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与规模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游记
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圆明园是古代清朝的皇家园林,它在各任皇帝当政时都有扩建,最后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坏后,又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火烧,使这里变成一片废墟。
我和妈妈先在圆明园的一格荷花池旁观赏,无意中看到了很少见的黑天鹅,这把我高兴坏了,天鹅全身乌黑,嘴巴是红色的,很漂亮。大的黑天鹅旁边有三只小黑天鹅,我又好一阵忙活,拍照纪念。
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圆明园最有名的景点--西洋楼,我一看,那里真是惨不忍睹,上面有许多花纹的门被烧得面目全非,其他几栋楼也被烧得只剩下一些砖头。我接下来看到的几处遗址基本上都这样,被火烧只剩下一些大理石和已经看不出来原来是什么的一些刻有图案的碎片。有些石头摇摇欲坠,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副景象,八国联军先是大量地把价值连城的珠宝抢走,不能带走的就破坏,放火烧了圆明园,然后说说笑笑地离开……
而我最喜欢的一格建筑群是原来能喷泉的叫大水法,它的前面是个大池,因为年代的原因,池底都是植
圆明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迷宫,叫黄花阵。我刚开始兴奋得钻进去,结果,很快,我和妈妈都迷路了,没办法,我只好慢慢爬上迷宫的矮墙,给妈妈指路,妈妈终于都了迷宫的终点,一个白色的亭子。在妈妈的指引下我也走出迷宫了。
圆明园让我明白了一些历史,意犹未尽,我下次有机会还要来。
牛通社小记者 冯竞成 杭州市青蓝小学四(2)篇三:走近圆明园 优秀作文精选与点评
走近圆明园
多少次,我在脑中勾画你的模样,却不能亲眼目睹你的身影。时至今日,我的夙愿终于实现。追溯历史的足迹,来到你的身边—历经烈火焚烧的圆明园。
这就是你吗?圆明园?映入眼帘的为何只有满目衰草碧连天,地上零乱地堆积着破碎的石块。远处,几根断裂的石柱寂寞地憔悴地默默地伫立在角落里,好象风烛残年的老人,佝偻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在凝神思索;又似仰望天空的巨人,轻轻呻吟。你的华美,为何只剩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你的精致,为何只剩那流畅不羁的欧式曲线;你的贵族,为何只剩那断碎的罗马石柱,独在苍天下笔直于一派伟岸和傲然?哪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蒙蒙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了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我仰起头,分明有一行热热的液体顺着脸庞滑下,我伸出舌头舔了舔,是苦,是涩,是说不出的疼痛。
记忆中的你,是那样金碧辉煌,气势恢弘。华美—紫壁白垣,堪比商鹿台;直栏横杆,胜于秦阿房;清池碧柳,可及汉汤泉;彩霓青袖,更甚魏铜雀。精致—雕栏画栋,细腻温婉;亭台轩榭,婀娜多姿;明珠碧玉,精缕细刻;浮雕石塑,栩栩如生。贵族—春风笑语,朝歌夜弦;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泊湖之舫,多于四海之战舰;歌舞之伎,多于戍京之甲士;玉玛铺地,多于道途之瓦砾;锦绫拭窗,多于市人之素衣。
100多年前,列强的铁蹄踏上了你本富饶美丽的土地,一把无情的大火,烧尽了你华丽的外衣,一直认为,你是哭泣的,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垣断壁穿越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大水遗址前,你却了我的概念。走近你,我才发现虽然你失去了雕梁画栋,奇珍异宝,但你却惊醒了国人,振兴了中华。大火烧去了清王朝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愚昧,这累累伤痕不代表失败,它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与不屈精神的象征。大火烧不尽我们的尊严,一个崭新的奋发向上的民族正在成长。我仿佛看见一条金龙从东方大地上腾空而起,发出万丈光芒!
走进圆明园,需要的不是毫无意义的泪水与不值毫厘的同情,而是昂扬奋发的斗志。走进圆明园,我期待着你浴火后的涅磐!
