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2课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5:36
文档

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二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一"家务擂台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板
推荐度:
导读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二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一"家务擂台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二课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一"家务擂台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板块二"愿做哪种人",用话题的形式呈现两种同龄人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辨析,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认知判断,从而明确自己承担的家庭角色,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板块三"不让做怎么办",再现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家长不让做家务的情景,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争取做家务,学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板块四"与家务活'签约'",指明了学做家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坚持长期做家务,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负责的习惯。

四个板块紧密联系生活,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范例,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思考、交流、辨析来感悟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懂得通过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爱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作为家庭一分子承担责任的自豪感。

二、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本可以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然而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不少家长对子女百般呵护,事事包办,造成当前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家务劳动,致使他们缺少料理自己生活的常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不太重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甚至有许多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人包办子女劳动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交流辨析,引导学生明白生活的不易,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以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开展行为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诀窍,提高家务劳动能力,扭转多数学生较少参与家庭劳动的现状。

三、说教学目标

1.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自我,坚持承担家务活。

2.掌握沟通技巧,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坚持承担家务。

3.学会与父母沟通,利用家务锻炼自己的能力,并掌握一些帮助自己坚持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与父母沟通,利用家务锻炼自己的能力。

难点: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自我,坚持承担家务活。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情境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

一、不让做,怎么办

大人不让做:

1. 由上节课留下的话题引入:

有时候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说出父母不让他做家务时他内心的感受。

2. 组织讨论: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

3. 教师小结:担心我们还小,担心我们累着,担心我们帮倒忙,担心影响我们的学习……看来是大人的各种担心,使我们无法实现做家务的愿望。我们都知道从小参与家务劳动对于我们成长的好处,但大人不让做,怎么办?

设计意图:

承接上节课的话题,引入本课教学,聚焦“不让做,怎么办”的话题,以教材中的那封信为范本,启迪学生思考与大人沟通的智慧。

第二个环节:新课学习

学会巧沟通:

1. 教师播放教材P37 信件内容的录音,并以此为范例,组织学生讨论:

当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时,刘晓慧用了什么办法与大人沟通?学到了哪些与父母沟通的智慧?

预设:

(1)采用书信沟通的方式,更能打动人。

(2)与妈妈沟通时能换位思考,理解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是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妈妈看了心情会好一点,或许就答应自己的请求了。

(3)清晰表达自己想做家务的理由。

(4)恳切表达自己想做家务的愿望。

……

2. 组织学生继续讨论:

看来要说服大人放心让我们做家务,不是件简单的事,那是需要智慧的。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与大人沟通,让他们理解你?

预设:

(1)像刘晓慧一样给大人写封信。

(2)运用书上“道理魔石”与大人好好谈一次。

(3)运用“恒心魔石”“巧思魔石”先坚持做好一项拿手的家务,让大人放心。

……

3. 教师小结:不管是言语还是行动,与大人沟通,都是需要智慧的。只有学会沟通,

才能帮助你得到“做家务权”,实现做家务的愿望。(板书:不让做,会沟通)

设计意图:

本环节侧重对学生沟通智慧的引领,先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再利用教材呈现的三块魔石引导学生应以自己的语言智慧、行动智慧与大人沟通而得到“做家务权”。

二、与家务活“签约”

学习环节1:家务小调查:反馈课前完成的“家务小调查”表格

1. 做家务的频率:通过举手反馈。

2. 和同桌交流会做的家务、不会做的家务和想学做的家务。

3. 全班交流:

(1)聚焦会做的家务,组织学生召开“家务学习交流会”。

①小组交流“家务能手”卡。

②推荐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的评价语指向以下几个要点,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①学习途径:看书、向人请教、看电子设备……

②学习对象:家人、老师、同学……

③学习方法:仔细看、动嘴问、爱思考、多动手……

④学习体会:主动学、认真做、坚持做……

(2)重点聚焦“想学做的家务”,组织学生交流:你想学做什么家务活?准备向谁学?怎么学?

4. 教师小结:我们虽然不会做某些家务活,但是可以学。我们可以借鉴班里这些“家务能手”的学习方法学做家务,主动地帮父母分担。(板书:不会做,认真学)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从调查学生做家务的情况入手,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会做的家务谈起,转向“想学做的家务”,鼓励学生学做家务,帮父母分担家务活。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通过交流、分享,渗透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学做家务。

全班围绕“家务能手”卡进行交流时,教师应从学习途径、对象、方法、体会等维度,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学会某项家务活的经验,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向生活学习,积极主动学做家务。

学习环节2:家务小妙招

1. 作为家庭的小成员,面对家务活,不仅要愿做、学做、会做,而且要做得好,那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家务小窍门。教师出示合作要求,组织学生交流家务妙招。

2. 全班交流:

(1)选取2—3组代表进行汇报。

(2)请各组将做好的家务妙招海报贴在教室四周墙壁上。

(3)各小组有序走动学习并交流新学到的小妙招。

3. 教师小结:

做家务活有很多诀窍,书上也给我们提供一些小窍门,我们一起看一看。运用诀窍可以让做家务事半功倍,更好地帮父母分担家务。(板书:做好家务有妙招)

设计意图:

学生收集的资料有些来自自己的劳动实践,有些来自信息收集。通过小组海报制作汇总小组学习成果,安排走动学习与交流,使得小组汇报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一个组推荐一位代表的汇报,而是面向全班,人人可以参与的分享交流活动,受众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选择地学习并学有所得。同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环节3:家务坚持做

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做家务的本领,如何才能促使自己更积极主动地坚持做家务?

1. 开展现场调查,请班里会做某一项家务活并一直坚持在做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经验。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其他的好办法。

3. 全班交流。

预设:家务作业填表记录、大人督促、每周自我测评与交流……

4. 出示《家务承诺书》,请学生选择自己承担的家务活进行填写。

5. 组织全班交流并小结: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督促自己积极主动承担家务,坚持做家务。主动学做家务只是第一步,能长期坚持做才是最棒的!(板书:家务活,坚持做)

设计意图:

这个板块聚焦的是“坚持”,旨在让学生明白帮助父母分担不是做几次家务,而是要长期坚持。

四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不喜欢受管束,单纯地靠老师布置作业去坚持做家务并不能调动他们内心的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感。因此需要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来促使自己坚持替父母分担家务,激发他们内心潜藏的驱动力,将替父母分担家务内化为他们日常的行为习惯。

第三个环节: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期许:积极主动地帮父母分担家务,一周后继续反馈做家务的情况,比比谁是既懂事、又勤劳的家务小能手。

七、说板书

                            不让做  怎么办

                   好好沟通           学习:做家务有妙招

                   认真学习           承诺:家务活坚持做

                            做家务小能手

八、说教学反思

让学生明白做家务的重要性,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做什么、怎么做是本课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故教师着力于"做"的行为实践上,设计了"不让做 怎么办"与家务'签约"的活动,帮学生解决要学什么家务、可以向谁学、应该怎么学的问题;让学生在身边的"家务小能手"的榜样带动下,学习家务小窍门,激发学生做家务的兴趣,树立自己能做好的信心。

只有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课堂真实呈现,并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成长更有意义。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劳动的品质是一项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工程。因此,本课教学在研究策略时,如能做到前伸后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在认识家庭角色的基础上拓展社会认识,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孩子,这样教学效果就更有深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文档

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第二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板块一"家务擂台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