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11:53
文档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者:孙海霞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3期        摘要: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教科书。儿童诵读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语文涵养。《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儿童要广泛阅读中华经典。阅读经典,本身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明德小学基本的特色也是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活动。所以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展;诵读;弘扬;文化       
推荐度:
导读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者:孙海霞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3期        摘要: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教科书。儿童诵读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语文涵养。《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儿童要广泛阅读中华经典。阅读经典,本身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明德小学基本的特色也是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活动。所以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展;诵读;弘扬;文化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孙海霞

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3期

        摘 要: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教科书。儿童诵读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语文涵养。《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儿童要广泛阅读中华经典。阅读经典,本身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明德小学基本的特色也是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活动。所以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展;诵读;弘扬;文化

        一、诵经意义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传世佳作很多,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文字精美,寓意深刻,包含了很多哲学思想,学好中华经典,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诵读古诗文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作用巨大。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弘扬民族精神。

        二、指导思想

        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在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诵读中华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用这些经典武装儿童的头脑,这是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三、目的要求

        (一)整个诵读活动要遵照“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相关要求开展活动。

        (二)读书明理。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应当进入文学化的境界,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三)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四)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五)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意志和毅力。

        四、具体措施

        (一)诵读内容

        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比较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校主要工作,时令节气、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诵读内容。小学低年级一般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易于诵读的作品进行诵读。小学高年级可选择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文库》丛书中的有关章节进行诵读,也可选择《论语》中先对简单的内容进行诵读,还可以选择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进行诵读。

        (二)诵读时间安排

        1.把诵经活动列入课程计划,排到课程表上,每周一节,教学内容就是诵读经典,学校把经典诵读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内容,期末进行检查考核。

        2.我校从2008年定为明德小学起,每天上午早读30分钟就定位为经典诵读时间,因为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相对长一些,所以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组织学生诵读经书,做到全校师生天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3.结合特色学校建设,安排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寄宿制学校晚上时间相对宽松,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涵养,突出学校特色。

        (三)诵读途径与方式

        1.以课外自诵自读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逼迫、不强求,但要给学生展示搭建平台,学校也要采取措施,规范学生的诵读行为,督促学生按要求进行诵读。

        2.上好每周一节的诵读活动课,日积月累,六年下来,每人都将要有近10万字的经典名著烂熟于心。每天通过口诵心记脑思,自觉不自觉就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3.提倡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一齐诵读。亲子和师生一起诵读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种榜样的力量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的。

        4.鼓励学生平时找时间结伴读经。三五个人比着赛着背,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可以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率,在诵读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讨论辩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学校全年跟踪检查、抽查,每年6月、12月份分别组织一次“诵读经典”汇报会或举办“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文艺演出,并进行评比,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6.各班的黑板报要开辟“读经”专栏,要求每月更换一次读经内容。

        7.充分利用早读、晨会、周会、课前预备的时间让学生一遍遍地诵读,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游戏的时候边玩游戏边诵读。让学生时时能读,处处能诵。

        (四)诵读活动组织领导

        为使经典诵读活动得以成功开展,学校成立诵经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组员有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组成。活动开始时,学校就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开展形式。开展方法、奖惩措施等。学校采取必要的督促和检查可考核措施,对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成果进行评估、考核,对年级组、班级进行考核,将结果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对搞得好的教师、学生和班级进行奖励,发给证书及奖品,对活动开展有差距的班级和老师进行督促,制定措施,督促其加强工作。

文档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者:孙海霞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3期        摘要: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教科书。儿童诵读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增加语文涵养。《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儿童要广泛阅读中华经典。阅读经典,本身就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明德小学基本的特色也是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活动。所以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展;诵读;弘扬;文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