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股利是企业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决策之一,决定了净利润和留存收益比例,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本文以格力电器的高派现股利為例,通过与同行业的美的集团对比,分析各项数据指标及其出现高派现股利的原因,对格力电器的高派现股利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影响因素
1.格力电器及其行业概况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于1991年成立,199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简称“格力电器”,注册资本为30.08亿元。主营家用电器、暖通设备、智能装备、生活电器等产品。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自1995年连续23年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
2.格力电器2013-2017年股利分配情况
格力电器2013-2017年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情况为:
2013年,按总股本3007865439股计,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每股收益3.61,股利支付率41.5%,每股股利1.52。2014年按总股本3007865439股计,每10股派发现金30元,每股收益2.35,股利支付率63.75%,每股股利1.5。2015年按总股本6015730878股计,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每股收益2.07,股利支付率73.32%,每股股利1.5。2016年按总股本6015730878股计,每10股派发现金18元,每股收益2.57,股利支付率70.02%,每股股利1.8。2017年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每股收益3.72,股利支付率及每股股利为0。
格力电器净利润逐年攀升,从2013年的108.7亿到2017年的224.02亿,这表示格力电器仍处于良好的盈利状态。股利支付率2013-2015年逐年升高达到最高点73.32%,2016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73.02%的高股利支付率水平,2017年则宣布不分发现金股利,不实施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将留存资金用于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为了体现格力电器的高派现股利,我们将格力电器近五年来的股利支付率与同行业的美的集团作对比,可以发现,2014-2017年美的集团一直实行较稳定的分红,股利支付率在45%上下徘徊,而格力电器除去2017年,一直实施持续高派现的分红,最高为2015年的73.32%,超出同年同行业美的集团30%左右。而关于2017年的现金分红,格力电器则在2018年4月宣布,2017年不分发现金股利,股利支付率从70.02%骤然降到0。
3.格力电器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上市公司的股利研究中,只列举一个企业为例来研究,很难挖掘出财务指标背后所传达的含义,因此以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2013-2017年年报数据为样本,从公司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这四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格力电器股利是否合理。
3.1盈利能力分析
可以看到,格力电器的销售净利率呈稳步上升状态,从2013年的9%上升到2017年的15%,且大于同行业的美的集团,这表明格力电器营业状态良好,获取报酬能力较强。
就格力电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说,处于先增后减的态势,从2013年的12%逐步上升到216年的29%,最后2017年回落到15%。格力电器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在这5年期间一直大于美的集团,而2016年更是美的集团的两倍,这表明格力集团为获取报酬而付出的代价相对同行业企业较小,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但2017年,格力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降低到15%,虽然仍大于美的,但就格力本身来说,这表明本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有所减弱。
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格力呈先减后增态势,从2013年的36%下降到2015年的27%,随后又逐年上升到2017年的37%。同样,该指标一直大于美的集团,这表明格力充分发挥了财务杠杆的作用,高水平的财务杠杆通常有利于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3.2发展能力分析
可以看到,除去2013年,格力电器不论是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还是总资产增长率都低于美的集团,且三个指标都呈先减后增态势,最低点都处于2015年。销售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成长性越好,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的竞争力越强。由此可以看出,格力电器发展能力逊色于美的集团,再次凸显了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的激进性。
4.格力电器股利的评价及建议
对格力电器进行了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的分析后,我们发现,格力电器有实力和资本实施高现金股利;然而在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的同行业企业对比分析下,2013-2016年格力电器的高现金股利、2017年格力的0现金股利都稍显不合理。
格力电器近五年来的资产负债率都大于69%,股东权益比率都小于31%。一般情况下,我国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国际上认为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左右较为合适,而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60%,这表明格力电器在实现盈利后并未第一时间选择清偿企业债务,降低财务风险,而是派发高额的现金股利,这一举措将会向市场传递企业财务风险过高的信号,从而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
目前格力电器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熟期至衰退期的发展阶段,企业的成长性和竞争力都不如同行业的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面对着巨大的行业压力。在这一情况下,格力电器应适当降低现金股利,转至留存收益,用于谋求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2017年的格力电器似乎意识到此问题,派发0现金股利,并对外宣称:因企业在产能扩充和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资本性支出较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股东长期利益,公司将留存资金用于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然而消息一经发布,格力股票一度触底跌停,这反映了投资者对格力电器的0现金股利并不买账。
经过前面的详细分析,本文认为格力电器应实施稳健的现金股利分配,将收益适当比例留存下来,进行多元化发展,及时偿还企业债务、降低财务风险,然而为了企业长远的筹资及投资者的支持来看,不该将现金股利骤降至0,而应缓和下降,将股利支付率维持在行业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先敏,隋颖.金科集团股利优化研究——与万科A的对比分析[J]会计与公司治理.2018(15)
[2]郭志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8(11).
作者简介:罗程晨(1996.05-),女,重庆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