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内四基达标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1.关于条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件不具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条件,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
B.条件具备了,人们就能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受到条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无用的
D.规律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是无条件的,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有条件的
2.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把人变成规律的奴隶的消极坐等的机械论、宿命论;又要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因为这两种做法都是( )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
C.割裂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D.割裂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关系
3.“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说明①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片面夸大或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是不对的 ③主观能动性决定客观规律性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固然十分重要,但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一位中学生按照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规律学习,按大脑生理活动规律学习,结果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这表明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加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学有成效 ②尊重规律决定着主观能动性发挥所取得的效果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④认识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就必须具体地把握规律,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这是因为①不同的事物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 ②同一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③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其中的规律会随之变化 ④事物由一个发展阶段转化为另一个发展阶段,其中的规律是完全相同的(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如何?”“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与智叟的对话主要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C.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受条件的制约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只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7.“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8.人类可以制造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并返回地面。这说明( )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B.人能认识规律从而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主宰世界
9.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是因为①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 ②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目的性、创造性和计划性 ③人们用自己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目的 ④人具有拼搏进取精神,就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10.人们不仅培育了作物的新品种,甚至还能复制出生物,如“克隆羊”。这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改造世界的前提
B.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客观规律和客观事物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能力素质提高
二、问答题
11.为什么要充分的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
渗透拓展创新
三、材料分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6年IVCN红色名录列出的灭绝和受威胁动物物种:
材料二 据2000年《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报刊报道,位于河北境内的一片数公里长的沙漠,离北京市仅有70多公里,且正在向南移动。
材料三 今后随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的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知识,指出两者的关系。
(2)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道理。
参
【课内四基达标】
一、选择题
1.A 2.C 3.C 4.A 5.C 6.B 7.C 8.C 9.B 10.D
【能力素质提高】
二、问答题
11.(1)之所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因为:第一,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行动。第二,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们的要求,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第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渗透拓展创新】
三、材料分析题
12.(1)材料一表明近四百年来,动物种类有不少绝迹和受到威胁。材料二表明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并且日益加重。这说明近四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的同时破坏了环境,也破坏了动物资源。
(2)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类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