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4期教育教学4
幼儿时期是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幼儿时期的儿童各方面能力还没有形成,需要家长和教师予以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情绪相对不稳定,波动较大,对事物的好奇心旺盛,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幼儿的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学习模仿力较强,但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的思想认识和水平得到提升[1]。
一、绘本阅读助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绘本内容丰富,配有色彩丰富的图片,可以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好的绘本可以让幼儿体会到绘本故事的趣味性,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有着初步认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丰富的故事情节中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你是谁》这本简笔画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线条的结构和不同线条组合形成的不同形状,让幼儿通过观察线条的变化感受艺术的美感,教师利用绘本教学将简笔画和图形联系在一起,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空间感和对抽象事物的初步认知。再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向幼儿展示简单简笔画的画法,让幼儿从简单的图形形状开始学习,之后逐步向小草、大树、汽车等较复杂的图形延伸。幼儿会被线条的神奇运用所吸引,观看视频中的画法,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这一过程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探索和找寻答案,认知能力可不断提高[2]。
(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能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让幼儿体会到关爱和关心,使幼儿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温情。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借助绘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这样既能开拓幼儿的眼界,又能与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共情能力,提高幼儿的是非判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在绘本中体验和感受世界。通过阅读绘本,幼儿能对世界能建立起初步的认知,能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精神,因而绘本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发展其社会性。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目前部分幼儿的饮食习惯不佳,喜好汉堡、可乐等食物,但过度食用这些食品会让幼儿的体重超标,且这些食物营养不均衡,不能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等问题。所以教师在幼儿园期间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对幼儿进行饮食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形象地认识到挑食带给身体的伤害,加深其对健康饮食的了解,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幼儿园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不同时间组织幼儿进行不同主题的绘本阅读,这样的绘本阅读也呈现出不同的阅读意义,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为幼儿创设具体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阅读中认识到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小兔换牙》的绘本故事帮助幼儿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在世界爱牙日这天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可以让幼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健康的卫生习惯,让绘本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五)培养良好的交流习惯
良好的沟通交流习惯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通过交流,教师和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需求,
浅析绘本阅读助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董雯静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附属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008)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幼儿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绘本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师可运用绘本阅读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探析绘本阅读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行为习惯;幼儿行为;行为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43-02更好地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帮助幼儿提升交流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将绘本中的故事讲述出来。教师可通过丰富的绘本故事让幼儿产生联想,再适当引导,将故事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幼儿在生活中积极思考、交流沟通的习惯。在进行绘本阅读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活动中学会交流合作。教师需要与家长通力合作,让学生给父母讲述绘本中的故事,这些教学活动可以锻炼幼儿交流表达的能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二、促进绘本阅读发挥价值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在安静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要积极地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在地毯上放置一些可爱的抱枕,让幼儿自行选择喜欢的绘本阅读等,在这种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为了培养幼儿长期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喜欢的绘本读物带到幼儿园中与其他幼儿交换阅读。这样既能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也能让幼儿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分享阅读心得体会的习惯。
(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阅读兴趣的调动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绘本。教师可以让幼儿分角色扮演绘本中的人物,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能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加深幼儿对绘本人物的理解,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能提高其阅读兴趣,进而通过阅读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校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三)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好的绘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教会幼儿懂礼貌、知廉耻、善交流和爱阅读等作用。教师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与绘本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年龄较小,对事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赞美和肯定,逐步帮助幼儿纠正错误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 习惯。
绘本阅读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阅读绘本时,教师要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和思维能力。教师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时要张弛有度,以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传静.探究绘本教学中3~5岁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研
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
[2]王盛.绘本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研究[J].求知
导刊,20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