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
字。(2分)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精神。(或表明作者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3.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答:①哲理: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深刻哲理。
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4.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蕴涵的哲理。(3分)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驶过,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哲理:事实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画面”2分,“哲理”1分)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6.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B )(2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
B.颔联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
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7.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 凄凉地 ”和“ 弃置身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
8.标题中“酬”的意思是 以诗作答 (2分)
9.《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