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04:23
文档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计算知识的学习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算法,在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内容。然而计算却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熟练的计算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数学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数学教育基本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针对计算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那么,在平时
推荐度:
导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计算知识的学习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算法,在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内容。然而计算却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熟练的计算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数学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数学教育基本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针对计算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那么,在平时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计算知识的学习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算法,在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内容。然而计算却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熟练的计算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数学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数学教育基本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针对计算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呢?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同时做了初步的尝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产生对计算的兴趣。计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在“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中,三年级同学捐了282元,要买成学习用品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同学们,每个文具盒7元,每本故事书2元,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孩子们可踊跃了:

(1)282元分别可以买几个文具盒和几本故事书?

(2)282元买40个文具盒够吗?还剩多少元?(3)买30个文具盒和30本故事书需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4)282元买30个文具盒后剩下的钱,还能再买几本故事书?

异彩纷呈的问题促使了多种运算的参与,也包括了本单元的核心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孩子们四人一小组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孩子们解决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显得乐此不疲,而许多意想不到的小火花也便在此闪现,有的学生居然运用未曾学过的乘法分配律算出第(3)个问题:7+2=9(元)9×30=270(元)282-270=8(元);有的同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第(4)个问题:(282-30×7)÷2=(282-210)

÷2=72÷2=36(本);真正的计算训练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落实。

2、创设计算情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计算正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才有了数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因此,教学计算时,教师应设法再现计算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让计算回归生活的原型,通过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计算情景,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孩子们自然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我们学校下个星期要举行广播操比赛,我们班有44名同学,你认为怎样排队最合适?这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立即进入了计算状态:有的说44÷6=7……2,排6行,每行7人,有2人带操;有的说44÷7=6……2,排7行,每行6人,有2人带操;还有的说44÷10=4……4,排4行,每行10人,剩下4人在前面领操……我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当上学习的主人,使枯燥的计算课越上越有趣。

二、创设氛围,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情绪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趣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在教学活动中,愉快的学习氛围取决于师生间民主平等的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自主的学习,使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学园”,让每一个孩子在说一说、演一演、练一练等展示活动中尽情的享受计算带来的乐趣。

1、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过去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考虑的只是如何将计算进程教会学生,如何将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告诉学生。而现在,我更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掌握知识,由关注教学过程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参与。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思维越来越活跃,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就越来越浓。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例309÷3后,让学生先试做,在试做中出现有两种答案:“13”和“103”,还有个别学生除到被除数十位看到是“0”时,不知所措,正在学生发生争议时,我并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问他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时,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我趁机引导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问题提出后,先让每个学生思考,再让他们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班级内作汇报。通过讨论和交流,大家很快就达成共识:即“309÷3=103”,同时,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想出了不少的验证方法:(1)用乘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103×3=309;(2)用数的组成进行分析,把309看成“300和9”的和,因此309÷3就可以看成是300÷3=100和9÷3=3,因此100+3=103;(3)通过平均分进行分析,309÷3就是把309平均分成3份,300平均分成3份就是每份100,剩下的9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3,结果得到是103;(4)还可以通过估算来分析,309÷3可以看作300÷3=100,所以商应该接近100,故13是错的。通过对这道例题的学习和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验算的方法,更加深对题目算理的理解,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思维力、创造力均得到了发展。

2、创设竞争氛围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比赛、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的采用竞赛等方法诱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计算教学中,加、减、乘、除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在练习中我采用了评选“班级小神算”、“计算小能手”、“夺红旗”、“摘苹果”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更使学生产生竞争感,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学“笔算除法”时,当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小组接力赛:摘苹果。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苹果图片的学生,认真计算填写一道竖式,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摘苹果接力赛,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笔算除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竞争意识。

总之,提高学生计算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适时的发展空间,就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学习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主动探求知识的形成,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就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出时间来学习”。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外,还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利用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计算的兴趣,发展计算的

能力。

文档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计算知识的学习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算法,在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内容。然而计算却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熟练的计算却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数学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新的数学教育基本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针对计算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的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那么,在平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