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6:25
文档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6年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姓名:所在单位:成绩: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请自选3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1分,共30分,超过30题者不计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2.《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92)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是一部C。A)推荐性行业标准
推荐度:
导读2006年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姓名:所在单位:成绩: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请自选3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1分,共30分,超过30题者不计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2.《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92)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是一部C。A)推荐性行业标准
2006年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

姓名:                 所在单位:                                 成绩: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请自选3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1分,共30分,超过30题者不计分)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是一部               D         。

A)推荐性行业标准

B)强制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执性国家标准

2.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92)是一部      D      。

A)推荐性行业标准   

B)强制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执性国家标准

3.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是一部   C   。

A)推荐性行业标准   

B)强制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执性国家标准

4.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是一部       B        。

A)推荐性行业标准   

B)强制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执性国家标准

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是一部                   C   。

A)推荐性行业标准   

B)强制性行业标准  

C)推荐性国家标准  

D)强执性国家标准

6.  工程测量应以        A        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

A) 中误差  

B) 相对中误差  

C) 限差  

D) 误差统计

7.  关于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国家标准中对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      B     。

A)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B) 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C)一、二、三、四等

D)AA级、A级、B级、C级

8.  工程控制网相邻等级的平均边长,基本是按          A            逐级递减。

A)  1/2     

B)  1/3    

C)  1/4     

D)  1/5

9.  工程控制网布设时,平面控制网的二、三等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      D      。

A)  1mm    

B)  1.5mm     

C)  2mm     

D)  3mm

10.工程控制网布设时,首级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        C         。

A)附和路线   

B)节点网    

C)环行网   

D)网

11. 布设水准点时,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        D      个水准点。

A)  2   

B)  3    

C)  4    

D)  5

12.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D          。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C)水准管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

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13.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D      。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14. 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 0.2cm  

B) 2cm  

C) 0.2m  

D) 2m

1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顺时针方向 

D)逆时针方向

16.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

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17.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18.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如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图上距离为0.01米,则其地面坡度为        C           。

A)1%    

B)5%    

C)10%    

D)20%

19.道路纵断面图的垂直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D         。

A)小一倍 

B)小10倍   

C)大一倍   

D)大10倍

20.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         D          。

A)相近  

B)相同  

C)相对要低  

D)相对要高

2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方位角和高程

22.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D) 参考椭球面

23.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A) 96° 

B) 276° 

C) 6° 

D) 0°

24.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D)坐标

25.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B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D)两尺的方向延长线上

26.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C)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B)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D)仪器气泡没有居中

27.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

C) 高于侧站点  

D)低于测站点

28.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    A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D)望远镜调焦的误差影响

29.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A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往返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

30.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校正十字丝

31.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 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 对中 

B) 照准 

C) 目标偏离中心   

D) 视差

32.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坡度

33.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间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A     。

A) 间距大则坡度小  

B) 间距大则坡度大  

C) 间距大则坡度不变  

D) 成正比关系

34.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            。

A) 15m   

B) 20m   

C) 30m  

D) 60m

35.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C         。

A)视差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度盘刻划误差

36.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 1∶5000  

B) 1∶2000   

C) 1∶1000   

D) 1∶500 

37. A点的高斯坐标为XA=112240m,YA=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38.水准测量当后视读数为1.224米,前视读数为1.974米,则两点的高差为      B       。

A)0.750米     

B)-0.750米      

C)3.198米    

D)-3.198米

39. 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盘左竖盘读数为L=86°45′12盘右竖盘读数为R=273°14′36此时竖盘指标差为    B   。

  A)+6"      B)-6"      C)-12"      D)+12"

40. 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关系是,行业标准要服从国家标准,当国家标准无法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时,才制定行业标准。所以,行业标准的要求一般比国家标准的要求       A       。

A)  要高一些

B)  要低一些

C)  要全面一些

D)  要简单一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自选1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2分,超过10题者不计分)

1. 三等三角网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是       C  D             。

A)DJ1经纬仪首级网6测回,加密网9测回

B)DJ2经纬仪首级网6测回,加密网9测回

C)DJ1经纬仪首级网加密网6测回

D)DJ2经纬仪首级网加密网9测回

2.  工程控制网水平角观测方法有           C  D             。

A)  测回法

B)  分组观测法

C)  方向观测法

D)  全组合测角法

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测量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宜选在   A   和  C   的时间内观测。

A) 日出后1小时左右

B) 日出前1小时左右

C) 日落前1小时左右

D) 日落后1小时左右

4.  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         ABCD              。

A) 单位权中误差

B) 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

C) 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

D) 最弱边边长中误差

5. 等级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宜采用对向观测。对向观测宜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计算时,应考虑       C      和       D       的影响。

A) 垂直角观测误差

B) 气象测量误差

C) 地球曲率

D) 折光差

6. 地形类别是依地面倾角划分的,通常划分为        ABCD         。

A) 平坦地

B) 丘陵地

C) 山地

D) 高山地

7.图根点的精度限值,是分别相对于  A     B   而言的。

A) 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

B) 测图基本等高距

C) 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D) 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

