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11:23
文档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论文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摘要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
推荐度:
导读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摘要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摘要

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SARS传播模型.采用离散化的方法对本模型求数值解得到:北京SARS疫情的预测持续时间为106天,预测SARS患者累计2514人,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应用SARS传播模型,对隔离时间及隔离措施强度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早发现,早隔离”能有效减少累计患病人数;“严格隔离”能有效缩短疫情持续时间.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发现,需要认清SARS传播机理,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而题目所提供的累计确诊人数并不等于同期累计患病人数,这给模型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本文分析了海外来京旅游人数受SARS的影响,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估算出SARS会对北京入境旅游业造成23.22亿元人民币损失,并预计北京海外旅游人数在10月以前能恢复正常.

最后给当地报刊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了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4. SARS传播的SIR改进模型

4.1模型的假设

1.SARS的持续期不太长,可以忽略在SARS持续期内的城市人口的自然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

2.被SARS感染后经治疗康复的人群在SARS流行期不会被再次感染.

3.病人被严格隔离、治愈或者死亡后,不再有感染作用.

4.不考虑人口的流动,仅仅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研究SARS疫情的发展过程.

4.2模型的符号定义

:易感类人群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传染类人群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排除类人群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SARS患者的就诊率

:单位时间内一个传染者与他人的接触率.

:平均传染期.

4.3传播机理分析 

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需要在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方面进行改进.考虑在经典传染病模型SIR的基础上,通过机理分析,用实际因素来描述SARS的传播过程.

为了简化模型,这里不考虑人口的流动带来的影响,仅仅在一个封闭城市中研究SARS的传播机理.那么,整个社会人群可以分为3类:

S类:称为易感类,该类成员没有染上传染病,但缺乏免疫能力,可以被染上传染病.

I类:称为传染类,该类成员已经染上传染病,而且可以传染给S类成员.

R类:称为排除类或恢复类,R类成员或者是I类成员被严格隔离、治愈,或者死亡等.I类成员转化为R类后,立刻失去传染能力.

S(t)、I(t)、R(t)分别表示t时刻上述3类成员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

对于传播过程有3条基本假设:

:人口总数为常数N,N足够大,可以把变量S(t)、I(t)、R(t)视为连续变量,还可进一步假定为连续可微变量.

:人群中3类成员均匀分布,传播方式为接触性传播.单位时间内一个传染者与他人的接触率为,则一个传播者在单位时间内与S类成员的接触率为,因此,单位时间内I类成员与S类成员的接触总数为,这就是单位时间内I类成员增加的数量,称为发病率,它是S(t)和I(t)的双线性函数.

:传播者的被控制数正比于传染者的数量,比例系数为,称为被控制率,则平均传染期为.为一个传染者在其传播期内与其他成员的接触总数,称为接触数.

那么SARS的传播流程如图3:

图3   SARS传播流程图

在这个模型中,排除类就是已确诊SARS患者累计数,而是全社会累计SARS患者数,包括已确诊的和未被发现的两部分.

4.4模型的建立

有了以上的机理分析,建立起针对SARS的改进SIR模型:

该模型中参数和在疫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受实际因素影响,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现分析如下:

参数表示单位时间内一个传染者与他人的接触率,其与全社会的警觉程度和、公众采取的各种措施有关,例如,佩戴口罩,减少停留在公共场所的时间,喷洒消毒药剂,提高隔离强度等都能有效地降低接触率的值.

一般认为,的数值随着SARS发展的4个阶段不断变化.在SARS初期,由于潜伏期的存在和社会对SARS病毒传播的速度认识不足,和公众并未引起重视,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值;进入爆发期后,公众发现感染者不断增加,恐慌情绪增加,随即采取多种措施,使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效果不明显,此处假设呈线性形式缓慢衰减;在高峰期,当高强度的控制措施实施后,病毒传播的有效接触率明显减少,可以认为按天数呈指数形式衰减;此后进入衰减期,就维持在一个较低值附近.

参数表示传播者的被控制率.称为平均传染期,表示一个传播者在被隔离或者死亡之前具有传播能力的平均时间.一般认为,SARS患者经过传染期L过后,将隔离治疗或者死亡,从I类成员变为R类,失去传播能力.

L与采取的措施密切相关,例如,尽量早地发现病患,对疑似病例提前进行隔离,“早发现,早隔离” ;提供更广范围的医疗手段,使更多的人接受有效的治疗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平均传染期L的长度.因此这里将L直接抽象为每一时期SARS患者的就诊率的函数.

平均传染期L应随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初期,由于对SARS的认识不足,并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L的变化很小可以近似看作定值,这里我们取SARS病毒最长潜伏期(约19天)为这个定值;在爆发期,有效控制措施的逐步加强,使SARS患者的就诊率逐渐增加,而平均传染期L会逐渐减小并趋于一个定值,这里我们将SARS病毒平均潜伏期(约7天)定为L的最小值;在此后的高峰期以及衰减期,由于控制措施都保持在一定水平,L的值会维持在7天左右.

4.5针对北京疫情求解模型

首先采用数学推导的方法,确定参数和,并证明模型有唯一解.

确定和的关系

令,方程组中得:

在病情刚开始时,,由于是单调减少的,且最终趋近于0,则当时,单调减少趋近于0;当时,先单调增加达到最大值,然后单调减少趋近于0.

容易知道,当时,才满足SARS的传播规律,所以参数和的取值必须满足这个条件.

