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东北语音
B. 北方语音
C. 北京语音
D. 华北语音
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A. 北京话
B. 北方话
C. 官话
D. 华北方言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几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 第19条
B. 第20条
C. 第10条
D. 第9条
4、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 生理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理属性
D. 心理属性
5、口腔中最灵活的部分是?
A. 小舌
B. 唇
C. 舌
D. 软腭
6、有些汉语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字母,我们称这些音节的声母为?
A. 缺声母
B. 零声母
C. 无声母
D. 空声母
7、现代汉语普通话韵母有几个。
A. 36
B. 37
C. 38
D. 39
8、音节中声音最响亮的是?
A. 声母
B. 韵腹
C. 韵尾
D. 韵头
9、下列元音中哪个属于央元音?
A. i
B. e
C. a
D. o
10、下列字中韵尾是-ng的有?
A. 林
B. 凝
C. 彬
D. 音
11、下列字中韵尾是-n的有?
A. 盆
B. 翁
C. 疼
D. 风
12、调值的描写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
A. 七度标记法
B. 五度标记法
C. 六度标记法
D. 四度标记法
13、阴平,俗称一声,又叫高平调,调值?
A. 51
B. 35
C. 54
D. 55
14、阳平,俗称二声,又叫高升调,调值?
A. 24
B. 35
C. 15
D. 25
15、普通话有几个声调。
A. 六个
B. 三个
C. 五个
D. 四个
16、普通话上声是降升调,调值为?
A. 216
B. 214
C. 213
D. 215
17、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可是在语流中有些音节受前面音节的影响,失去原有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
A. 变音
B. 轻声
C. 轻音
D. 清音
18、朗读时,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就是?
A. 重音
B. 节奏
C. 语气
D. 停顿
19、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成分称为?
A. 语气
B. 节奏
C. 停顿
D. 重音
20、朗读寓言、童话、故事时,语言比读一般的记叙文?
A. 平实
B. 夸张
C. 准确
D. 简明
21、“明天是晴天”属于( )言语行为。
a. 表述类
b. 指令类
c. 宣告类
d. 表态类
22、甲:我烧的这几道菜怎么样?乙:我这几天口不大识味。例中,乙为表达“菜的味道不怎么样”这一言外之意,而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
a. 关联准则
b. 质量准则
c. 数量准则
d. 方式准则
23、“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长最美的季节”属于( )病句。
a. 偏正搭配不当
b. 主谓搭配不当
c. 主宾搭配不当
d. 述宾搭配不当
24、“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属于( )病句。
a. 主宾搭配不当
b. 偏正搭配不当
c. 主谓搭配不当
d. 述补搭配不当
25、“国庆之夜,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也特别多。”属于( )病句。
a. 谓语多余
b. 修饰语多余
c. 主语多余
d. 宾语多余
26、教师语言的速度快慢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对
错
27、节奏是指在说话时形成高低强弱、轻重抑扬、长短快慢等方面有规律的交替重复。
对
错
28、言内行为是指言语发音本身的行为。
对
错
29、准确就是遣词造句能够确切地表情达意,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
对
错
30、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常使用批评语。
对
错
31、鼓动语是教师在学生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时,表达对他们的信赖和期望,鼓动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教育语言。
对
错
32、说服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讲述生动的事例,阐明正确的道理,影响、改变学生原来的观念和态度,引导其行为趋向预期目标的语言。
对
错
33、师生对话中教师不经常运用启迪语。
对
错
34、教育语言从形式上看,包括口头教育语言与书面教育语言。
对
错
35、情绪情感同样影响人的口语表达。
对
错
36、教师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家长会议有帮助。
对
错
37、假如教师的自制力不够,会产生焦躁、愤怒的心理情绪。
对
错
38、说话音量大小、高低、强弱的程度,是受气息支配和控制的。
对
错
39、口语交际中说话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对
错
40、教师口语风格要以真诚、自信与热爱为心理基础。
对
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