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克思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8:51
文档

马克思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矛盾量变与质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
推荐度:
导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矛盾量变与质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思维  矛盾  量变与质变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

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向父母朋友请求援助,解决问题是每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时候,积极调整心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或许可以更加方便有效地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难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摘自百度百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 1 )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 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 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获得的。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 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所以归纳也不能离开演绎。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 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

  ( 2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 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 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 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 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分析, 就难以认清对象的部分和细节, 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因此, 综合离不开分析。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不能离开整体, 如果对整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分析也无法进行。因此, 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 3 )抽象与具体

  人们认识事物时, 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 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在这一基础上, 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 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 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 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 这样, 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 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但是, 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 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 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 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 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理性的具体与感性的具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 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理性的具体则是把事物的各个抽象的规定综合为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整体, 是对事物完整的“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 4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 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 它是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逻辑与历史统一, 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 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

然而, 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 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 是“经过修正”的历史。这样,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是指在本质上、 内在规律上的符合, 并非毫无差别的绝对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本质的东西, 也有非本质的东西;有主流、 也有支流;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逻辑并不反映历史发展过程那些大量的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 而是集中反映发展过程的本质、 主流、 必然性、 规律性。

听起来很空洞,我把它们理解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什么叫做“辩证的眼光”呢?大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与观点去看待与解决问题。这么说就很清楚了,塞翁失马的例子应该都很熟悉,他总是能摆平心态看待问题,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常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么一句话,辩证思维就是在引导我们始终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待事与物,凡事跳出自身的圈子,结合上下左右,全面分析与综合,吸取自己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整合地看待问题;遇事不着急不马虎,仔细思考。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可以将这里的矛盾理解为困难与问题。常常有“化悲愤为力量”“压力越大、动力越大”这些话来体现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当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它教导我门应该在正确看待问题的基础上,将矛盾、即困难,看做是上升、即发展的动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努力解决并克服问题。众所周知,考研的压力也是不小,对于同样都是毕业生的我们来说,其他同学要么是等待就业,要么就是浑噩度日,大四的我们却每天都三点一线奔波于图书馆食堂和寝室,看着别人对着电视剧哈哈大笑,加上父母无形中的压力,这滋味也只有考过研的同学才知道,但是这时候,就是考验自身心理素质的时候了,认真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句话就能明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之后的能量有多么丰富,获取的劳动成果有多么丰盛。 

(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是在讲量变与质变,她说量的积累能够达成质的飞跃,这句话大概也能解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与质变的互相过度、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质变是一种质的事物向另一种质的事物的转化, 而不同质的事物总有自己所持有的度,这个度再小也有一定的限量。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的每一种变化都影响并改变着质,量变 对质变的这种作用逐渐积累、“沉淀”下去,达到并超过临界点,就必然引起质 变。质变不在量变之外,而在量变之中。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比如我自己这个专业是设计,手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画得一手好画,怎样才能完成一幅人人称赞的好设计?第一当然是熟能生巧,众多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先用量的积累,练习线、面、体、块与色彩,然后在这些都有量了之后,摸索与总结,达到质的飞跃。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是怎么样的量,多少的量,多长的时间是视每个人不同而决定的。

(四)、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4)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另一方面,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早在小时候就已烂熟于心,同样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有着很多的机会来验证这句话。再比如我的专业,首先是对设计史的学习,然后是每个时期出现的设计流派与人物,分析认识他们的主要作品,最后便是根据他们的设计找出灵感,完成自己的实践——设计。试想,要是没有充分认识他们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语汇,又怎么能理解他们的设计他们的想法,又怎么能从他们的设计中发现精彩与灵感?相反,实践了之后更容易理解这些伟大设计师们的作品,深层次地理解解读他们的的作品,将实践与认识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一门学科。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包括以上四点,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思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助力,使我们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事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并运用,不仅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发扬这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与精神,使我们成为一名有能力有素质的新青年!

文档

马克思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专业:建筑空间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可以高速有效地解决并调整自身的心态,出色地完成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小点分别介绍了其在生活学习中的运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矛盾量变与质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上了研究生以后,在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同时,也有着很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或者是工作上的问题。早已成年的我们不可能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