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日泰,男,小学二年级学生,身材适中,思维灵活,身体健康,身上经常会有划伤,摔伤的小伤口。
1、学校具体表现
自我约束力差,课堂纪律差,坐没坐像,站没站姿,各科老师都反映上课不能静下来听课。作业马虎潦草,不能自觉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从一而终地完成任务。办事毛手毛脚,经常损坏他人物品。课后喜欢与同学打闹,但不知轻重,常把班上的同学弄哭,和同学相处不佳。卫生习惯不佳,手、脸常是黑色的,书包、书桌凌乱。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常忘记带学习用品。表现欲强,爱告状。同学对他已有排斥现象。
2、家庭具体表现
作业不能自觉完成,叫他做作业时常发脾气,前段时间还有砸东西的现象。卫生习惯差,每天放学回家手、脸、衣物都是黑的。以前回家后常和邻居家小朋友玩,现在回家后以看电视为主。对于自己的东西不会收拾,不会保护,东西使用周期短,不是弄丢了,就是弄坏了。
二、原因分析
1、在他上一年级时,他父母均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管教不严,导致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长时间的骄纵,致使脾气助长。
2、上二年级时,妈妈从外面回家,对于扭转他的坏习惯已经感到有心无力,急于求成,过于严格地管教让他对学习更加厌恶。
3、家人的苛责、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轻视令他对学校生活更加失去信心与兴趣,干脆破罐子破摔,我行我素。
三、辅导目标
1、近期目标: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回归学校生活,找到学校生活的乐趣。
2、远期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四、辅导过程
1、与家长联系,交待家长,教育孩子时多鼓励,少批评。告诉他们,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有长期地坚持才会有成果。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批评,多鼓励他,多与他交流。善于发现他每一次的小进步,并对他的进步进行肯定与表扬。
2、找孩子谈话。第一次找他谈话时,他状态不佳,在老师面前有点紧张,总是保持一问一答的模式。后来我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没有以平等的身份与他谈话,办公室也会令他紧张。于是,当他一个人单独在操场角落玩卡片时,我提出与他一起玩,他玩得很开心,身心已经全面放松,我们边玩边与他谈话。在谈话中,他告诉了我一些他在家的表现,他对班上同学的看法,对老师部分做法的不满等。从谈话中,我能感受到,他非常渴望得到家人的关心,同学的平等对待,老师的肯定。我告诉他,家人和老师批评你是因为他们确实觉得你有些事做得不对,他们希望你能改正,他们有些话可能会重了点,但那也是因为他们太着急了。同学们不喜欢与你玩,是因为你常把他们弄哭,常弄坏他们的东西,如果你在与别人接触时,动作轻点,用别人的东西时动作轻点,他们一定会对你改观。
3、召开主题班会《夸夸我的同学》。班上同学对他有所排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学生,总会把事情搞砸,没有看到他的优点。在这次班会中,我先让同学小组说说小组成员的优点。重点请他所在的小组成员发言。当学生发言结束后,老师也加入这一活动,老师主动夸他的优点。整堂班会课他都笑得很开心。
4、为他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当他达到这个目标时给予肯定。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里也制定小目标,当他完成这些目标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我第一天给他的目标是,希望他能写五行干净的字。第二天,他的字不仅干净,而且很工整,我看了后,像其他同学一样给他奖了一朵小红花。从这天后,他的作业有很大改变。我给他定的目标不仅是学习上,还有生活上的目标。比如有一天,我让他一天洗十次手。我隔一段时间就去检查他的手,果然他的手每次都很干净。当然,他也有不能完成目标的时候,但我并没有过多指责,只是告诉他今天会过去,完成明天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慢慢的,他已经能每天都完成目标了。后来他自己要求每天完成二个小目标了。
5、自己制定小目标,自己决定目标数量。当他已经能每天完成任务时,我提出让他自己为自己制定目标。他感到非常新鲜,一开始,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总是过高,不能完成,我便放宽时限,给他两天,或是三天完成。因此,他的目标周期也不再是一天,数量也不再是一个,目标周期越来越长,数量也越来越长。比如说坚持三天都带红领巾,坚持三天做三十题口算。后来变为坚持一星期不带红领巾,坚持一星期每天做十题口算题。我还让他将一周完成的目标总结起来,在班上提出表扬。
五、咨询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每天不间断的努力,现在的他已经有很大改变。每天能完成家庭作业,不再像以前那么马虎潦草了。现在他对班上的综合评比活动产生了兴趣,每周得星数由以前的零变成二到三颗。上课走神的次数也少了,不再玩自己带来的玩具。为了让自己的小组得小红旗,坐姿也端正多了。同学们也不再排斥他,有什么好玩的游戏也会叫上他。现在的他,比以前自信多了,也更加喜欢学校生活。学习、作业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讨厌,上课还常能看到他举手发言的身影。
六、总结
走进学生的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从点点滴滴做起,坚持不懈,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再难缠的学生也会有所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