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略读教学策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11:04
文档

略读教学策略

略读教学,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小学语文略读课例教学策略一、略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及时获取主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例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要“学习浏览
推荐度:
导读略读教学,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小学语文略读课例教学策略一、略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及时获取主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例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要“学习浏览
略读教学,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

                         ——小学语文略读课例教学策略

一、略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及时获取主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例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教学时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通过略读训练,使学生学会读书的多种方法,具有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并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养成阅读的习惯。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一是“粗知文章大意”,捕捉重要信息。略读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需要大致了解阅读的内容,快速捕捉到相关的信息;二是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略读教学比精读教学更注重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方法的运用,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三是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训练场,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搭建自读与交流的平台,关键环节发挥好引导作用;四是加强课内外联系,“扩大知识面”。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逐步实现由课内教师引导阅读向课外完全阅读的过渡。 

二、人教实验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

1、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逐渐增大数量和篇幅。人教版小语教材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尝试性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用“*”表示,占课文总数的25%;四年级约占课文总数的44%;五、六年级占课文总数的50%。

2、略读课文的编排形式与要求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二年级下册的两篇略读课文只安排了“我会认”和“读读说说”,没有会写的字和课后练习。三年级开始,略读课文不安排课后练习,有的课文只有认字要求,有的课文没有认字、写字的要求。

3、每篇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一段导读语,既体现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联系和与本单元的有机整合,又体现了略读课的重点教学要求,明确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

4、略读课文的选材广泛,多为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文性。体裁上形式多样,有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

5、略读课文和本单元精读课文在主题上保持一致,从内容、文体、表达形式的多元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适度拓展。如同是写景的文章,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之后编排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同是表现“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的文章,在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编排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三年级开始编排在本单元精读课文之后,四年级逐渐过渡到和精读课文交叉编排,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巩固精读课文中的阅读方法,逐渐向课外延伸,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三、略读课例教学基本程序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说明

1.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利用文前导读,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操作要领: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三年级要注意在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和本课内容的初步认识,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四年级以上可引导学生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本课重点研讨的问题进行整合梳理。

2.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

学习目标: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简要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

3.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学习目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研读,丰富情感,升华认识,赏析语言,积累语言。    

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教材的取舍关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悟赏析,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升华情感,积累知识。此环节,自主读书和同伴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文中的重点句段进行感悟分析,组织学生学中评议,设疑解疑,教师只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指导即可。

4.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

学习目标:总结阅读方法,顺势迁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    

操作要领: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此环节要给予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的机会,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相关的阅读材料,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依托阅读材料,实现阅读方法的顺向迁移。

四、略读课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文前导语,明确阅读任务

人教版教材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同时提示了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有效运用引读会使学生从课始至课末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抓住“感悟点”,精选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但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内容理解上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找出几个“感悟点”进行情感提升和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

(三)巧设练笔处,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略读课上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以阅读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抓住文中表达上有特色的地方引导学生及时赏析和运用,巧妙利用阅读中的情感升华进行读写的链接,使略读课中的写法实现有效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重视自主性,简化教学环节

略读教学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的引导不可过细过多。这就要求简化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个性阅读和交流。教师的引导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杆,不应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链。交流对话的氛围更自由民主,教学的环节更大气简约,教学过程不是线性发展,而是成块推进。

(五)关注个性体验,提高阅读兴趣

略读强调的是省时高效。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快速获得需要的信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会更加明显。所以,略读教学时不要有整齐划一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交流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要利用略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实现阅读的愿望向课外延伸。

    总而言之,略读课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准确进行目标定位,有的放矢,才能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迁移提供有效平台,才能引导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成为真正会阅读的人。

文档

略读教学策略

略读教学,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小学语文略读课例教学策略一、略读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及时获取主要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例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要“学习浏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