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都小学省级德育课题《小学生体验式德育的实践研究》学年研究总结
新都小学 梁璐珉
“育人比教书重要,情感比认知重要,体验比说教重要”;传统的德育模式常常表现为说教式,即老师说、学生听。体验式德育,对学生而言,是亲身体验、经历、感受,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我教育;对教师而言,则更多的是策划与指导。体验式德育抓住体验、反思和分享三个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体验式”是多感官参与感知活动的方式,它较好地实现了“大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陶行知语)。这种教育远比说教式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大且久远。本学期,我校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一月一事”主题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合理确定主题
一月:让我们学会吃饭 (节约)
二月:让我们学会扫地(奉献)
三月: 让我们专心听讲(敬业)
四月:让我们不闯红灯(遵纪)
五月:让我们学会知错就改(诚实)
六月:让我们玩球去(健康)
九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爱国)
十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感恩)
十一月:让我们自觉排队(文明)
十二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友善)
二、规范操作程序
每月初,德育办确定本月主题宣传,再由各个年级制定适合本年级的具体活动计划。结合晨诵午读,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开展丰富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知行结合、实践体验;通过暮省反思活动,提升认识、内化习惯。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让我们学唱一首歌(爱国)
我校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中队会,倡议大家学唱国歌,抄写歌词还有拼国家版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让我们学会扫地(奉献)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我校开展了“让我们学会扫地”活动,培养劳动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情感,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学会了扫地!孩子们在学校、在家里都有了热爱劳动的表现,许多家长高兴地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了,知道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3.让我们不闯红灯(遵纪)
不闯红灯,并非一件小事,其背后是“规则”的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的世界,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小到游戏,大到外交,规则让我们成为有信用的人,文明的人。通过开展“不闯红灯活动”,我们还让学生们知道,除了交通,生活中间处处有规则,规则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和谐的保障。
4. 让我们学会知错就改(诚实)
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享用终生的财富,我们也应该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愉快而自然的去接受良好的诚信教育。于是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活动前布置学生收集身边诚实的人和事。收集、阅读有关名人坚守信用的故事和他们的名言,查找并摘录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及故事。通过讲诚信故事,背诵诚信名言等活动,让学生知道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和撒谎、不讲信用的危害,并努力做到说话做事诚实、不撒谎,知错能改。
当然,如果要在体验基础上实现道德智慧和道德能力的提升,那还需要有反思性调整。所谓反思性调整,就是在反思基础上的调整。没有理性反思的调整不能保证调整方向的正确,只有反思没有调整则反思没了任何意义。一种调整使学生在体验收获了大量生命感动之后,自觉进行的思想和行为调整,另一种就是在老师帮助之下进行的被动性调整。所以每个活动开展完了以后,一定要讲评和总结。
卢梭曾说过,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开展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帮助少年儿童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领悟做人的道理。让童心插上体验的翅膀,让学生的理想在体验中放飞;良好的道德在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在体验中锻造;实践的能力在体验中强化;创新的火花在体验中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