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04:10
文档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我国清代中后期,银圆这种货币形式从西班牙、墨西哥等过传入我国以后,在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祥”,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钱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圆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圆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特色的鉴别真伪方法。一、看成色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底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
推荐度:
导读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我国清代中后期,银圆这种货币形式从西班牙、墨西哥等过传入我国以后,在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祥”,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钱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圆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圆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特色的鉴别真伪方法。一、看成色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底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

我国清代中后期,银圆这种货币形式从西班牙、墨西哥等过传入我国以后,在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祥”,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钱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圆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圆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特色的鉴别真伪方法。

一、看成色

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底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含白铜的银圆带微青色,含铅的银圆带灰黑色,含锌的银圆带青灰色。

二、听音韵

真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含铜量高的假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含铜镀银的假银圆声音尖锐短促,含锌量高的假银圆声音脆而响,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圆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圆声音低哑或成“哑版”。

三、用比重法测试

白银的比重10.5克,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一枚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圆,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间,一两银圆的重量为36克,真银圆的误差不会超过0.4克。而假银圆的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银、锌等其他金属;知道了不同金属的比重,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圆与真银圆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圆轻,真银圆重。用天平称称,假银圆比真银圆轻2至5克。

银元的鉴别

非标准银元主要有私版(私人仿造、成色较低的银元)、偷补(外包银皮,内包铜、锡的银元)、伪品(铜锡等铸成,外层镀银)三大类。鉴别这些银元的方法有:一听,用银元互相敲击,细听其音响,一般声音越高,成色越次;个大体薄的声音低,个小体薄的声音低,个小体厚的声音高;锈、厚、受过摔砸的音闷,假银元有声无韵。二比,以合格的银元为标准,和其它银元比较,比大小、厚薄。三看察看银元的花纹是否正常、清晰,颜色和合格银元是否有区别。四称,各类银元一般在26.5克左右,个体相同银质高的较重,反之则轻。五鉴,采用目力、光谱、化学分析等鉴定白银的方法进行鉴定。

银元的文物鉴定

1、仿制品和后铸品

银元的文物鉴定方法是广大收藏爱好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收藏者切身利益的重要环节。作为收藏者必须不断学习文物鉴别知识,积累经验,充实自己,逐步提高。

银元的文物造伪,并不着重于在成色上掺假,仿造品的成色与真品相差不大,特别是机制仿造的成色基本上与真品相似。在制作上,有些限于技术条件,银元仿制品的精美程度稍逊于真品。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结合来鉴定。首先要对真品有所了解和掌握,如银质的成色、重量、大小,币文风格,字体形态,边齿的排列与间隔,图案细部的对称,总的要归纳出真品的整个特征,然后再去对照伪品。而伪品不管制假者制币技术多么高明,制作过程多么细致、精密,包装多么逼真,也是不可能达到真品那样图文流畅,字体优美,看起来那样赏心悦目。假币总是存在着文字笔划生硬,字体臃肿拙劣,满文呆滞、粗壮而失调,英文字母不规整、排列不齐、字边还附有毛齿。银元齿边之间的齿隙有宽有窄,齿身浮浅。“龙版”银元的龙体立体感差,龙眼无神,龙纹臃肿,龙鳞扁平,龙身与龙鳞分离。

仿制品和后铸品银元,从普通型到珍稀型在钱币市场上发现几百种,并且交易比较活跃。假如掌握了鉴别真伪的知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银元,鉴别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2、改刻品

钱商为了牟取暴利,把普通银币改刻成罕见的、珍稀的银币。改刻的手段大多采用常用的改刻成罕见的,珍稀的银币。改刻的手段大多采用常用的改刻镶拼技汉。像湖北省光绪元宝本省一元币,存世量稀少,伪造者利用常见的普通币湖北省光绪元宝一元来改刻造假,刮去背面的长花星,镶嵌上用银片制成的“本省”两字,普通币摇身一变,陡然成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稀品。但是,只要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看“本省”两字及周围,就很容易发现镶嵌上去的痕迹。或再用湖北省光绪元宝一元真币同改刻币相比较,漏洞就暴露出来了。

