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表达之补写句子
班级:高二(5)班 作课教师:柳俊敏
【学习目标】
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及其特点。
2、总结补写句子的做题规律。
3、能够根据要求补写合乎要求的句子。
【真题再现】
(2015年新课标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的时间,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2015年新课标Ⅱ)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考点分析】
2012年到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第16题都是补写衔接题,属于语言文字运用中“语言表达连贯”这一考点。
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补写衔接题自2012年出现,代替仿写成为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考题,一般设主观题的第16题,分值为5分或6分。
【学习过程】
一、例题引路,总结规律
1.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①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②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③ 。
规律总结:
2.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 (诗句) ”的奇效。
规律总结:
3.读书与旅游应该是相互促进的。①___ ___ __,比如拿着《圣经》去中东旅游,读了沈从文的《边城》向往游览湘西古镇;②____ __ __,比如游览绍兴后想着去鲁迅小说中寻找原型,游览巴黎后引发了阅读《巴黎圣母院》的渴望。旅游是高品位的人生活动,高品位要有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而读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国民旅游热情高涨的今天,更应该倡导③___ ___ __。
规律总结:
二、边练边悟,自我诊断
三、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1.面塑往往以吉祥物为造型,从而① 。山西面塑的一个独特造型“背兔”,② 。刘海戏金蟾的传说中,刘海用一枚金钱引出了井里的金蟾,最终得到幸福。蟾蜍又叫,于是,③ 。另一个是兔子的传说。在民间,兔子有着长寿、生育等寓意。这个造型正应了“背兔,越背越富”的期盼。
2.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 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③ ,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全国高考语句填写题分析:
(1)从体裁角度看,选材及填写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文语段(说明文语断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因为议论文语段或说明性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记叙性或抒情性语段,因每个人理解不同,填写的角度不同,填写的内容也可千变万化,不利于考查学生思维,也不利于阅读统一标准。如:“雪化了,变成了 。”比较现实人的可填写“水”,比较浪漫的人可填写“春天”(以前某小学作业指定的脑残和桎梏学生思维的所谓正确答案),进一步联想和想像,还可填写“绿叶、红花、溪流、甘泉、飞瀑、温暖、绿洲、云”等,这对阅读极为不利。
(2)从内容角度看,材料多为热点,以环保、科技知识为主,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均涉及。全国Ⅰ卷、Ⅱ卷每年的选材多为同一性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从这点也可揣测命题基本上为同一套班子或事选有沟通。
(3)从解题的思路来看,主要根据上下文解题。语段一般分为三层,所填补的句子具有概括性或结论性。这跟平时各地的模拟试题很有不同,一般一层填写一句。
(4)从题干要求看,有严格字数要求。每处一般为10—15字,这实际是从简明的角度要求,既能充分表达完整意思,又防止漫不边际,这对语言的整合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5)从阅卷要求看,严中有宽。虽然给出了参,参不是阅卷的唯一标准,但答案又必须体现参中的核心词或核心意思,从这个角度看,核心词或核心意思又是唯一的。如果写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从意思上是说得通的,但不符合简明要求,也不够准确,是不能得分的。
二、解题技巧:
语句填写题考查的是简明、连贯、准确,是一种能力立意,严格讲是没有规律和技巧可循的。但充分利用语言和思维的一规律,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回答。
1、理解整个语段内容,这是解题前提。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因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之中。
2、分析语段的逻辑关系,善于准确有效分层。能够准确分层理解,既可帮助理解理个语段,更是缩小每个空缺的答题范围,不易偏题。所给语段一般为三层或四层,每层有相对完整的意思。
3、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所填语句一般为每层的总起句、结论句(较少过渡句或一般的阐述句),解题时就要注重理解概括每层的内容。
4、注意合理推导。推导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导,是解答这种试题的必要手段。
5、注意分析上下文中提示句子,这是填写内容的根据和来源。从照应的角度看,填写的语句就是从这些提示性语句推导出来的。
6、注意语段内的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和标题符号。如因果关系(上为因,一般要求写果)、递进关系(填写的句子就要合理运用表递进的词语,并且前后内容要递进)、转折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前后构成转折)、对比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构成对比)。如果给出句子前后有冒号,填写句子一般为总结或总起句。
7、注意排序题的一些技巧。如陈述对象一致,语言风格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结构一致、手法一致、修辞一致、关联词一致等,这是保证填写句子不走样不变形不出格。
8、注意检查修改。试题在草稿上拟出初稿以后,放回原文读一下,不吻合或感觉不妥的地方要修改。
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 ① ?首先, ② ,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 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食、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划分段落层次。
要分层,首先看句末符号,这段话共有6个句末符号(1个问号,5个句号)。第一句是个“引语”,就是引出本段的论述对象;空缺①是个问句,而第3、4、5句中有“首先”“其次”“再次”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判断空缺②是个论题;而第6句有“由上所述”字样,可知是结论。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段落分为三层:1、2句引出交待论题,3、4、5对此分析,第6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