑造学生奋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全面具体真实地展现在考生和家长面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树立起学校的品牌,赢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另外,在以上宣传中要注意细节,要通俗易懂,避免空洞,故弄玄虚,宣传内容要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要多用实例说明问题。要大力宣传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例如:科研成果、名师专家、人才培养成果、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要分析考生的心理和需求,对学校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宣传。
形成合力,人人宣传
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应该深入人心、形成合力,做到人人关心招生、人人参与招生、人人投入招生,使学校教职员工都成为宣传员。
在招生工作中我们看到,考生和家长遇到问题会随时拨打电话或上网与学校联系,他们不一定只打咨询电话,只去询问招生办,他们经常会把电话打到办公室、教务处、教学系部等部门。而且他们的咨询是不是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直接影响着考生能不能报考学校,能不能成为学校的生源。因此,招生院校应该重视宣传咨询的重要性,经常不断地在校内教职员工中宣贯“以校为家、校荣我荣”的理念。要求每位职工都要熟悉学校宣传工作的重点要点内容,要把服务考生当作自己的责任,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指导考生,为考生提供真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使考生和家长的每次咨询都得到满意的答复,使考生从关注学校变为了解学校,信服学校,发自内心的选择学校,最终成为学校的生源。
挖掘渠道,拓展宣传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发和拓宽招生宣传渠道,积极进行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学校信息中心应配合招生工作积极进行网络建设,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加强网络宣传和微信的推送。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历史、拥有遍布各行各业的毕业生群体,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的宝贵资源。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建立起与毕业生的联系机制,借助他们在社会领域中的优势,以及他们在业界出色成绩的影响力和社会给予的认可度,为学校招生做现身说教,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生源学校资源。高职院校多年招生与输送考生的中职学校和高中校建立起了常年联系,其中很多学校又与高职院校存在着比较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的教务和教学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生源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把这些学校作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基地,随时把学校的发展状况,新专业的招生信息以及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传达到生源学校。也可以采取“共建”、“职业教育走进中学课堂”等形式,提前确定考生去向,做好生源储备。
充分利用在校生资源。高职院校连年招生,一般在校生规模应该在几千人左右,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回到母校进行招生宣传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配合招生部门摸清在校生的来源,按照地域和他们的毕业学校,挑选综合素质好,交际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学校招生宣传的培训。然后组织他们回到他们的毕业学校进行招生宣传。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缺少的招生局面,各高职院校应该特别重视招生宣传工作。除了招生部门在招生阶段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招生宣传工作以外,学校还应该把招生宣传工作作为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建立招生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调动全校各部门和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招生宣传工作,使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真正起到对招生宣传工作的有利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