湖南省光绪元宝一元币,这种银元是极其珍贵的试制币,现存世量极少,伪造者把湖北光绪元宝的“湖北”两字刮去,用银片镶嵌上“湖南”两字,把一枚极其普通的银元,变成了稀世珍宝。

改刻的银币种类很多,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一元的,还有半元的,还有专门改刻年份的。像江南省光绪元宝一元币,把甲辰年改刻成癸印、戊戌年。英国贸易币在流通的俗称“站洋”的银元,1911年的是枚普通币,1921年的是当今世界仅存六枚的珍稀币,伪造者把1911年改刻成1921年。

3、戏作品和臆造品

清末和初期,造币工厂的生产任务并不饱满,生产时续时停,加上厂里的管理制度不严,有些职工在停工时戏作了一些银币,用不同的钢模正背二面合成另一种异品银币。或用同一种正面银模合成异品银币,像3年的袁世凯头像,&127;正背二面都是头像,就是用正面钢模合成的。影响最大的是高帽袁世凯大飞龙币,正面采用袁世凯共和纪念币,背面采用新雕的大飞龙钢模,合成后成了赫赫有名而又很稀少的大飞龙银元。其它还有大清一元、北洋一元等很多戏作品银币。

戏作品银币制造量稀少,制作精美又是从国家造币厂生产出来的,并与其它钱币同样在社会上流通,所以,此种币属于真币,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广大钱而收藏家们都想得到此类钱币。

臆造品银元从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还继续臆造。随着收藏热的掀起,每个时期专营钱币买卖的钱商,其中有些人为了牟取暴利,挖空心思设计荒诞的图案,投合收藏家的猎奇心态,伪造出奇品来欺骗收藏家,另一种是利用收藏家配齐成套的心理,伪造者从真品上借鉴图案和文字,加以改动,翻出新式样。在当前又出现了臆造品的现代仿制品,其中有凤图一元呈样银元,有同治恭进银元,乙酉慈禧凤币等。以上几种臆造品或现代仿制品,只要抓住其特征,不难识别矣。

臆造品银元,都是由钱商私铸而成的,纯属假币,没有一点文物价值,只能说是造假的一段历史遗存吧!

如何鉴别真假银元

银元, 又称银币、 洋钱, 清代为“龙洋”、“大洋”, “大头”居多, 为袁世凯、孙中山大头像, 孙像开国纪念币又称“小头”, 背帆船又称“船洋”。随着存世量的不断减少、收藏与爱好者的不断增多, 银元造假卖假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手段, 引人上当受骗。源于此, 如何鉴别真假银元已成为收藏爱好者不可缺少的知识。结合本人所学知识和多年的收藏鉴别经验, 现介绍几种粗浅的鉴别方法, 供初涉银元收藏的爱好者参考。

铜质银元: 这种银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元相似, 但它是以铜为主造出来的, 因为铜质坚硬造成图案粗糙模糊, 虽然外表镀银, 但一磨擦, 即现出铜的本质, 敲击出来的声音比真银元尖亮, 并伴有哨声。 

铅质银元: 是以铅充银、外为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 图案与真银元基本上没有差别, 但敲击出来的声音比较厚实, 发闷, 阴沉而带嗒音, 用火烤热, 随之变形, 铅即流出。 

夹馅银元: 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 银层比较厚, 磨擦一般不易磨出痕迹. 这种夹馅银元是假银元最为常见的一种, 内夹铜、铁、钢、铅、锌、锡等多种成分, 敲击出来的声音厚实、短促沉闷, 没有转音, 重量比真银元轻, 通常不足25克。