一年一班 邱玉
教师点评:作者穿越时空,走进了历史的隧道,圆明园的兴衰,古今的变迁,字里行间弥漫着对历史拷问,仿佛一位思想者沉思着时间的变迁,追问着沧桑的巨变。在语言上,整散句的组合,尤其是骈句的运用都强化了语言的张力,给人深刻的印象。篇四:去圆明园游览作文
去圆明园游览作文
周末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圆明园游玩。吃完午饭后,我们一家人就搭车怀着愉快心情出发了。
我们来到圆明园的正门口,刚好在荷花花展。当我们进去大门,就看到一朵朵灰白色的莲花,一片碧绿的荷叶。我们看着路上提示,一路走向花展,哪里有不同种类的莲花,我认识就有两种分别睡莲和并蒂莲。令我惊讶的一种荷叶叫王莲,它的荷叶比一般太得多也圆,就像是一顶坚固的座垫,这种荷叶你坐在上面都行。我一看望去,看着莲花和荷叶互相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莲花秀丽风景图。此时,我对这美丽的风景图渐渐陶醉了。 然后,我们前往去看西阳楼遗址。据说它是由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我们慢慢一路游览了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据说这些地方都是皇家常来的地方。之后我们就前往去看海晏堂。一到海晏堂堂楼前,就看到喷水水池。据说这水池曾经有十二生肖铜像,没经过每一一个时辰(2小时),就表示这一时辰的铜像口中往外喷水,直到中午时,就会看到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游览完海晏堂,就走到不远处大水法。据说大水法就是皇上在这里观看大水法喷水的美景,大水法对面便是观水法。大水法在偏西北侧便是远瀛观。远瀛观的高大石柱全是优质汉白玉。随着我们去游览了黄花阵,这里称为迷宫。流传有一个关于迷宫的故事:在这迷宫有一座亭子,据说每年中秋节的晚上,皇上就在这里举办灯火晚会,观看宫女们手里拿着用黄绸扎制的荷花灯,在迷宫中走,看哪位宫女先到亭子,就获得赏赐。所以此阵也叫黄花阵。
众所周知,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在1860年被外来英法联军抢夺和烧毁,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再一次入侵圆明园掠夺,经过两次浩劫使圆明园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这一片废墟,也被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虽然圆明园已经被八国联军破坏了,作为中国人对他们都是充满憎恨。告诉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昌盛,才不被欺负,才有立足之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篇五:圆明园游记
圆明园游记
当春天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来到了圆明园。
时值圆明园踏青节,初入园内,满目的姹紫嫣红迎面扑来,一种欢快的气氛飘散在空中。回想起门口“圆明园遗址公园”几个字,倒觉得游玩的味道浓了些,冲淡了历史的沧桑感。只像是将皇家的园林开放给了平民,倒不如去了“遗址”二字,仅留个“公园”,这样更让人觉得是新时代给人们的恩惠,不是什么前人留下的“废弃物”了。
然而作为一个公园,圆明园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震撼的。入园不久,便是一潭碧色的湖水,从翠绿的水草边延伸开去,直到溶入另一片迷人的绿色。层层叠叠的绿色交错着,仿佛一场春天的盛宴。而这仅仅是圆明园的开端,在之后的游园中,我几乎没有一刻不看见湖泊。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一湾静静的水流,或托起丝丝绿藻,或抚过光滑的鱼儿。
也许是上天的嫉妒,历史最终碾碎了圆明园的奢华。最后迎接我的到来的,只有无尽的绿色与静谧。一路上,那安静的绿色冲淡了脑海中一切利益得失。我只在西洋楼遗址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残垣断壁。而它们也仅仅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又似乎只是安静地沉睡。它们在被毁灭前,是无比奢华艳丽的,而现在,却有着一种儒雅的气质。如果说当年的圆明园是妖娆的,现在的它就是深沉的。命运的打击给予了它思考,让它更加接近了它的名字,那是属于佛教的淡然,是万事皆空的大智慧。我想圆明园要告诉我们的,本不是它曾经的奢华,而是奢华散尽后的淡雅。
想到这里,我不再对圆明园的过去愤懑了。 的确,那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可这是历史所必然,我们不能忘却它,却也不应久久地纠缠于它。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纠缠于过去的民族却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历史文化,争取文物的回归,普及传统文化,却不应为了一个民族曾经的脆弱去侮辱另一个民族,在面对过去时,有时我们也应铭记圆明园告诉我们的淡然。
我深信,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存在于对物质文明的保存,更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