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48:03
文档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2012-12-2819:08:1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甲醛鸭血时间:1月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甲醛       2012年1月初,安徽省利辛县、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联手侦破一起制售甲醛超标400多倍的“甲醛鸭血”案。自2010年9月起,两名黑心商人把从屠宰场购买的猪血煮好后,放在一个盛水的水池里,之后往里面放几瓶盖子液(主要成分是甲醛),泡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假“鸭血”即加工好了,然后上市销售。一年多时间,10余吨“甲醛鸭血”流入市
推荐度:
导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2012-12-2819:08:1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甲醛鸭血时间:1月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甲醛       2012年1月初,安徽省利辛县、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联手侦破一起制售甲醛超标400多倍的“甲醛鸭血”案。自2010年9月起,两名黑心商人把从屠宰场购买的猪血煮好后,放在一个盛水的水池里,之后往里面放几瓶盖子液(主要成分是甲醛),泡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假“鸭血”即加工好了,然后上市销售。一年多时间,10余吨“甲醛鸭血”流入市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

   2012-12-28 19:08:11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    

甲醛鸭血

时间:1月

地点:安徽

罪魁祸首:甲醛

        2012年1月初,安徽省利辛县、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联手侦破一起制售甲醛超标400多倍的“甲醛鸭血”案。自2010年9月起,两名黑心商人把从屠宰场购买的猪血煮好后,放在一个盛水的水池里,之后往里面放几瓶盖子液(主要成分是甲醛),泡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假“鸭血”即加工好了,然后上市销售。一年多时间,10余吨“甲醛鸭血”流入市场无人察觉。犯罪嫌疑人刘某夫妇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气体,为较高毒性的物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和联合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把甲醛列为已知人体致癌物质。

硫磺熏制竹笋

时间:2月

地点:湖北

罪魁祸首:硫磺

        采用硫磺熏制等方法对竹笋进行加工,生产出12.5万余斤“毒竹笋”,价值10万余元,被工商部门查获。经湖北省利川市提起公诉,今年2月,该市一审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蒲志保有期徒刑三年。2011年4月至5月,蒲志保雇人为其收购、加工鲜竹笋。蒲志保提供了收购资金和加工所需要的硫磺、焦亚硫酸钠、包装袋、磅秤、铁锅等工具,并将加工鲜竹笋的方法告诉工人。他要求将收购的鲜竹笋用硫磺熏制约12小时后包装,共生产竹笋12.5万余斤。蒲志保将1万余斤竹笋销售出去,得款2.5万余元。经鉴定,这些竹笋均吸附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二氧化硫化学物质。

        用工业硫磺熏制竹笋,可以给竹笋“美容”,使竹笋又白又嫩,看上去很新鲜,但实际上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工业硫磺并非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是禁止使用工业硫磺熏制提色的。

问诊“病死肉”

时间:3月25日

地点:福建

罪魁祸首:病死猪肉

        3月2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问诊“病死肉”》——从2011年7月到今年3月,福建警方统一行动,集中打掉6个制售、贩卖病死猪肉的犯罪团伙,查扣病死猪肉及制品130余吨,查明涉案病死猪肉500多吨,病死猪肉制成品如腊肉腊肠等100多吨。这一系列贩卖病死猪肉案的面纱逐层揭开:陈开梅夫妇等不法猪贩,以每头20~50元的价格,从不法生猪养殖户或猪贩子手里收购来病死猪;屠宰后,再以每斤2~3元的价格,卖给陈金顺等肉贩子;陈金顺买来病死猪肉后,又以每斤4~6元的价格,贩卖给吴鸿等肉制品加工窝点;吴鸿等人将病死猪肉经过腌制处理做成腊肉腊肠后,以每斤13元的价格,批发给一些小摊贩,或者直接卖给消费者。这其中每一个环节,不法分子获得的利润率都超过100%。

围剿新型地沟油

时间:4月2日

地点:浙江

罪魁祸首:废弃动物内脏

        2012年4月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围剿新型地沟油》——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案件,部分小作坊将劣质、过期、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的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来油脂。经过行动,警方摧毁制售地沟油窝点13处,查获3200余吨地沟油,这些地沟油能装满一列油罐列车。

