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
1.秋天的图画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波( ) 浪( ) 灯( ) 作( )
字( ) 苹( ) 丽( ) 劳( )
图( ) 图( ) 梨( ) 笼( )
粱( ) 燃( ) 勤( )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句子重点理解。
波浪 勤劳 脸颊 灯笼 苹果
5搜集描写秋天的句子。
6.本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的图画。通过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 )之情。
7.秋天来了,梨树、苹果、蹈海、高粱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8.思考:文中“挂、露、翻、举”这四个动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2 黄山奇石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尤( ) 其( ) 区( ) 巨( )
它( ) 安( ) 块( ) 站( )
仙( ) 盘( ) 峰( ) 胳( )
膊( ) 当( ) 脖( ) 著( )
形( ) 状( )
多音字:天都( )峰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划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闻名中外 尤其 奇形怪状 著名 神奇 陡峭 翻滚 一块
5.搜集黄山的相关资料。
6.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等黄山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7.课文提到了哪些黄山奇石?用“——”画出来。
8.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9.思考:文中第5自然段,巨石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了呢?
3.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已( ) 甲( ) 豆( ) 识( )
纷( ) 经( ) 如( ) 好( )
娃( ) 洼( ) 旅( ) 蒲( )
降( ) 苍( ) 啪( ) 炸( )
蹦( ) 察( )
多音字:四海为( )家 降( )落伞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四海为家 旅行 观察 铠甲 山洼 粗心
5.本诗通过介绍——、—— 、——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我们————的良好习惯。
6.思考:文中把苍耳当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4.古诗两首
一、朗读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古诗。
2.给下列的生字注音。
于( ) 首( ) 枝( ) 枫( )
记( ) 刘( ) 菊( ) 残( )
君( ) 橙( ) 橘( ) 径( )
斜( )
3.搜集苏轼、杜牧的相关资料。
4.【赠刘景文】一诗是————的————写的,通过对“————、————、————、————”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山行】一诗是————的————写的。描写的是————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之情。
5.思考;【赠刘景文】中作者为什么只写“橙黄、橘绿”两种颜色?
5.一株紫丁香
一、朗读
1..本课共( )小节。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休( ) 伸( ) 甜( ) 歌( )
院( ) 除( ) 息( ) 您( )
牵( ) 困( ) 株( ) 踮( )
疲( ) 倦( )
多音字:盛( )开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踮起 安静 消除 疲倦
5.搜集紫丁香的相关资料。
6.搜集赞美老师的诗句和名言。
7.本文以( )为寄托,描写了一群懂事的小学生( )的故事,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之情。
8.“我们”在老师窗前载了一株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9.学生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10.思考:老师看到学生为她载的紫丁香,会怎么想?
6.我选我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员( ) 青( ) 宁( ) 室( )
样( ) 校( ) 切( ) 教( )
响( ) 班( ) 委( ) 补( )
楞( ) 集( ) 掌( )
多音字:王宁( ) 亲切( )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静悄悄 愣住 亲切 热爱 关心 集体
5.搜集有关劳动的儿歌。
6.本文记叙了王宁( )的故事,反映了他(
)、( )的好品质。
7.王宁为什么选自己?用“————”在文中画出来。
8.你觉得王宁能当好劳动委员吗?为什么?
9.思考:王宁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说明什么?
7.一分钟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欠( ) 元( ) 包( ) 钟( )
叹( ) 哈( ) 迟( ) 闹( )
零( ) 决( ) 悔( )
多音字:背( )着书包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闹钟 决定 后悔 哈欠
5.搜集作者鲁兵的相关资料。
6.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
7.这篇课文讲元元早上为了贪图( ),结果(
)的故事,告诉我们要( ),做(
)的好学生。
8.用“————”画出描写元元后悔的句子。
9.元元只是晚起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
10.思考:“红着脸、低着头”说明了什么?
