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花园
工程地点:*****
勘察阶段:边坡工程详细勘察
一、工程概况
1.建筑物名称:边坡工程
2.建筑物类型:低层、高层建筑
3.边坡范围:约1万m2(暂定)详钻孔平面布置图
二、勘察要求
所有地质勘察工作,应按如下规范要求执行:
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17)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三、本工程勘察的具体要求:
1.查明星河丹堤北侧边坡周边是否有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若有存在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5章的要求。
2.勘探线垂直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间距约15~20m(共布置155个钻孔(暂定),详见附图)。一般性勘探点要求进入中等风化岩层或稳定土层3~5m,控制性勘探点需进入中风化岩层3~5m或进入坡脚高程以下稳定地层不小于5m,控制性钻孔占钻孔总数的1/3以上,在基岩出露较浅处,可用探井和探槽。
3.布设测斜孔判断滑动面的位置和空间分布,以及评价滑坡的现今活动性,于主轴断面和两侧(各1个)的辅助断面上,布置测斜孔,可利用已成钻孔,埋设测斜管后填砂作为测斜孔。
4.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5.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提供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6.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7.对山体的整体稳定性作出评价,提供边坡治理设计所需各岩土层的抗剪强度参数,包括直剪快剪、固结快剪(每一主要地层不少于9件)对可疑易滑地层增作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不少于6件)。
8.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埋藏深度、分析坡体内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及补给、排泄条件;准确量测地下水的初见及稳定水位,提供其变幅;判定地下水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及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0.查明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情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11.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提供各勘探点柱状图,地质剖面图,每一主要土层的标贯试验成果,土(岩)样试验资料等,若遇淤泥等软弱土层应作十字剪切试验。
12.勘探过程中如发现特殊的地质现象应及时知会设计单位,并商讨勘探点的增减。
13.本工程勘探点可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地质勘察报告
1.文字部分:
1)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任务要求。
2)勘察工作概况、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3)场地地形、地貌、地质、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4)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5)地上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6)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的程度的评价。
8)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地下水的影响、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以及由于工程建筑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等的结论和建议。
9)满足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提出的其它各项要求。
2.图表部分: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综合工程地质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工程地质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
5)室内实验成果图表
6)原位测试成果图表
7)有关测试图表等
五、钻探要求
1.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钻探之前进行钻孔设计;
2.钻孔深度超过滑床最大可能埋深3~5m;
3.位于滑坡前缘出口附近的横断面上的勘探点,钻孔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少于5m,并进入现状地坪以下不少于10m;若钻孔进入现状地坪以下15m还没有遇到中风化岩或进入中风化岩不足5m,则可终孔;
4.钻探方法以干钻或无泵反循环;
5.以少钻进多提取岩芯为原则,钻至滑带附近,应严格控制回次进尺,每回次进尺不超过0.5m;
6.终孔孔径不应小于110mm、岩芯采取率不小于90%;
7.钻探过程中要分层测水;
8.钻进过程中要注意钻进速度及感觉的变化和量测缩孔、掉块、漏水、套管变形的部位,同时注意地下水位的观测;
9.岩芯要及时整理鉴定,切不可等钻孔完成后再整理鉴定,并且要将实际岩芯情况的描述和分析划分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