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好小管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新建夹、文件夹重命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节课,对于帮助学生了解windows环境下资源管理器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边的学习学生已学会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能认知常用的文件类型,能给文件、文件夹重命名,会对某一个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排列图标”等。此时学生已经有一种学习的内在的需求,就是给自己文件夹中添加自己所需要的文件与文件夹。学生有了学习这一课的学习动机,学生希望能把其它文件夹中的文件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便于自己运用。这节课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移动、复制、删除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文件夹的功能,初步了解文件的移动、复制、删除、还原的意义。
2.学习掌握文件的选取、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删除、还原的操作方法,能用这些方法利用文件夹对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通过学生个体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教学分三步,第一步是通过看书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的含义。第二步是通过看书学习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含义和操作上区别。第三步是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并加深记忆。能对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归类管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自己文件进行合理管理的欲望,培养学生细致选取、耐心操作的好习惯,渗透科学分类、合理存放文件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学会进行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的操作
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自学、组内交流、同伴互助、课堂展示等方式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学会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在含义和操作上的区别。
解决措施:
总结时把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在方法上进行对比,并在一定的对比练习中得到强化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归纳整理文件及文件夹的必要性,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学习,组内交流的形式来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
除的含义,及操作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含义和操作上区别。然后是通过练习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并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文件和文件夹,如果只知道创建文件,不会管理,那么我们的电脑里面的文件同样会杂乱无章,这样会大大降低使用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让它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顷听、了解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系统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必要性,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1、教师提出小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要求。
出示学习任务及学习方式
顷听
让了解学习任务及分组要求
2、小组集中,针对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并结合组内成员的情况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
3、小组成员通过课本、或网络等方式来自学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四项学习任务中的一项。而后互相学习,每个成员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本组其他同学,最终达到组内每位成员都能掌握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4、小组展示、交流
巡视、协调
巡视、辅导
组织
分工 组内学习 交流
便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分工明确避免吃大锅饭或大包大揽现象的发生。
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在组内交流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发展学生的和协作学习能力,最终让全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发现存在的问题、学到“高手”的一些快选、复制、粘贴的一些快捷方法
三、练一练
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建立“小报”,“音乐”,“照片”、“图片”文件夹,将自己的文件分类移动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的操作
巡视 操作
熟练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
四、教学总结
讨论:
①说出文件夹移动、复制、删除和重命名的操作步骤。
②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有什么区别?
③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没有什么疑问?
组织 对比、交流总结 对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在含义和操作上进行区别
五、探一探
教师:如果已经清空了“回收站”,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还能找回来吗?
提出问题
小组探索
延伸对文件及文件夹管理方面的知识
教 学 反 思
1、情景教学,任务驱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学生能整体感知教学内容,较易突出重难点。
不足
内容较多,时间稍嫌不足、教学设计缺乏新颖之处。
9 我的小学我的班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使用“易企秀”软件添加图片、背景、音乐等。
2.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处理图片、文字等。
3.让学生体验新技术——微信分享功能的便捷。
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班级纪念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探索、合作、创新等能力。
情感与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间的友谊和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写字板、word”等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金山画王、光影魔术手、PHOTOSHOP”等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FLASH”等常用的动画软件,网络搜索,博客开发等学习、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技能。
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乃至和朝夕共处的校园已建立了不可割舍的深厚情谊。即将面临小学毕业,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学生有很多想表达的内容。因而本课以“我的小学 我的班”为主题,让学生选择适合的“表达工具”(软件)或自己擅长的“表达工具”(软件),进行创作表达,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学生定会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使用易企秀的图片、音乐等功能制作相册
教学难点:
图文配合,制作相册
3教学过程
3.1第二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开始初中生活。回想小学六年的“成长故事”,翻翻“班级相册”,叙叙“同学友情”……让我们以“我的小学我的班”为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份珍贵的毕业纪念册吧!
活动2【活动】添加空白页面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在易企秀官方网站上申请了账号,今天我们就使用这个软件来制作毕业纪念册!
