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闫校
陈永秀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探讨
家庭作业是要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解决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有时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布置学生回去收集自家近几个月的用电或经济收支等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并就如何节约用电或合理支配收入提出合理性建议。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设计作业时也要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来设计作业。如:在教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布置回家后叫上几个邻居家的小朋友,用学具中的人民币,用玩具、文具等代替货物,大家玩到小超市买东西的游戏。并要求第二天到校后和大家交流心得。这样的家庭作业在玩中就做好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
一.家庭作业的内容要“精”
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题。如有50个同学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
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今天你是小当家,
算一算怎样租船租金最少?租金最少是多少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教师还要尊重并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可以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方式布置作业,让认知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巧”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受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二)作业的设计要生活化
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三)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自主性
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新”
老一套的书面作业,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要赋予家庭作业新形式,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设计探索性的作业,抓住大多数孩子的好奇心理,让学生成为问题的调查者,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蝴蝶、天安门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
4.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比例尺“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客厅制作一个平面图,并思考: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请你写一篇探究报告。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教师应从优化作业布置入手,在“精”、“新”、“巧”上下功夫,真正使家庭作业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家庭作业成为学生业余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堆中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