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题(1/120)
下列哪一个称号不是属于李白的( )。
A 酒仙
B 诗圣
C 诗仙
D 谪仙人
第二题(2/120)
下列哪句诗的作者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第三题(3/120)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选自( )
A 《出塞》
B 《凉州词》
C 《塞下曲》
D 《从军行》
第四题 (4/120)
关于《鹿柴》的作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B 有“七绝圣手"之称
C 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D 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
七绝圣手是王昌龄
第五题(5/12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 )
A 指南宋的岳飞
B 指汉朝的李广
C 指三国的周瑜
D 指东汉的曹操
第六题(6/12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反复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第七题(7/120)
下列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维--诗佛
B 刘禹锡--诗豪
C白居易--诗狂
D李贺--诗鬼
诗佛→王维 诗杰→王勃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豪→刘禹锡 诗囚→孟郊
诗宗→王渔洋 诗奴→贾岛 诗狂→贺知章 诗骨→陈子昂
诗神→苏轼
第八题 (8/120)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 )题材的诗。
A 送别
B 边塞
C思乡
D 田园
第九题(9/120)
下列古诗中,( )是杨万里的作品。
A 《池上》
B 《惠崇春江晚景》
C 《山行》
D 《宿新市徐公店》
《池上》--白居易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山行》--杜牧
第十题(10/120)
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
的是( )节气的场景。
A 立春
B 谷雨
C 清明
D 惊蛰
第十一题(11/120)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于( )。
A 上元节
B 中元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第十二题(12/120)
诗句“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描写的动物是( )。
A鹅
B 鹤
C 鸡
D鸽
第十三题(13/120)
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对偶
B 比喻
C 排比
D夸张
第十四题(14/120)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 )
A 清平乐
B 卜算子
C 丑奴儿
D 忆江南
第十五题(15/120)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中“蹊”的意思是( )
A 院子
B 小溪边
C 小路
D 篱笆
第十六题(16/120)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锦官城"在现在的( )。
A 成都
B 重庆
C 西安
D 北京
第十七题(17/120)
以下与“秋”无关的一项是( )
A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十八题(18/120)
“宫、商、角、徽、羽”是我国古代的音阶,它们被统称为( )
A 五律
B 五音
C 五声
D 五阶
第十九题(19/120)
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 )
A 《冬夜读书示子聿》
B 《长歌行》
C 《劝学》
D 《龟虽寿》
第二十题(20/120)
《逍遥游》的作者是( )
A 孟子
B 老子
C 惠子
D 庄子
第二十一题(21/120)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作者的( )
A 自卑之情
B 不满之心
C 爱国之心
D 愤世嫉俗的心情
第二十二题(22/120)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 )
A 张九龄
B 李白
C 杜甫
D 李商隐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二十三题(23/120)
孟浩然与( )齐名,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A 王勃
B 王绩
C 王昌龄
D 王维
第二十四题(24/120)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分别是《友人》中的( )
A 颔联和尾联
B 颈联和首联
C 颔联和颈联
D 首联和尾联
第二十五题(25/120)
以下哪个字,在古文中没有“我”的意思?( )
A 余
B吾
C予
D汝
第二十六题(26/120)
“寒食节”在汉民族绵延两千余年,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只吃冷食。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
A 屈原
B伯夷、叔齐
C 介子推
D 苏武
第二十七题(27/120)
下列是范仲淹代表作的是( )
A 《滕王阁序》
B 《资治通鉴》
C 《铜雀台赋》
D 《岳阳楼记》
第二十八题(28/120)
“婕妤"这个称号是由( )设立的。
A 汉元帝
B 汉文帝
C汉武帝
D 汉宣帝
第二十九题(29/120)
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中的“子规"是指( ).