证明模型有唯一解

在初值条件下解微分方程组:

得到关系式:

令,由得

因为,所以令

则                 , 

当时,由于在范围内有根,因而在内有根.

当时,因为

当时,,所以,因而在内也有根.

注意到当时,,故在内有唯一根.

所以,在内有唯一解.

划分SARS传播的4个阶段

由于SARS的传播经历了4个阶段,所以,要以具体的指标划分这4个阶段.因为在4个阶段中,日发病率是一个区分每个阶段特点的关键特征,所以以日发病率作为划分的指标.从第一个患者出现日开始:

征兆期:日发病率在10(人/天)以下.北京疫情期的前40天.

爆发期:从日发病率10(人/天)到日发病率最大,即时.北京疫情期的第40天到第74天.

高峰期:从日发病率最大到患者数量最大,即时.北京疫情期的第74天到第79天.

衰退期:患者数量最大点以后.北京疫情期第79天以后.

确定和

根据北京最终SARS患者总数2521人以及北京人口总数(约14000000人),得,所以.

因为平均传染期,而是SARS患者就诊率的函数,且,所以,这里设计L函数为:

由的控制措施决定,它的变化反映了控制措施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推导出:

    

而接触率与全社会的警觉程度和公众采取的各种措施有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

       

    

确定出所有的参数后,做出北京各时期累计全社会SARS患者数和各时期累计确诊SARS患者数预测图(图4)以及北京市预测确诊SARS患者累计和实际确诊SARS患者累计对比图(图5).同时得到:北京SARS疫情的预测持续时间为106天,预测SARS患者累计2514人.(计算程序见附件1:SIR模型程序)

图4   北京市预测非典病人累计总数和预测非典病人确诊病例累计对比图

图5  北京市预测确诊病例累计和实际确诊病例累计对比图

附件

附件1:SIR模型程序

function f=sor

S(1)=14000000;I(1)=1;R(1)=0;na=0.126;F=19;L=19;JU=19;M(1)=1;

for i=2:74                                             %初期与爆发期

   if i>=40&i<74

      JU=JU-0.25;

   end

   if i>=40

      na=na-0.01/35;                                   %爆发期缓慢减少

   end

   S(i)=S(i-1)-na*S(i-1)*I(i-1)/14000000;              %求解S,I,R

   if i>L+2

      R(i)=S(i-L-2)-S(i-L-1);

   else

      R(i)=0;

   end

   if i>=51

      F=F-0.5;L=fix(F);

      if F==L

         R(i)=S(i-L-3)-S(i-L-1);

      end

   end

   I(i)=I(i-1)+na*S(i-1)*I(i-1)/14000000-R(i);

   t=log(abs(14000001-S(i)))/log(10);

   o(i)=abs(14000001-S(i));p=log(o(i)-o(i-1))/log(10);

   plot(i+JU-19,t,'sr'),hold on,plot(i+JU-19,t,'sr'),

   if p>0.1

      plot(i+JU-19,p,'or'),plot(i+JU-19,p,'or')

   end

end

h=na;g(1)=17;n=1;

for i=75:139                              %高峰期与衰减期

   n=n+1;

   if i<80

      na=h-log(i-73)/35;                  %在高峰期 急剧减少,此后为一定值

   end

   R(i)=S(i-L-2)-S(i-L-1);                %求解S,I,R

   S(i)=S(i-1)-na*S(i-1)*I(i-1)/14000000;

   I(i)=I(i-1)+na*S(i-1)*I(i-1)/14000000-R(i);

   t=log(abs(14000001-S(i)))/log(10);o(i)=abs(14000001-S(i));

   p=log(o(i)-o(i-1)+1)/log(10);

   plot(i+JU-19,t,'sr'),plot(i+JU-19,p,'or')

end

附件2:时间序列程序

function sjxl

X(1,:)=[9.4 11.3 16.8 19.8 20.3 18.8 20.9 24.9 24.7 24.3 19.4 18.6];

X(2,:)=[9.6 11.7 15.8 19.9 19.5 17.8 17.8 23.3 21.4 24.5 20.1 15.9];

X(3,:)=[10.1 12.9 17.7 21.0 21.0 20.4 21.9 25.8 29.3 29.8 23.6 16.5];

X(4,:)=[11.4 26.0 19.6 25.9 27.6 24.3 23.0 27.8 27.3 28.5 32.8 18.5];

X(5,:)=[11.5 26.4 20.4 26.1 28.9 28.0 25.2 30.8 28.7 28.1 22.2 20.7];

X(6,:)=[13.7 29.7 23.1 28.9 29.0 27.4 26.0 32.2 31.4 32.6 29.2 22.9];

for i=1:12

   y(i)=0;

   for j=1:6

      y(i)=y(i)+X(j,i);

   end

   y(i)=y(i)/6;

end

for i=1:6                           %计算、和

   for j=1:12

      Z(i,j)=X(i,j)-y(j);

   end

end

for i=1:6

   p(i)=i-3.5; 

end

b=0;q=0;

for i=1:6

   for j=1:12

      b=b+p(i)*Z(i,j);

   end

   q=q+p(i)^2;

end

b=b/q/12; 

for i=1:12

   g(i)=y(i)-b*7/2;

end

si=0;

for i=1:6

   for j=1:12

      si=(Z(i,j)-b*p(i))^2;

   end

end

si=sqrt(si/59);

for i=1:12                          %预测2003年无SARS情况下每个月的旅游人数

   X7(i)=7*b+g(i)+rand*si;

end

文档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论文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摘要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