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 默写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0分 )
1.(12分) 经典诗文积累。
(1)默写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②尝趋百里外,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论语》)
(3)根据提示默写。
①《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 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木兰诗》中表现战争的环境恶劣、天气寒冷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油翁》一文中,卖油翁让“康肃笑而遣之”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12分 ,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C.乙词反映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是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云南一带的边陲地区。
D.乙词中的“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2)这两首诗词中都提到了“燕然”,作用有何异同?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对【甲】【乙】两诗赏析有误一项是( )
A.【甲】诗中颈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一种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甲】诗尾联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了战事的频繁。
C.【乙】诗“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D.【乙】诗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_____________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围绕一个“_____________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2)诗中画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38分 )
6.(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含义。
①尝射于家圃( )
②杖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岂汝先人志邪?
(3)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7.(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唐时州名,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河流名。③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④佳:美好。⑤阴:树荫。荫:遮盖。⑥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⑦人间:指有居民的地方。⑧静者:喜欢清静的人。⑨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已,通“以”。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
②悉皆怪石 悉:(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3)【甲】文中小石潭水的清澈让人印象深刻,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
(4)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甲】【乙】两文的相似之处。
8.(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__
②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
③夫大国,难测也_______________
④皆初气过锐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3)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中“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无知的昏君。
C.【乙】文中“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4)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参
1.
【答案】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①非淡泊无以明志,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引喻失义,④来者犹可追
(3)①峰峦如聚,波涛如怒,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答案】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将军百战死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深林人不知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
【答案】
(1)C
(2)两首诗词中的“燕然”都使用了典故。甲诗中的“燕然”代指前线,暗示前方战士取得了胜利;乙词中借用典故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表现了词人既思乡念亲又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情感。
4.
【答案】
(1)A
(2)边塞。
《使至塞上》表达了诗人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而《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戍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5.
【答案】
(1)求
(2)即物起兴手法(比兴手法),由河洲上相互和鸣的雎鸠鸟,引出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
6.
【答案】
(1)①曾经,②杖打
(2)①慢慢地用勺舀油滴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②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3)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7.
【答案】
(1)①像狗的牙齿一样,②全,都
(2)①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可以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②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鱼在水中游动却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侧面烘托出水的清澈透明。
(4)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都以优美的语言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及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8.
【答案】
(1)①驱车追赶,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③推测,估计,④都
(2)①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②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3)B
(4)【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乙】调战时不仅要“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