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国家
1、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政治建设
(1)原因: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措施: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①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职能。包括统治、民主和健全法制等方面。
②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③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治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包括科教文卫体艺等方面。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保、社会保障、维护公共财物、兴建公共设施、维护社会稳定等。
(2)对外职能:①保卫职能。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职能。
4、国家结构:对台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对人民负责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3)依法治国原则。 立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机关做到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强法律监督;加强法制宣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6、公民与国家: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示威自由;监督权
民主政治权利: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和知情权
我国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荣誉和利益
二、政党
1、党的性质
(1)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三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奋斗目标:实现主义
(4)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
2、党的地位:执政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为什么:
(1)两个决定: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②中国党的性质。
(2)三个才能:①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党的领导:①政治领导:根本。②思想领导:灵魂。③组织领导:保证。
4、党的建设: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②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③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5、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我国政党制度—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内容:
①中国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关系)②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党的领导。(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③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
④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活动准则)
(2)政协:
①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民族
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①政治权利、社会地位 ②发展经济、文化 ③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1)首先要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
(2)西部民族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
(3)发达地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援,先富帮后富,促进。
3、我国的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区、州、县的和),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实质),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四、宗教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起消极作用。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坚持自主自办原则
五、外交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2、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构成要素:政权、主权、人口、领土。政权是国家的核心,主权是国家的灵魂。 主权国家国际权利: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安理会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包容范围最广泛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3)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联合国的主要支柱。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
4、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是主流,发展是主线。
(2)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自主的和平外交
(1)决定因素:我国的对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五个基本点
①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我国的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