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行业经济周期分析
中药制造业生命周期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少、技术不成熟、销售增长缓慢;增长期的特点是:需求快速增长,成本急剧下降,利润快速增长;成熟期的特点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利润率有增无减,竞争对手数量较多;经济衰退的特点是销售额持续下降,出现了替代产品。
目前我国中药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竞争特征:由于产业基础广泛,产品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般产品的商业周期较短,尤其是大宗产品。有效延长产品商业周期的决定性因素是“品牌”和“特色”。例如,“同仁堂(600085)”的牛黄清心丸、无极白凤丸和漳州的“偏子黄”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主要是由于品牌效应。
需求特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消费者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中药需求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改革,将有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全面的医保,必将提高中药产品的消费量。并且,医疗保健关系人身健康,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药制造行业必将得到长远的发展。
生产特点:从我国整个中药制造业来看,亏损企业数量占整个行业企业数量的比例逐年下降,表明行业生产形势稳定发展。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我国中药制造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未来行业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将会向规模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需求将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行业发展空间很大。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药出口已达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如今,美国已成为中草药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22年年中,中国出口到中国的中药材总值达到2亿7000万美元,占中医药出口的14.1%,其中植物提取物占出口美国的中药材的78.2%。
我国中药产业的形势向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人口增长、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和结构仍需加快调整,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中医药协调发展。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