8.水域地形测量的精度衡量标准是     B      和     D      。

A) 测深仪器和测深工具的精度

B) 测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

C) 水尺设置的合理性

D) 测点的深度中误差

9.  水域地形测量与陆上地形测量应互相衔接。其测点布设和间距应符合  BCD     的要求。

A) 测深点宜按纵断面布设,断面方向宜与岸线(或主流方向)相平行

B) 测深点宜按横断面布设,断面方向宜与岸线(或主流方向)相垂直

C) 断面间距,宜为地形图上2cm

D) 测点间距,宜为地形图上1cm

10. 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内的地物,可根据需要实测  ABD     。

A) 位置

B) 高程

C) 净空高或负高

D) 必要的高度

11. 建筑方格网通常划分为二级,其主要区别在于       BC         的不同。

A) 平均边长

B) 测角中误差

C) 边长相对中误差

D) 高程精度

12. 变形测量点宜分为       BCD          。

A) 沉降观测点和位移观测点

B) 基准点

C) 工作基点

D) 变形观测点

13.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是指相对于      A       而言;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       B       或        C       ,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A) 邻近基准点的中误差

B)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

C) 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

D) 适用范围

14. 各期的变形测量作业时,应满足     BCD     要求。

A)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B)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C)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D)观测人员相对固定和观测环境条件基本相同;

15. 观测点的变形分析应包括:        CD          。

A) 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

B) 基准点的可靠性分析

C) 相邻两观测周期的相同观测点有无显著变形

D) 结合荷载、气象和地质等外界相关因素,进行几何和物理分析

二、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请自选10小题,在括号内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答对每题2分,超过10题者不计分)

1.  各类工程的测量工作,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2.  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当多余观测数小于10时,宜选用一定的置信概率,采用中误差的区间估计,再结合观测条件评定观测精度。(   √    )

3.  对GPS控制网内的长边,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主要是为了保证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后坐标精度的均匀性,也是为了减少尺度比误差的影响。(    √     )

4.  由于GPS测量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产生粗差和各种随机误差,因此要求由同步观测边构成闭合环或附合线路,是为了对观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成果的可靠并恰当地评定精度。(  ×  )

5. 卫星高度角的主要是为了减弱对流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由于随着卫星高度的降低,对流层影响愈显著,测量误差随之增大。因此,卫星高度角一般都规定大于15°。(  √  )

6.  GPS卫星信号本身是很微弱的,为了保证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及观测成果的可靠性,故应注意避开周围的电磁波干扰。(  √  )

7.  如果接收机同时接收来自卫星的直接信号和很强的反射信号,这样会造成解算结果不可靠,出现错误。这种影响称为多路径效应。为了减少的在观测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故提出点位要远离强烈反射卫星接收信号的物体。(  √  )

8.  依据测距的原理,GPS定位可划分为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GPS差分定位等。(  √  )

9.  只能接收L1载波的接收机称为单频接收机,能同时接收L1载波和L2载波的接收机称为双频接收机。利用双频技术可以建立较为严密的电离层修正模型,通过改正计算,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从而获得很高的精度。(  √  )

10.  通常我们所直接接收到的星历便是精密星历,它是一种外推星历或者说预估星历。(  ×  )

11.  工程GPS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静态和快速静态两种作业模式。(  √  )

12.  GPS测量观测时段的长度和数据采样间隔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数据量。足够的数据量有利于整周未知数的解算、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和观测精度的提高。(  √  )

13.  用户接收机普遍采用空间位置精度因子(又称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来直观地计算并显示所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状况。其值的大小与观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变化有关。所测卫星高度角越小,分布范围越大,PDOP值越小。实际观测中,为了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卫星高度角不能过低。在满足15°高度角的前提下,PDOP值越小越好。(  √  )

14.  接收机预热和静置的目的,是为了让接收机自动搜索并锁定卫星,并对机内的卫星广播星历进行更替,同时也是为了使机内的电子元件运转稳定。(  √  )

15.  由于工程控制网边长相对较短(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也不超过10km),卫星信号在传播中所经过的大气状况较为相似,即同步观测中,经电离层折射改正后的基线向量长度的残差小于1×10-6。若采用双频接收机时,其残差会更小。加之在测站上所测定的气象数据,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作业时可不观测相关气象数据。(    √   )

四 计算题 (本题共5小题,请自选3小题,答对每题10分,共30分,必须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超过3题不计分)

1. 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 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问:(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时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

答:计算公式为  m=3

(1)15mm

(2)16站

2. 已知A、B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XA=5773.6332m,YA=4244.0980m,XB=6190.4959m,YB=4193.6140m,则坐标方位角αAB=______________、水平距离D=______________米。

答:αAB = 353°05′41.43″

D = 419.9085米。

3.  某测区测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5000m,已知A点的高程HA=500m,B点的高程HB=1000m,测区的平均高程面高程为700m,地球的曲率半径为6378km。试将测距边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再计算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注:该测区的大地水准面差距可以忽略不计,AB两点横坐标的平均值为150000m,横坐标差为3000m)

答:计算公式为

(1)  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m);

——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m);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

——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

——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m)。

(2)  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m);

——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

——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增量(m)。

D1=4999.41211m

D2=5000.79445m

4.  某测区测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5000m,已知A点的高程HA=500m,B点的高程HB=1000m,测区的平均高程面高程为700m,地球的曲率半径为6378km。试计算测距边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长度。

答:计算公式为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

                      (3.3.26-1)

式中  ——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度(m);  

——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的水平距(m);

——测区的平均高程(m);

——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m);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

D=4999.9608m

5. 试对一个30km2的正方形小测区地形测量,进行方案设计。(周围有二个三等水准点,外围均匀分布三个三等GPS点)

答案要点: (1) 导线网(或GPS)的布设、选点和埋石;

(2)观测方法;

(3)数据处理方法

(4)测图方法

(5)成图方法

文档

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6年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姓名:所在单位:成绩: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请自选3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1分,共30分,超过30题者不计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2.《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92)是一部D。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是一部C。A)推荐性行业标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