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7:08
文档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在逛书店时,随手拿起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刚开始时我只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直到读了前几页后,才觉得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一口气把它读完。今天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新颖的观点、鲜活的事例、深邃的思想,震撼着我似乎早已有些麻木的心。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
推荐度:
导读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在逛书店时,随手拿起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刚开始时我只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直到读了前几页后,才觉得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一口气把它读完。今天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新颖的观点、鲜活的事例、深邃的思想,震撼着我似乎早已有些麻木的心。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在逛书店时,随手拿起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刚开始时我只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直到读了前几页后,才觉得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一口气把它读完。今天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新颖的观点、鲜活的事例、深邃的思想,震撼着我似乎早已有些麻木的心。

    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孩子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可能不再是吃点好吃的,穿点好看的衣服那样简单了。我想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美好童年应该是所有儿童共同的心原,也是他们认为的幸福所在。

    李跃儿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们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两种,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那么究竟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

    李跃儿认为是我们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在这里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妈妈是属于那种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类型,孩子成了她的一切,她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容不得有一点点不如人的地方。事事干涉,眼睛老是盯着孩子,但是,她的眼睛里看见的全是孩子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所以孩子不是挨骂就是挨打,结果却是背道而驰。看到这里,像这位母亲,不允许孩子哪怕有一点点的错,一出错就非打即骂的情况,想到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我们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出错,受到的大多是我们老师的冷眼。孩子为了不受老师的批评也只能不出错了。为了不致出错,他们只好收敛幻想、自我绑束,缩手缩脚。其实就在我们禁止孩子出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确、通向成功的机会,剥夺了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幸福。面对着这个妈妈的情况,李跃儿说“要做一个合格的菜农,首先要给菜苗生长的空间,其次在菜苗需要他的时候一定要出现在它的面前。在关注与放手之间把握分寸,这就是种菜的秘密,也是教育的秘密。”她用种菜这样一个实在的例子在告诫我们教育者,我们千万不能一刻不离地盯着我们的孩子,不能把我们成人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不能用我们成人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不能因为我们的一个冷眼而扼杀孩子的天性。我们要给孩子适度的空间,让孩子在属于他们的空间内,自由的遨游,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快乐,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幸福。

    感谢李跃儿,在这个时候,为我们许许多多迷失在教育里的人们,倾情奉献了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样的一个理念,这样的一份情感,这样的一声爱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作为一名教育者,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孩子的幸福童年,实在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教师、家长)是造鞋人,只有他们了解了孩子脚的大小、形状、特点,造出合适的鞋,孩子才会感到幸福。

文档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在逛书店时,随手拿起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刚开始时我只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直到读了前几页后,才觉得已经放不下了,所以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一口气把它读完。今天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那新颖的观点、鲜活的事例、深邃的思想,震撼着我似乎早已有些麻木的心。认为教育和爱育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