A 燕子
B 杜鹃
C 喜鹊
D 仙鹤
第三十题(30/120)
以下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
A 孔融
B 山涛
C王戎
D 阮籍
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咸
第三十一题(31/120)
情投意合的朋友叫“莫逆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亲如兄弟的朋友叫“ "。( )
A 刎颈之交
B 金兰之交
C 布衣之交
D 平民之交
第三十二题(32/120)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臣"是( )
A 管仲
B 孙膑
C 诸葛亮
D 陶渊明
第三十三题(33/120)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所指的文体是( )
A 书序
B 赠序
C 别序
D 自序
第三十四题(34/120)
《马说》的作者是( )
A 梁启超
B 韩愈
C 柳宗元
D 刘伯温
第三十五题(35/120)
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 )的才华。
A 惠施
B 曹植
C 嵇康
D 谢灵运
第三十六题(36/120)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号“醉翁”,晚号”( )”。
A 香山居士
B 清真居士
C 六如居士
D 六一居士
第三十七题(37/120)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所说的“杜康”代指( )
A 人名
B 美食
C酒
D茶
第三十八题(38/120)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中“北林”一词出自《诗经》,常用来表示( )
A 闲适
B 空旷
C 忧伤
D自由
第三十九题(39/120)
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春景的是( )
A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第四十题(40/120)
诗句"若待上林花似锦"中的“上林"是( )
A一个地名
B 一种植物
C 一个人名
D一种动物
第四十一题(41/120)
以下诗人中哪位不以写边塞诗见长( )
A 王昌龄
B 王之涣
C 王冕
D 岑参
第四十二题(42/120)
《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 )
A风
B 小雅
C 颂
D 大雅
第四十三题(43/120)
写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人是( )
A 王维
B 王籍
C 王驾
D常建
入若耶溪
【作者】王籍 【朝代】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第四十四题(44/120)
下列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C 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 沧山如海,残阳如血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四十五题(45/120)
"沙场秋点兵"的后一句是( )
A 梦回吹角连营
B 马作的卢飞快
C醉里挑灯看剑
D 弓如霹雳弦惊
第四十六题(46/12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杨柳"指的是( )
A 美好的春天
B 春天的柳树
C 送别的曲调
D 思念的家乡
第四十七题(47/120)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 )
A 诸葛亮
B 周瑜
C孙权
D 鲁肃
第四十八题(48/120)
王子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对( )的代称。
A仙人
B文人
C
D南王
第四十九题 (49/120)
“东风夜放花千树"这是辛弃疾的名篇中的一句,这首词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
A 七夕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第五十题(50/120)
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 )
A 古时候的人们学习是不遗余力的,往往年轻时就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B古时候的人们学习,往往年轻时不努力,到了老年才开始拼尽全力。
C 古人的学问从来不保留,他们传授给年轻人,到了老年正好都传授完。
D 古人使出全力来学习,不过年轻时积累很少,到了老年才刚开始有所收获。
第五十一题(51/120)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中“翠微”指的是( )
A 一座亭
B 一座山
C 一片林
D 一座园
第五十二题(52/120)
“孟夏"是指农历几月?( )
A四月
B 五月
C 六月
D 七月
孟夏是指农历的四月份,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出自《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农历的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孟”为最长,“季”为最幼。孟夏、仲夏、季夏分别对应农历的4、5、6月份。农历的四月也称: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等等。
第五十三题(53/120)
以下与“赤壁"相关的诗(词)中,对应作者不正确的是( )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少陵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
C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苏辙
D 踏碎铁鞋三百筛,不在危峰绝壁。―-辛弃疾
赤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少陵是杜甫。
第五十四题(54/120)
写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词人是( )
A 陆游
B 辛弃疾
C.岳飞
D 文天祥
第五十五题(55/120) E
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对比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第五十六题(56/120)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中的古寺是( )。
A 破山寺
B 大林寺
C竹林寺
D 少林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第五十七题(57/120)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未勒”的意思是( )
A 科举考试失败
B 没有赚到足够的钱
C 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D 没有后代
第五十八题(58/120)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的是( )
A 杜审言
B李峤
C 王昌龄
D 王勃
第五十九题(59/120)
关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自《已亥杂诗》
B 由龚自珍所写
C 落红指的是诗人心仪的女子
D 表达了报国之心
第六十题(60/120)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中的“亭”是( )
A 醉翁亭
B 陶然亭
C 快哉亭
D 丰乐亭
丰乐亭游春·其三
作者: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第六十一题(61/120)
成语“翻云覆雨”出自于杜甫诗作( )
A 《望岳》
B 《石壕吏》
C 《塞下曲》
D 《贫交行》
贫交行
作者: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第六十二题(62/120)
以下并非送别诗的是( )。
A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B 高适《别董大》
