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1期
我省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这些河流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丰富的水资源的同时,由于对岸坡的侵蚀作用而严重的蚕食着土地,以致每年造成的国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1、河岸边坡破坏类型
1.1边坡坍塌
在春季流冰期、季节冻土融化后以及洪水畅流期,河岸比较陡峭的地段、弯道的凹岸经常出现大段岸边土体崩塌下落。同一边岸在一年中可以崩塌几次,此种破坏对岸坡影响较大。
1.2滑坡
滑坡体可能发生在坡脚到岸边的整个坡面上,也可能出现在坡面的某一局部区域,如坡面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分浅层滑动和深层滑动。滑坡的部位不是发生一次滑坡后就稳定下来,有时会在滑坡体后面又发生新的滑裂面,把前面的土体进一步向坡脚推移,最后直至岸上。
1.3坡面剥蚀
河岸边坡发生表面剥蚀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岸坡整体是稳定的,但岸坡上的表面由于各种外力的作用,每年都要剥落掉一定厚度的土层,使边岸逐年向外扩展,虽然进度是缓慢的,但往往是一个不可逆的渐进过程,对岸坡的累计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2、河岸边坡破坏成因
2.1土质疏松
有些江段床质多为细砂、粉砂土、或砂质粘土,土质疏松,无黏性,抗冲能力差,在水浸及波浪的拍击下,往往容易形成直立或倒悬坡,最后塌落。
2.2水流冲刷、侧蚀河道水位以下的坡面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近岸水流很容易出现漩涡、紊动、风浪冲击,以及近岸水流流速梯度大,冲切力加强,特别是弯道环流作用,冲刷侧蚀更加严重,结果使土粒失去平衡后造成坡面剥蚀或崩塌。
2.3雨水冲刷
由于雨水顺坡而下,常常造成坡面的冲刷,在非黏性土的岸坡上尤其严重,经常在坡面上看到一道道深浅不等的密布冲沟。
2.4地下水作用
在雨季河水高时,岸坡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高,强度降低,河水水位迅速回落后,岸边土体承受较大的渗透压力,使土体失去稳定而滑坡坍塌。
2.5坡面冻融
由于岸边土体在封冻前含水量很高,土壤超饱合,抗剪强度大大降低,融化后,冻融界面的阻滑力较低,不足以支持上层土体的稳定,极易产生坍塌、滑坡,加之开江时冰排撞击,使塌岸更为严重。
2.6人为因素
由于人们对岸边自然护岸林、防浪林的滥砍滥伐,失去了堤岸的天然屏障;人们开垦荒地,种地种到岸边,使沿岸土体失去稳定。
3、河岸边坡破坏的防治
为了稳定河势,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沿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河岸破坏的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
3.1滑坡勘探
滑坡勘探是通过调查、勘探、观测、试验,查明滑坡原因,进行发展走势预测,为加固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资料与建议。滑坡调查与测绘的范围包括滑坡地段及其临近稳定地段,主要内容如下:①滑坡的范围,即其长度、宽度,以及主划线处的可能厚度;②滑坡裂缝的分布、性状、长度、宽度、深度及裂缝产生的实践、切割状况与力学属性;③滑坡面的可能深度与埋藏条件;④滑坡前的迹象,包括河水的升降、坡体填筑情况、坡基及降雨、气候、坡脚堆积、地震条件等,分析产生滑坡的内因与外因;⑤滑坡的坡面上位移与破坏情况;⑥当地加固滑坡的经验。
勘探应根据滑坡横剖面及平面图的测绘工作进行。进一步了解滑坡内部的特征,病证实和完善调查测绘工作推断的正确性。主要任务如下:①确定滑坡范围和厚度、性状、土质组成和含水状况;②坝坡土料施工情况。
3.2土木试验
土工试验应以滑坡体前、中、后部的滑动面附近及滑动面上、下的各主要土层中分别采取土样,所取试样应进行现场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包括密度、含水量、比重、颗粒组成、液限、塑限、内摩擦角及黏聚力,并应正确选择土的计算指标。
3.3河岸边坡坍塌的防治
防护段的长度根据风浪、水流、潮汐及堤岸坍:塌趋势等情况分析确定,严重的地段可在经常水位以下采用丁坝或顺坝调整水流方向,减少对岸坡的冲刷,也可采用软体沉排或膜袋混凝土进行护底,必要时可增加削坡护砌,对河道狭窄、堤外无滩、易受水流冲刷、保护对象重要的堤段宜采用墙式护岸。型式主要有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等,材料主要有干砌石、抛石、混凝土板。工程自建成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滑坡的防治
因为渗透压力是造成滑坡的重要原因,所以必要时在距岸边一定距离设置排水沟防止滑坡的产生。对深层滑动的坡体,可采用木桩、石桩、钢筋混凝土桩加固措施。对浅层滑动可用混凝土、砌石做成拱型或人字型支架的措施。
3.5坡面剥蚀的防治
(1)植物护坡。在有条件的岸坡上尽量采用人工植草、植树进行边坡保护。
(2)简易护坡。在无条件生长植物的边坡上采用简易护坡,如碎石、毛石护坡、土工格室内充填砂砾石、土毛石护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