8.难忘的一天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及( ) 身( ) 仔( ) 细( )
次( ) 外( ) 计( ) 怦( )
礼( ) 加( ) 算( ) 冒( )
览( ) 馆( ) 紧( ) 握( )
容( ) 普( ) 奋( ) 灿( )
烂( )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难忘 慈祥 和蔼可亲 仔细 各种各样 兴奋 沉着
操纵 赞许
5.搜集和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6.文章通过“我“————、————、————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的描写,体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
7.用“——“画出描写"我"紧张而激动的句子。
8.为什么“我“的心情由紧张变为平静?
9.思考:画出文中借景抒情的语句。
9.欢庆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幷背诵课文。
2.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亿( ) 洁( ) 欢( ) 祖( )
旗( ) 帜( ) 庆( ) 曲( )
献( ) 奏( )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金黄 旗帜 洁白 田野
4.作者以祖国妈妈的生日“————“为背景,通过短小精悍的诗歌,表达出人们对祖国妈妈的————之情,以及那天,大家————的欢乐心情。
5.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国庆节的热烈场面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10.北京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央( ) 交( ) 市( ) 旁( )
优( ) 阴( ) 坛( ) 城( )
国( ) 图( ) 瓦( ) 庄( )
严( ) 阔( ) 碑( ) 周( )
似( )
多音字:似( )的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美丽 庄严 绿树成荫 宽阔 川流不息
5.这篇课文描绘出北京的( ),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 )之情。
6.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的?
11.我们成功了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申( ) 匹( ) 互( ) 京( )
泪( ) 洋( ) 拥( ) 抱( )
相( ) 扬( ) 讯( ) 传( )
约( ) 聚( ) 挥( ) 锣( )
呼( ) 击( ) 泽( ) 克( )
多音字:传( )来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喜讯 聚集 尽情 不约而同
5.搜集有关北京申奥的资料和描写北京奥运会的句子。
6.本文通过描写北京“————”成功后的一次重大的“————”
活动,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激发了人们的————。
7.用“————”画出描写人们欢庆申奥成功的场面的句子。
8.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9.理解“人如海,歌如潮”中“如”字的用法。
12.看雪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讲( ) 打( ) 指( ) 接( )
惊( ) 故( ) 候( ) 奇( )
省( ) 店( ) 橱( ) 铺( )
毯( ) 银( ) 仗( )
多音字:玩得( )可高兴了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情景 惊奇 深情 顺手 洁白
5.搜集岛的相关资料。
6.搜集带有“雪”字的词语。
7.本文通过一位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事,表达了海峡两岸的人民————的愿望。
8.用“——”画出描写美丽雪景以及孩子们在雪中玩耍的句子。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老师和小朋友都在期盼什么?
13.坐井观天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信( ) 沿( ) 抬( ) 际( )
蛙( ) 错( ) 答( ) 还( )
多音字:落( )在井沿上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回答 大话 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
5.搜集寓言的相关资料。
6.搜集关于青蛙的谜语。
7.这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
8.在文中画出表述青蛙、小鸟对天的看法的句子。
9.青蛙和小鸟各处在什么地方呢?
10.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14.我要的是葫芦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言( ) 每( ) 治( ) 棵( )
挂( ) 哇( ) 怪( ) 慢( )
葫( ) 芦( ) 藤( ) 盯( )
邻( )
多音字:种( )葫芦 看( )几次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自言自语 邻居 赛过 葫芦 奇怪
5.搜集葫芦的相关资料及谜语。
6.本文讲述了一个种葫芦,不顾————和————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去治叶子的————,最后————,一个葫芦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7.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
8.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9.思考:种葫芦的人没有得到葫芦,他错在哪里?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怎( ) 思( ) 穿( ) 弯( )
比( ) 服( ) 浅( ) 漂( )
啦( ) 啊( ) 枣( ) 秃( )
忍( ) 呗( ) 虽( ) 乘( )
多音字:弯弯曲 ( )曲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弯弯曲曲 得意 光秃秃 温和
5.搜集作者孙幼军和柳树的相关资料。
6.搜集描写柳树的诗句。
7.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和————,告诉我们要————,也要————,要用————的眼光看问题,懂得“——————”的道理。
8.用“——”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特点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9.试着归纳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缺点。
10.思考:小柳树的性格是怎样的?小枣树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16.风娃娃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夫( ) 表( ) 示( ) 号( )
汗( ) 伤( ) 吸( ) 极( )
抽( ) 续( ) 驶( ) 筝( )
踪( ) 责( )
多音字:转( )动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断断续续 无影无踪 伤心 仍然 责怪
5.搜集风的资料。
6.——————很热心,帮助人们做了很多事情,结果却得到了人们的责怪,原来,做事情光有——————还不行,还的看——————————。
7.用“——”画出描写风娃娃做好事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风娃娃做坏事的句子。
8.“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9.思考:风娃娃还能为人类做哪些贡献呢?