C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D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六十三题(63/120)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中“雪”指的是( )。
A 杏花
B 梅花
C 雪花
D 梨花
东栏梨花
作者: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第六十四题(/120)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出自词作( )
A 《沁园春·雪》
B 《忆秦娥·娄山关》
C 《沁园春·长沙》
D 《沁园春·武昌》
第六十五题(65/120)
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诗作《城东早春》,诗题中的“城"是( )
A 洛阳
B 长安
C钱塘
D 开封
城东早春
作者: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第六十六题(66/120)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为( )
A 演奏
B 唱响
C 越过
D 超越
第六十七题(67/120)
为便于整理和利用,需要对典籍分类,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渐渐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主流。《周易》一书属于( )部。
A 经
B 史
C 子
D 集
第六十八题(68/120)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 )。
望湖楼
B 岳阳楼
C 黄鹤楼
D 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六十九题(69/120)
《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构思角度是( )
A 托物言志
B 类比象征
C 以物喻人
D 即景生情
第七十题(70/120)
以下不属于“唐宋家”的是( )
A韩愈
B 贺知章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第七十一题(71/120)
与诗句“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七十二题(72/120)
桃李春风( ),江湖夜雨十年灯。
A 一杯酒
B 一盏酒
C 一樽酒
D 一壶酒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第七十三题(73/120)
塞下秋来风景异,( )雁去无留意。
A 洛阳
B 咸阳
C 衡阳
D 岳阳
渔家傲·秋思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第七十四题(74/120)
下面的( )出自杜牧之手。
A 《望天门山》
B 《清明》
C《题临安邸》
D《岁暮归南山》
第七十五题(75/120)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中写道的“榆关”指的是( )
A山海关
B 居庸关
C 玉门关
D 嘉峪关
第七十六题(76/120)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这首诗吟咏的对象是( )。
A 雪
B 瀑布
D 高山
C 暴雨
第七十七题(77/12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 )的作品。
A 岳飞
B 于谦
C 曹操
D 曹植
白马篇
作者:曹植
...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第七十八题(78/120)
以下不是南京的别名的是( ).
A 金陵
B 武林
C 建业
D 建康
武林是杭州的别称
第七十九题 (79/120)
下列诗作未涉及秋天景物的一项是( )。
A 兰溪棹歌(戴叔伦)
B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C 月夜忆舍弟(杜甫)
D 山行(杜牧)
兰溪棹歌
作者: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八十题(80/120)
《滕王阁诗》中“滕王高阁临江渚”的江指( )
A 赣江
B 长江
C 钱塘江
D 汉江
第八十一题(81/120)
下列关于黄鹂的诗句和作者,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晏殊杜甫
C “池上碧苔三四点,也低黄鹂一两声。“--杜甫
D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韦应物晏殊
第八十二题(82/120)
以下表时间的副词,用来表示时间不长或"一会儿”的是( )。
A 尝
B 昔
C 旋
D 方
第八十三题 (83/120)
“学无常师"中的“常师"意思是( )。
A 经常的老师
B 固定的老师
C常常拜师
D 经常做老师
第八十四题(84/120)
十二地支的正确顺序为:( )
A 子丑寅卯已辰午未申酉戌亥
B 子丑寅卯辰已未午申酉戍亥
C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戍亥
D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申戍亥
第八十五题 (85/120)
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以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指的是王昌龄
B 夜郎是人名
C 从诗句中可以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D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
第八十六题 ..... (86/120)
以下不属于史学家"三班"的是( )。
A 班超
B 班固
C班昭
D 班彪
第八十七题(87/120)
中国古代的地理名著《水经注》的作者是( )
A 徐霞客
B 沈括
C 郦道元
D 张衡
第八十八题(88/120)
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
A 《梦溪笔谈》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
第八十九题(/120)
古人所说的“三不朽”,语出《左转》,下面不属于“三不朽”的是( )。
A 立德
B 立行
C 立言
D 立功
第九十题(90/120)
下列不是端午习俗的是( )
A 包粽子
B 划龙舟
C 插茱萸
D 挂艾草
第九十一题(91/120)
下列有关古代计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多种方法表示一天的时间,其中以“十二地支"表示法最为常见。
B 每天从子时(23时至1时)开始,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C 每个计时单位叫“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循环一次二十四小时。
D 午时,即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每天太阳升起是寅时,即8点钟左右。
第九十二题(92/120)
下列不属于咏物诗的是( )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第九十三题(93/120)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 )。
A文章
B人物
C音乐
D 舞蹈
第九十四题(94/120)
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具”的意思是( )
A 工具
B 都
C 准备
D 具体
第九十五题(95/120)
下面为作者登乐游原后而作的诗句是( )。
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九十六题(96/120)
有“孤篇横绝全唐"之誉的一首初唐诗是( )。
A 《春江花月夜》
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登幽州台歌》
D 《滕王阁诗》
第九十七题(97/120)
《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在现今的( )省。
A 江西
B 湖北
C 湖南
D山西
第九十八题 (98/120)
下列不是古人对妻子称呼的一项是( ).