1.打开易企秀网页界面
2.添加空白页
活动3【练习】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练习添加空白页面。学生互助,优生帮助后进生
活动4【讲授】解决问题:添加图片评论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添加图片
活动5【活动】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步骤,理清自主练习的步骤
活动6【活动】学生练习:添加动画效果评论
学生练习:添加图片,为图片添加动画效果
活动7【练习】添加背景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添加背景音乐
活动8【活动】发布作品,微信扫描分享评论
学生完成作品,教师指导学生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发布微信。
活动9【活动】学生展示微信作品
选择1-2名学生为全班展示微信分享作品
活动10【活动】教师总结
教师对照板书,总结易企秀制作班级相册的步骤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六年级即将毕业学生已具备一定自学、创作能力的特点,在创作引入环节花了不少功夫,制作专门的激励创作的课件。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一幅幅曾经经历的画面再次重现,那根情感化的心弦被巧妙地拨弄,创作激情得以激发。此时,老师精到的四步创作指导,为学生着手创作提供了及时的帮助。随后老师提供的“创作计划”,保证了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作品。让学生思路清晰,上手容易。最后,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将创作的作品进行全校交流展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同时在无形中营造了热爱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氛围。本节课充分地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粗心的小天文学家
一、教学目标:
(一)熟练掌握“查找→全部替换”的操作技能。
(二)初步掌握“高级查找→替换”的操作。
(三)能灵活的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查找→全部替换”的操作技能。
难点:初步掌握“高级查找→替换”的操作。
三、教学策略:
教法:任务驱动法
“习旧引新”环节可通过让学生用学过的技术修改“恒星”为“彗星”,引发认知冲突(太麻烦、效率低),激起他们主动学习、探究新技术的愿望。
在“新课”环节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这篇作文有几处相同的错误?这样修改麻不麻烦?从而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初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对“有哪种新方法可以快速修改?”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想法,形成全班集体探讨的氛围,产生探究动机。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
学法:自主探究、讨论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发,习旧引新
“上次同学们成功的修改了《狮子座流星雨观察日记》,由于表现优秀,学校聘请你们为这一期‘校刊’当一回编辑,你们愿意吗?”“准备刊登的文章都存放在‘我的文档’里,你看这篇作文,谁能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它改正?”指名1-2名学生进行修改。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篇作文有n处相同的错误,这样修改麻不麻烦?
2、有没有想过可能还有新技术可以快速修改?
(二)引入新课,寻求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假设:学生联想作文字词的修改过程,推测、想象快速修改的基本方法或思路(查找到要修改的n处错误后全部替换为正确的字)。
(三)尝试计划,验证解答。
教师启发学生不断接受和拒绝试探性假设,初步形成智慧技能
(四)自主实践,构建意义。
学生修改这篇作文,教师帮助后进生。
引导学生比较文章修改前后的变化,学生先谈收获(即该技术的作用)再归纳技术要领。
(五)情境延伸,协作创新。
“我的文档里还有几篇文章要修改,这节课还剩10分钟,你们有信心完成学校教给我们的任务吗?”教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其它方法完成(用“编辑→替换”菜单命令,和“高级”和“替换”按钮。)
教师引导学生自愿分组,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伺机拿出普遍的问题,开展全班讨论。
(六)展示交流,师生评估。
师生交流心得体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
第六课 用卡通拼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背景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学会在背景图上添加一些合适的卡通图片而构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在导课时,先出示一幅漂亮的卡通图画,然后通过“怎样”制作这样一幅漂亮的卡通图画来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制作漂亮图画)的愿望;在探索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背景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在背景图上添加一些合适的卡通图片而构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演示课件——配乐展示几幅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的图画
师:看了老师带来的图画,你们有什么想法?漂不漂亮?你们想知道它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吗?
二、新课教学:
(一)提出任务:
同学们,这些图画漂亮吗?它们都由哪几部分拼成的?(合适的背景加上各种卡通图片组合而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一幅完整的图画。(提出任务:规划完整的图画。)
(二)教学:
1、制作漂亮的背景(蓝天、白云、草地和小溪背景)
(1)制作这些图画,首先要制作好它的背景。
(2)演示制作步骤(课件演示):
①用鼠标单击“卡通图”按钮,弹出“卡通抽屉”。
②选择背景类卡通库,移动鼠标指针到“卡通图选择框”中的“蓝天白云”缩小图上,单击鼠标,(蓝天白云背景制作成功)
③单击“翻下页”按钮到弹出含有小溪的“卡通图选择框”时,用鼠标单击“小溪”缩小图。(草地小溪背景制作成功,与刚才选择的蓝天白云背景组合成一幅漂亮的背景图。)
提示:制作背景时,要先选择比较远的背景(蓝天白云),然后选择比较近的背景(草地小溪),使背景图画前后有遮挡,同时也有距离感。
(3)学生小组探讨、自主练习
2、在制作好的背景上适当添加一些卡通图片(规划、制作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边演示边讲解添加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这只是示范其中一幅画的制作,你们学会了吗?其实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还可以制作出很多漂亮的图画来,大家可以仿照这些制作步骤和方法,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己去动手试一试,看谁制作的图画漂亮。
(4)学生小组探讨、自主练习,老师遥控辅导,展示学生作品。
三、课堂评价:(附评价表)
1、学生制作完成后,各小组进行内部讨论、交流,看谁的图画制作得最漂亮,然后每组推荐一份作品参加全班的展评。
2、利用网络室软件展示每个学习小组推荐出来的作品,给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评价,看谁的作品制作的最漂亮,还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课堂总结:略
教后记: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利用金山画王的卡通图库制作漂亮背景图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学会了在背景图上添加一些合适的卡通图片而构成一幅完整图画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了教学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