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翠欲滴cāngcuìyùdī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
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苍黄翻复cānghuángfānfù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
复无常。
苍生涂炭cāngshēngtútàn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
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苍松翠柏cāngsōngcuìbǎi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
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
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苍颜白发cāngyánbáifà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
发。
苍蝇见血cāngyíngjiànxuě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
比喻十分贪婪。
染苍染黄rǎncāngrǎnhuáng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
复无常。
白发苍颜báifàcāngyán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
人的容貌。
白云苍狗báiyúncānggǒu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
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
变化不定。
皓首苍颜hàoshǒucāngyán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
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
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老虎头上扑苍蝇lǎohǔtóushàngpūcāngyíng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例子
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在这块地面上,~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秦牧《沙面晨眺》)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男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宋·洪迈《容斋五笔·白苏诗纪年岁》:“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真是世事~,不禁感慨系之矣!(鲁迅《华盖集后记》)
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