17.酸的和甜的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串( ) 兔( ) 告( ) 诉( )
狐( ) 狸( ) 猴( ) 颗( )
酸( ) 葡( ) 萄( ) 迫( )
待( ) 硬( )
多音字:迫不及待( )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告诉 开心 聪明 迫不及待 连忙
5.搜集狐狸的相关资料。
6.搜集葡萄的相关资料。
7.这则童话讲述了狐狸因为————————就说葡萄是酸的,————和————轻信了狐狸的话,而————不信没有根据的话,勇于实践吃到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不能轻信别人说的话。
8.狐狸看到葡萄后是怎么做的?小猴子品尝葡萄有怎样的反应?
9.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10.思考:作者把小猴子和小松鼠、小兔子放在一起比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8.称赞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采( ) 背( ) 板( ) 椅( )
但( ) 傍( ) 清( ) 消( )
刺( ) 猬( ) 凳( ) 糙( )
瞧( ) 留( )
多音字:背( )着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粗糙 泄气 疲劳 消除
5.搜集刺猬的相关资料
6.搜集表示称赞的名言。
7.本文写小刺猬和小獾在——————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得到了————————的故事,让我们知道称赞的————作用。
8.小刺猬和小獾各自是怎样称赞对方的?用 “——”画出来。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小獾得到小刺猬的称赞后有怎样的表现?小刺猬得到小獾的称赞后又有怎样的表现?
19.蓝色的树叶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由( ) 术( ) 吐( ) 注( )
课( ) 铅( ) 笔( ) 桌( )
景( ) 拿( ) 惹( ) 盒( )
削( ) 皱( )
多音字:教( )同学们画风景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吞吞吐吐 不由得 已经 注意 铅笔
5.搜集作者瓦·奥谢叶娃的资料。
6.搜集树叶是绿色的原因。
7.本文讲的是在————课上,两个小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李丽在借不到林园园的————的情况下,只好用————画树叶,林园园看后很————。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做一个————的好学生。
8.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时的神态是什么样的?林园园借给李丽铅笔时说了什么?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说明了什么?
20.纸船和风筝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坏( ) 松( ) 扎( ) 抓( )
祝( ) 福( ) 句( ) 幸( )
莓( ) 吵( ) 受( )
多音字:漂( )流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漂流 幸福 难过 飘荡 抓住 受不了
5.搜集风筝的相关资料。
6.搜集描写风筝的古诗和描写友情的诗句。
7.本文通过叙述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及————————的事,赞扬了他们真诚的友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8.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9.思考:小熊和松鼠吵架后,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10.小熊和松鼠谁也不理谁,他们有什么表现?
21.从现在开始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之( ) 令( ) 布( ) 直( )
当( ) 第( ) 现( ) 期( )
轮( ) 路( ) 任( ) 惯( )
式( ) 眯( ) 郑( )
多音字:当( )”万兽之王”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首领 神气 议论纷纷 郑重 叫苦连天 接替
5.搜集猫头鹰、袋鼠的相关资料。
6.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都命令动物们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叫苦连天,而————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
7.狮子评选“万兽之王”的方法是怎样的?猫头鹰、袋鼠、小猴子上任后要求大家怎么做?
