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台背采用砂砾与碎石回填,型式为阶梯形。
二、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施工负责人:王江平 技术负责人:王江平
质检负责人:庄园 现场技术员:汤超
测量负责人:黄耀新 试验负责人:闫冰洁
安全负责人:庄园 其他工人:10人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在此分项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我部便将各种机械设备调遣到位,并派专人看管。各种机械设备情况良好,详见下表: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国别 产地 | 备注 |
| 1 | 压路机 | 20T | 1 | 洛阳 | 良好 |
| 2 | 小型夯实机 | PY185 | 1 | 徐工 | 良好 |
| 3 | 装载机 | TY160 | 1 | 山推 | 良好 |
| 4 | 自卸车 | 斯太尔 | 2 | 山东 | 良好 |
| 5 | 挖机 | PC200 | 1 | 良好 |
砂砾回填:3008m3;土工格栅:2310m2
五、施工方法及要求
1、测量放样。放出填筑边线、中桩。
2、砂砾与碎石填筑同路基填筑要求,分层填筑。填筑前应对原地基进行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3%,台背填料采用砂砾,底宽为6.0m,型式为梯形,坡度1:1,压实度不小于96%。
填筑方法:将承台基坑完全开挖至设计要求,利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砂砾回填。台背回填应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每层不超过15cm,分层压实时设置2%~4%的横坡度以利排水,每层应于两侧各超填宽出设计宽度50cm以利最终路堤边缘的压实。推土机进行粗平,人工控制厚度。粗平完成后,使用平地机进行细平,根据规范要求的平整度进行整平。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第一遍应无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又弱振至强振,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实验人员随时检测压实度,压实度控制在96%。压实度抽检频率每层每50平米以个检测点。碾压完成后,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3、土工格栅铺设
土工格栅自下而上按1:1的坡度逐层增大纵向铺设长度,最下一层的铺设宽度为6米。
土工格栅最下一层铺设在构造物基础顶面,最上一层铺设在路基顶面。
当台背填土高度小于等于7米时,距路基顶面5米深度范围内土工格栅层间距为1米,5米以下层间距为2米,当台背填土高度大于7米时,距路基顶面3米深度范围内土工格栅层间距为0.6米,3—5米范围内层间距为1米,5米以下层间距为2米。
土工格栅横向相接处重叠30CM,铺设不允许有褶皱,应用人工拉紧,并用Φ6钢筋制成U型钉将两边和搭接处锚固,锚钉间距为1.5米。
土工格栅应嵌固在构造物砌体内,嵌固深度不应少于20CM,并在砌体的边界部位设置5厘米的橡胶柔性垫块。
台背回填采用经防锈处理的膨胀螺栓与钢压条,将土工格栅锚固在构造物台背面的壁面上。
采用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均不小于5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六、质量保证措施
构筑物台背回填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填筑不好会出现沉降差,发生跳车现象,影响行车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会影响构筑物的稳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为了避免以上现象制定以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台背回填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碾压配备合理的碾压机械,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使用小型机动夯具夯实。
3、填筑时应从构筑物两侧对称填筑,避免对构筑物形成契行压力。
4、台背边角回填时,注意振动压路机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实机进行夯实。
七、安全、文明施工
1、建立安全机构
项目部设安全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安全工作,制定各项安全制度,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各施工队设立专职的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经理及各施工队队长为安全负责人。每月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2、指导思想
“安全促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以预防为主,对工程安全有针对性控制和指导。
3、安全生产承诺
由承包人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按安全事故等级接受业主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罚。
4、安全法规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保条例和法规,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定期检查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5、基本安全措施
a、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安全交底,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督促检查。
b、合理安排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等的行车路线,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c、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不开带病车。
d、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当地各种管理条例,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做到群防群治,确保安全。
施表1 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段:
监理单位:山东格瑞特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 工程项目 | 龙海市龙江大桥工程 | 施工时间 | ||||
| 工程名称 | 台背回填 | 桩号及部位 | K0+172.5 K1+608.5 | |||
| 技 术(设 计)要 求 | 基本要求: 1) 台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腐植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 2) 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3) 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填土。 4) 台背填土的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规定。 1、土工格栅自下而上按1:1的坡度逐层增大纵向铺设长度,最下一层的铺设长度为6米。 2、土工格栅最下一层铺设在构造物基础顶面,最上一层铺设在路基顶面。 3、当台背填土高度小于等于7米时,距路基顶面5米深度范围内土工格栅层间距为1米, 5米以下层间距为2米,当台背填土高度大于7米时,距路基顶面3米深度范围内土工格栅层间距为0.6米,3—5米范围内层间距为1米,5米以下层间距为2米。 4、设计采用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均不小于5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5、土工格栅横向相接处重叠30CM,铺设不允许有褶皱,应用人工拉紧,并用Φ6钢筋制成U型钉将两边和搭接处锚固,锚钉间距为1.5米。 6、土工格栅应嵌固在构造物砌体内,嵌固深度不应少于20CM,并在砌体的边界部位设置5厘米的橡胶柔性垫块。 8、7、台背填土前应对原地基进行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3%,台背填料采用砂砾,底宽为6m,型型式为梯形,坡度1:1,压实度不小于96%。 | |||||
| 质 量 标 准 | 实测项目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
| 1 | 压实度(%) | 96 | 每50m2每压实层至少检查1点 | |||
| 导线点、水准点均在路基两侧布设,经复测平差后均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 ||||
| 交 底 人 | 接 收 人 | |||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