        警方发现,在金华市婺城熬制这种新型地沟油的窝点不止一家,还有一些分布于当地的个体熬油户,他们熬制出来的动物油都是由李卫坚统一收购。同样,原料也是来自于屠宰场的废弃物。从屠宰场收购来的废弃动物皮、肉、内脏放在锅里熬制成动物油脂,装进油桶后价格能卖到5000元/吨。

白净的“黑”鸭子

时间:4月

地点:长沙

罪魁祸首:工业松香

        2012年4月初,央视《焦点访谈》、《》以《白净的“黑”鸭子》为题,对湖南长沙杨家山禽畜批发市场用工业松香煺鸭毛现象进行曝光,令人触目惊心。杨家山禽畜批发市场有80多家商户,平均每天售出家禽牲畜4万只左右,一到晚上,市场多家商户门口支起黑色大锅,锅里的液体泛着泡沫,锅沿上沾满了鸡毛、鸭毛。

        据了解工业松香内含有铅等有毒物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血疹及疱疹等症状。而工业松香在被用来加工鸭子时,通过热胀的鸭子毛孔渗入鸭子体内,并会附着在鸭嘴角、鸭翅膀等隐蔽处,人食用后会导致铅中毒,不仅损害肝肾,甚至会致癌。

工业明胶制“毒胶囊”

时间:4月15日

地点:浙江

罪魁祸首:工业明胶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在浙江省新昌县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厂家圈内,大量的“白袋子明胶”通过地下链条暗中销售和使用已是公开的秘密。这种“白袋子明胶”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药品原料的工业明胶。此种明胶多以皮革废料制成,易出现重金属铬超标。

        药品本来是防病治病的,是有益于人的健康的,如果作为药品外衣的胶囊铬含量超标,成了“有毒胶囊”,那么药品就将对患者产生正常范围之外的、不可预知的毒副作用。患者吃被“有毒胶囊”包裹的药品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身体健康遭受不必要伤害的风险就越大。

蜜饯制作过程触目惊心

时间:4月24日

地点:杭州

罪魁祸首:添加剂

        2012年4月24日晚央视《消费主张》对蜜饯生产加工的明察暗访,杭州部分蜜饯生产厂家肮脏不堪,工人随意增加添加剂,伪造检测报告,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等,一些蜜饯加工厂的制作过程触目惊心。生产原料来自山东临沂“黑工厂”。在山东临沂市的蒙阴县和平邑县,加工桃肉的厂很多,但大都没厂名和卫生许可证。同时,晾晒的桃肉,都是在路边的露天水泥地进行盐渍加工。央视记者分别在沃尔玛、世纪联华、家乐福等超市,买了标称为杭州超达食品有限公司、杭州灵鑫食品有限公司、杭州百怡食品有限公司等多个厂家生产的多个品种的蜜饯,送往了北京市理化分析测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着色剂,以及用作漂白剂和防腐剂的二氧化硫,都超过了国准要求的最大使用量,有的甚至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三倍多。

啤酒添加工业甲醛

时间:6月13日

地点:双辽市

罪魁祸首:工业甲醛

        2012年6月13日,吉林省四平市经过缜密侦查,一举端掉了一个位于辖区双辽市的制售伪劣啤酒的黑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该窝点自2012年2月以来,先后大量生产假冒“小麦王啤酒”、“青岛纯生啤酒”等13个品牌啤酒,犯罪嫌疑人在啤酒里加入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盐酸和强烈致癌和促癌的工业甲醛,并将这些销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涉案总价值1300余万元。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其中最严重的超标4倍以上,达到10.6毫克/升(标准要求为≤2.0毫克/升)。而甲醛是一种致癌的有毒有害物质,国家明令禁止向食品中添加。

文档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20122012-12-2819:08:1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甲醛鸭血时间:1月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甲醛       2012年1月初,安徽省利辛县、工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联手侦破一起制售甲醛超标400多倍的“甲醛鸭血”案。自2010年9月起,两名黑心商人把从屠宰场购买的猪血煮好后,放在一个盛水的水池里,之后往里面放几瓶盖子液(主要成分是甲醛),泡两三个小时后捞出来,假“鸭血”即加工好了,然后上市销售。一年多时间,10余吨“甲醛鸭血”流入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