A糟糠
B 拙荆
C 外子
D 细君
外子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第九十九题(99/120)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是( )
A 西施
E 王昭君
D 杨玉环
C 武则天
第一零零题(100/120)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 )的独特魅力。
A书籍
B 绘画
C 音乐
D 美食
第一零一题(101/120)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几句诗是作者欣赏什么乐器时所产生的联想?( )。
A琵琶
B 箜
C 古琴
D 古筝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第一零二题(102/120)
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用来形容( )。
A 炎炎夏日
B 春去夏来
C 酷暑转凉
D 夏日流萤
第一零三题 (103/120)
词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词牌名是( )。
A 蝶恋花
B 西江月
C 沁园春
D 丑奴儿
第一零四题(104/120)被称为“亚圣”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曾子
第一零五题(105/120)
下列诗句描写的对象,与李白无关的选项是( )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C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第一零六题(106/12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语出自( )。
A 《易经》
B 《老子》
C 《庄子》
D 《列子》
第一零七题(107/120)
下面诗句所描写花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B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C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西湖梅-元-冯子振
D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宋-苏轼-红梅三首
第一零八题(108/120)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自唐代诗人( )的《客至》。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杜牧
第一零九题(109/120)
“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芒鞋"是指:( )
A 用谷物做的鞋子
B 有光芒的鞋子
C 用草做的鞋子
D 用竹子做的鞋子
第一一零题(110/120)
下列不属于词牌名的一项是( ).
A 江城子
B 苏幕遮
C 浣溪沙
D 塞下曲
第一一一题(111/120)
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句中的“故人”是( )。
A 杜甫
B.王维
C 白居易
D 孟浩然
第一一二题(112/120)
《乌衣巷》描写的景致位于哪座古城?( )
A 长安
B洛阳
C 金陵
D 姑苏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一一三题(113/120)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出自以下哪个词牌?( )
A 卜算子
B 声声慢
C采桑子
D 钗头凤
第一一四题(114/120)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范仲淹的谥号是()。
A 武穆
B 文正
C 文定
D 文达
第一一五题(115/120)
下列诗文中没有关于思念父母典故的一项是( )。
A 知不足赞扬明明,贵以展臣墓莪之思。(曹植《上卞太后谋表》)
B缅邈寄书黄犬后,凄凉陟贴白云前。(李纲《次退之蓝关韵》)
C 中园日涉非无趣,保此千钟慰北堂。(王安石微之林亭》)
D 关河愁欲遍,缟伫竟谁亲。(顾炎武《过李子德》之四)
第一一六题 (116/120)
以下不是古代中国别称的选项是( )。
A 九州
B 赤县
C 神州
D 荆国
第一一七题(117/120)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中的“镜湖"在现在( )
A绍兴
B 苏州
C 湖州
D 镇江
第一一八题(118/120)
以下古文与作者没有对应的是( )
A 《师说》韩愈
B《陋室铭》刘禹锡
C 《捕蛇者说》柳宗元
D 《前赤壁赋》曾巩
第一一九题(119/120)
刘禹锡诗句“花开时节动京城”咏的是( )。
A 荷花
B 牡丹
C 桃花
D 芍药
第一二零题(120/120)
“七绝圣手"指的是唐代诗人( )。
A 刘长卿
B 刘禹锡
C 王昌龄
D 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