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8:47
文档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一、新教材的特点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
推荐度:
导读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一、新教材的特点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

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

一、新教材的特点

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深刻性、系统性,重在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教材的“人本主义”思想。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促进人的一般发展的要求。相对于旧教材(人教社,高中化学读本第一册),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

1.浅:所谓“浅”是指在基本保持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地降低具体知识点的教学标高。总体趋势是由较高能级降为较低能级,甚至不作要求。如删去了配位键、络合物(选学—无)、卤化氢的性质、HCI的实验室制法(D能级—无);删去了HCI的喷泉实验,还有键能、键长、键角等;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也只相当于初中化学水平,删去了两原理一规则以及s、p、d等轨道知识,还有电子自旋等学生接受起来有相当难度的知识点。硫化氢的性质也由B能级降为选学,只是简单地介绍了H2S的实验室制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弱酸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由C能级降为B能级,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配平,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只限定在双线桥这一层面上等等。

当然这里的“浅”是相对的,新教材充分注意到了每一部分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并非乱删滥降。比如:碱金属一章,就未作多少删减,知识体系与旧教材相似。由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的编写顺序就未作大的改动,在教学要求上也没有明显的升降。

2.宽:所谓“宽”就是指在适当降低或不降低知识点能级要求的前提下,拓宽和增大了具体知识点的辐射面,使该知识点更丰满、更完整一些。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增加了燃料的充分燃烧(A能级)、氧族中新增加了臭氧及臭氧层的保护(A能级)、H202及相关知识(无—A能级)第六章增加了一节环境保护的知识等。

“宽”还体现在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上。比如数学中集合的概念、立体几何、方程式、极值法、十字交叉法、极限法、不等式等在化学教学中都有具体的应用。这些根据化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方法仍然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至于与物理、生物的联系则更为广泛和深刻。光学、电学、核反应,结晶牛胰岛素、碘缺乏病、一些元素在人体组织中的富集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人造器官等,都体现了理化生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共同属性。化学与政治学科的联系,主要集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环保意识的教育等方面。

3.新:所谓“新”是指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及时地合理地将与化学有关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当代社会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渗透与编排在教材的相关章节中。体现STS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使中学化学教育紧跟时代的发展,贴紧时代的脉搏,使新教材显得有灵有肉。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没有生活就没有化学,而化学的发展又促使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

特别是新材料、新科技、新能源、新的环保意识、新的选学内容、新的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新”,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努力拉近了化学和生活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比如:碘与人体的关系,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臭氧、过氧化氢,C6O及其应用前景等。

新教材还充分利用章图、插图、漫画、表格、色彩等表述形式来形象地描述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现象,较好地改变了旧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生硬说理到枯燥乏味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的亲近感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建议

面对高考制度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启动等大环境,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在“3十2’’时代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建立执教新教材的教学观念。

1.转变化学教学的目的观

在大多数化学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中,化学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是进一步学习医学、农学、林学、生化、材料等其它学科或前沿学科的基础。高中学生在高中学段必须具备牢固的全面的高中化学学科知识,完成进入大学深造所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高中化学必须强调化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用我们这种观念培养出来的许多“优秀学生”却不会使用灭火器,油锅着火时惊惶失措,无地使用塑料袋,发生火灾时不会自救,马路边上的垃圾桶在燃烧时无动于衷……这些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化学教学目的观的深层思考:化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高中为什么要学化学,学习什么样的化学知识,若干年后,我们所教的完整的化学知识,在已经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学生那里还剩下多少等问题,即化学教学界曾经激烈争论过的关于化学教学是“化学家的化学”还是“大众的化学”等教学观的问题。应该说,新教材的出版和启动明确无误地选择了后者。对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去进一步研究它,而在于应用它,应用它来理解、解决和决策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多少深奥的化学知识,而在于使学生获得的这些化学知识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和应用性;化学应该成为每一个有教养的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使化学学习不仅对高考有意义,而且对学生一生的高质量生活都有意义。

2.转变化学教学的价值观

高中化学教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如何使学生获取化学高分,有效地增加高考的总分值,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如何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应该建立起“学习方法与学习愿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价值观念。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他在某些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将来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没有培养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他的这一欠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以补偿的。所以中学化学教学的价值观体现在产生兴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上。

3.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新型的教学目的观和价值观,要求我们改变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地创设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学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地思考得出一些化学原理的结论和规律来。不要事无巨细地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讲全,讲透,不留余地,包办到底。这中间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假以时日,学生必将养成思维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能由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轻易地包办代替;能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结论不要轻易地给出来。总之,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

4.重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具有专题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学生自主性等特点。虽然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不是化学教师单独的任务,有些课题也不一定是化学教师单独能承担得了的工作。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向学生有意识地传输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童工信息渠道,当好有心人、宣传者、鼓动者,启迪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至油腻腻挂钩发现问题,才能选择课题。当学生还是提不出课题时,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课题让学生去做。把我们发现的问题比如本地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情况及改革方案,本地生活垃圾的处理调查及改革建议,温室效应模拟实验等提供给学生。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中在过程与参与,不在于研究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精神、品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间接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完善和谐关系。

由此可对研究性学习作出如下界定:研究性学习时有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

摘自《新思考网》作者:李斌 

文档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高一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建议[摘要]新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浅”、“宽”、“新”,执教新教材要转变“3+2”时代形成的教学观念,建立执教新教材的“目的观”、“价值观”。[关键词]新教材特点;目的观;价值观;研究性学习2001年秋季,全国大部分省市全面启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通过参加培训、研读、试教,笔者认为新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教学建议,以供将要执教新教材的同行参考。一、新教材的特点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是不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