砂版银元: 这种银元是运用翻砂技术制造出来的, 表面粗糙, 图像模糊不清, 重量在20克左右, 用力向地上一砸, 即可碎裂, 碎裂面呈浅灰色, 材质多为铅、锡等近白色金属, 敲击出来的声音也比较尖亮。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银元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私制银元: 这种银元是私人制造的, 材质为银, 这种伪钱主要是从的钱币市场上贩来的, 时期在海南岛铸造, 因此又称琼版银元, 品种有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等, 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 质量低劣, 银的成色不足80%。总的来说, 这种私制银元也是旧银元的一种。

改版银元: 这种银元一般无法用肉眼鉴别, 不论敲声或测试银的成色或重量或者包浆均是旧制, 这种造假的方法很逼真, 是把真银元的字用刀刻或挖掉, 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 冒充高档的珍稀品传世银元, 牟取暴利.。这种改版银元唯一的辨别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 细看每个字体的迹缝, 是否有留下的刀刻痕迹。 

新版银元: 这种银元现在市场上比较多, 是用真银通过高仿制成。伪造新版银元是因为早期银元日渐稀少, 它的收藏价值已远远高于银子价格的数倍数十倍, 利润可观。这种新版银元虽然在图案、声音、重量等方面难以区别, 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早期的银元是用几十吨的机器冲压制成, 因此表面平滑如镜, 银的密度较好, 而新版银元因制造设备简陋, 工艺简单, 大多数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机器冲压而成,机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机器,所以 细看银元表面及局部有较小的沙眼, 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 其图像无立体感, 尤其城墙垛口和齿边不规整。 

总之, 真银元的标准重量是26.6克左右, 经过流通磨擦, 也不会低于25克, 真银元的图案清晰, 城墙垛口和齿边平整光滑, 细微的笔划也有立体感, 银元表面越擦越亮,亮光柔和, 假银元越擦越灰暗, 这些基本准则把握住了, 仔细辨别, 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古币收藏从宋清两代起步

古币多泛的朝代,当属宋、清两个时期,宋代各年号钱种类繁多、铸造量大,清代各年号钱虽然少些,但铸造量丰富。由于铸量大存世多的缘故,这两个朝代的古币价位一直很低,一般一枚小平钱1元左右就能买到。初涉古币收藏者,从收藏宋、清两代钱币起步应是明智之举,理由有三:一是民间和市场上多见,二是价格便宜,三是品类繁多。收藏者从品类繁多这一方面入眼观察,必能有所收获。

宋代钱币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型钱应有尽有;草、行、隶、篆等字体各具特色;元宝、通宝、重宝都有;材质有铜质、铁质、金质、银质等。收藏者如独具慧眼,辨识版别,常见品中珍稀品 、出谱品时有发现,因此宋代钱币很值得初涉古币收藏者投资收藏。宋钱中,崇宁、宣和、靖康、应运、建炎、庆元、嘉定元宝;熙宁、建国、圣宋、重和、靖康、应感、乾道、大宋、淳佑通宝;至和、元丰、元符、政和重宝,都是难以觅到的币品。

 清代钱币型体与宋代钱币基本一样,只是清代钱币光背少,钱文字体比宋钱品种少。清钱中背面满文小平多见,背面满、汉文钱币众多,背面只有汉字的清钱较少。咸丰以前的清钱为通宝,咸丰年代的钱币通宝、元宝、重宝均有铸造,钱背面纪值出现了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钱型。咸丰以后,祺祥、同治、光绪年间只铸有通宝和重宝钱币,宣统年间只铸造了通宝钱。清钱中,部颁样钱也为数不少。清代钱币虽然只相隔几百年的历史,但清代钱局较多,有的钱局铸币较少,从众多的清钱中收集全清代的各类钱币也非易事,一些雕母钱、刻花样钱更是难得,因此集藏清代钱币,应该从常品中去发现独具特色的币品,如样钱、铁钱、错版钱、花钱等,有双慧眼才会有所获。

文档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

如何鉴别银元的真伪我国清代中后期,银圆这种货币形式从西班牙、墨西哥等过传入我国以后,在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祥”,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钱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圆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圆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特色的鉴别真伪方法。一、看成色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底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