8.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9.思考:狮子为什么宣布小猴子是“万兽之王”?
22.窗前的气球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户( ) 亚( ) 角( ) 周( )
床( ) 病( ) 始( ) 张( )
科( ) 呆( ) 猜( ) 拴( )
逗( )
多音字:觉( )得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叽叽喳喳 规定 指手画脚 主意
5.搜集传染病的相关资料。
6.搜集有关友谊的儿歌。
7.这篇课文讲述了科利亚的同学以独特的方式——(
)来问候生病的科利亚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 )。
8.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科利亚,原因是什么?
9.看到气球前,科利亚的心情是怎样的?看到气球后,科利亚的心情是怎样的?
10.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1.思考: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23.假如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寻( ) 哭( ) 良( ) 食( )
双( ) 体( ) 操( ) 场( )
缩( ) 遥( ) 泣( ) 健( )
康( )
多音字:还( )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叹息 寻食 遥远 奔跑
5.搜集有关【神笔马良】的资料。
6.搜集有关关爱他人的名言。
7.课文借“——————”表达了“我”对————、————、————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我”有一颗————————的心。
8.用“——”画出文中“我”的愿望。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
24.日记两则
一、朗读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2.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份( ) 粉( ) 昨( ) 晴( )
姑( ) 娘( ) 妹( ) 读( )
则( ) 纱( ) 羡( ) 料( )
套( ) 贵( ) 寄( ) 费( )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羡慕 山寨 小气 迫不及待
4.搜集苗族的相关资料。
5.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让我们感受到——————的差别,赞扬了————————。
6.思考:日记里的孩子认为妈妈小气,你觉得呢?
25.古诗两首
一、朗读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背诵古诗。
2.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舟( ) 乘( ) 音( ) 客( )
何( ) 汪( ) 赠( ) 欲( )
踏( ) 潭( )
多音字:少( )小离家老大回
3.搜集作者贺知章、李白的相关资料。
4.【回乡偶书】是————的————写的。诗人以一个————————的所见所感,表达了——————的人生感慨。【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是——————的写的。诗中用“——————————“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李白对朋友汪伦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5.桃花潭水真的“深千尺“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6.“红领巾“真好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课文。
3. 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羽( ) 领( ) 捉( ) 理( )
跃( ) 蹦( ) 灵( ) 晨( )
叽( ) 喳( ) 蓬( ) 棱( )
巢( ) 崭( ) 牌( )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蓬松 梳理 活跃 崭新
5.搜集有关“红领巾“的资料。
6.搜集爱鸟周的相关资料。
7.课文描写了清晨林中小鸟的快乐生活,赞美了“红领巾“们————————的行为,表达了————————的环保理念。
8.“红领巾“真好!是谁说的?赞扬了谁爱鸟、护鸟的行为?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红领巾“是怎样保护小鸟的?
27.清澈的湖水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失( ) 觉( ) 扔( ) 掉( )
眼( ) 睛( ) 纸( ) 船( )
测( ) 卷( ) 欣( ) 赏( )
龟( ) 镜( ) 映( ) 幻( )
演( ) 蕉( ) 跨( )
多音字:卷( )起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波纹 山峦 清澈 企盼 变幻
5.搜集作者望安的相关资料。
6.搜集描写湖水的句子。
7.这篇课文通过小洁的——————,描写了——————这一不雅行为,告诉我们:————————————。
8.小洁看到了哪些美丽的风景?用“———“画出来。
9.试着完成课后习题。
10.思考:小洁为什么不满地看了小孩一眼?她又在企盼什么呢?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一、朗读
1.本课共( )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3.给下列的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久( ) 乎( ) 至( ) 死( )
腰( ) 捡( ) 粒( ) 被( )
甚( ) 蒸( ) 继( ) 叨( )
多音字:散( )步
4.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甚至 继续 叨念 成百上千 散步 浅水洼
5.搜集关于爱的名言。
6.这篇课文通过介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