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无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47:30
文档

浙江省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无答案)

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勋绶(xūn)砰然(pēng)碑帖(tiě)潜沉(qián)B从容(cóng)喧哗(huà)犄角(jǐ)大腹便便(pián)C模样(mó)蹩脚(bié)圈养(juàn)浑身解数(xiè)D兴奋(xīng)茶卤(lǔ)扳机(bān)膘肥体壮(b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丝不动包罗万相容光焕发B郑重其事
推荐度:
导读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勋绶(xūn)砰然(pēng)碑帖(tiě)潜沉(qián)B从容(cóng)喧哗(huà)犄角(jǐ)大腹便便(pián)C模样(mó)蹩脚(bié)圈养(juàn)浑身解数(xiè)D兴奋(xīng)茶卤(lǔ)扳机(bān)膘肥体壮(b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丝不动包罗万相容光焕发B郑重其事
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8班)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勋绶(xūn)   砰然(pēng) 碑帖(tiě)   潜沉(qián)

B从容(cóng)   喧哗(huà)   犄角(jǐ)    大腹便便(pián) 

C模样(mó)     蹩脚(bié)   圈养(juàn)  浑身解数(xiè)    

D兴奋(xīng)   茶卤(lǔ)    扳机(bān)   膘肥体壮(bi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丝不动    包罗万相     容光焕发         

B郑重其事    声厮力竭     流言飞语

C不寒而栗    唾手可得     专心致志

D无可名状        一如继往     揠旗息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总投资118亿元、历时37个月建造的杭州外跨海大桥全线贯通以后,参观游览的人不绝如缕。

B.国家统计局宣称,今年居民收入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C.小李给刚丢了科长一职闷闷不乐的老张发去了“祝您官运亨通”的短信,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D.新泽西网队屡战屡败,联盟垫底,期望其本赛季青出于蓝提升排名,连理论上的可能都没有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对百科全书来说是舶来品,从倡导编纂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到第一版的横空出世,再到第二版的与时俱进,前后历时30载。

B.“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D.伦敦“上海周”活动将让更多的英国民众,尤其是伦敦市民了解中国悠久的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作为开幕活动的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玉器,是亮相大英博物馆的国宝级大展,展期两个月。

5、依次填人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吸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采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

6、某校要举办一场诗词朗诵会,下面是朗诵会的节目单:第一首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首词,《沁园春•长沙》(5分)

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与风格,在两首词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将以上两首词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不少于60字。

7、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相关文字,按要求做题(6分)

        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1月23日、   

24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

海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

万。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

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

“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 

注。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

能力危机,71.1%受访者建议将语文课列为 

大学必修课。

(1)为该漫画拟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2分)

(2)你对漫画内容或有关报道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字以内。(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8、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神立命的重要基础。

9、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善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学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

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

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自杀了。就是这支手,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

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1、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

12、试着分析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13、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14、结合对彭恩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坐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悉为施行。

    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有删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章献明肃太后奉遗诏权听政      权:权且    

B.延范仲淹以教生徒              延:邀请 

C.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    规:规范 

D.以不视疾为恨                  恨:遗憾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神童荐之            以旌其所为

B.欲因群材以更治        相如因持璧却立

C.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    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D.乃辅臣例宣借者        乃其一气之余烈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七岁便能写文章,参加殿试提笔成文,复试时主动要求更换已做过的试题,因而深得皇帝赞美,这充分表现了晏殊出众的文学才华和诚实的优良品质。

B.晏殊性情暴躁、自恃清高,曾用笏板撞落侍从牙齿,也曾轻视诏令、役使官兵,因而或被免官或被降职,一生坎坷,从中暴露出了古代文人的性格弱点。

C.晏殊任应天府时,兴办学校;太后拜谒太庙,他以《周官》中规定的太后服装应答;陕西作战时,他提出切实有效的军事建议。可见,晏殊具有文才武略。

D.本文写晏殊,除了正面刻画,还侧面烘托。如写晏殊重病时,皇帝将亲临探望,晏殊去世后,皇帝亲自祭奠,罢朝两天,以此突出晏殊在当时的崇高地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3分) 

(2)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千秋岁·水边沙外

(北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21、“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乱”写出了花的             ;  “碎”写出了莺声的             。(4分)

22、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三条及以上)(3分)

(三)古诗文默写。(8分)

2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

25、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贵,于我如浮云。”

26、志士仁人,               ,              。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丰子恺在《静观人生》里有一段关于羊的描写: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无论走向屠场,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文档

浙江省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无答案)

嵊泗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1-8班)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勋绶(xūn)砰然(pēng)碑帖(tiě)潜沉(qián)B从容(cóng)喧哗(huà)犄角(jǐ)大腹便便(pián)C模样(mó)蹩脚(bié)圈养(juàn)浑身解数(xiè)D兴奋(xīng)茶卤(lǔ)扳机(bān)膘肥体壮(biā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丝不动包罗万相容光焕发B郑重其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