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
智库理论
短视频的监管问题研究
刘若愚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近年来,短视频越来越流行,成为人人都在看,都在分享的新鲜事物。但是目前出现一些为了提高点击量,吸引人眼球而发布的违法违规短视频,如涉及低俗、危害社会安全的视频,不少群众由于缺少法律意识纷纷效仿转发,从而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加强。短视频的不可控性越来越突出,因此短视频监管将迎来新的挑战。本文将从短视频监管现状等方面分析短视频监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关键词:短视频;监管;侵权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4-0167-002
一、短视频的现状和特点
如今,短视频深受人们欢迎及追捧,成为一个社会现象。然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大热,很多不当甚至违法的短视频进行大肆传播,引发人们纷纷效仿,并且缺乏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约束监管。
(一)近年短视频相关数据分析根据Trust data 大数据,2018年短视频用户年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35岁人群占比增长趋势最显著;短视频用户群体比较追求生活品质,年轻富有活力、喜欢化妆打扮、爱好运动健身、青睐海淘购物、喜爱旅游休闲;短视频标准健康化发展,内容逐渐多元丰富,行业标签渐渐地发生变化。
(二)短视频的特点分析
短视频是指不超过20分钟,通过短视频平台拍摄、上传、分享、互动的视频。短视频的优点在于,其长度较短,传播速度快;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制作视频流程简单,门槛更低。
短视频和长视频有以下不同点:1、发布来源不同。长视频一般是由较为正式的单位发布;短视频的来源更为繁杂。2、短视频成本小、工具简便、内容丰富。3、短视频的受众广、传播快。4、长视频的内容丰满,富有感情。
对于监管方面,长视频监管方法相较于短视频比较严格。每一个视频在放到平台前都要接受审查,只有过审的视频才可以上传。且上传视频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还需要签订合同才可以上传。
二、加强短视频监管的原因
从2013年移动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短视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在这个节奏快的社会,它完全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因其参与门槛低、趣味性强,深受各个年龄段及
不同地区人们的喜爱。
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问题被曝光,引起了人们对风头正盛的短视频背后问题的重视。这些问题也正是加强短视频监管的原因。从不同角度出发,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涉及的关系以及呈现出的形式也很复杂多样,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刺激类视频引发安全隐患短视频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是短纪录片、情景短剧、技能分享等反映现实生活和记录真善美的视频,往往能带给用户愉悦感、满足感。但有些用户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点赞,存在借助平台“爆红”的心理,这类短视频以投合低级公众口味为目的,通过搞笑等恶搞猎奇的视听画面刺激粉丝。其中不乏有很多威胁人身安全的问题,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发生,歪曲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其健康成长,危及人身安全。
(二)违反公序良俗,触犯法律短视频的出现
随着竞争力的增强,很多平台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放松对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致使一些违背伦理道德、公序良俗,甚至触犯法律的视频登上了平台热搜,受到追捧,并被推荐给更多用户观看。前段时间网上有的平台甚至被曝光存在大量制假视频,部分主播甚至会将自己的社交联系方式在直播中提出高价售卖以及公开售卖自制产品。这种“三无产品”成了主播赚取不正当利益的灰色产业链。这些视频的传播使还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青少年以及不懂法律的人们盲目转发效仿跟风,影响社会秩序,违反公序良俗,触犯法律。
(三)内容同质化引发侵权问题平台用户通过制作自己的短视频来进行情感的表达、思想的传递,但随着大量创新
性视频的出现也带来了众多“雷同”视频。这种视频一方面会给原创作者的制作激情给予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侵权法律方面的问题,侵犯了原创者的著作权,复制权等知识产权,最典型的就是转发视频,一些用户在未征得作者的同意,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转发他人的受到欢迎的视频来提升自己的人气,其实已经构成了侵权,虽然会有粉丝发现并在评论下方指责出来,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作用微乎其微。这种问题现在也在频繁出现,严重威胁了法律的高效运行和实施。
虽然个别平台进行了整顿和清理,但是以上问题至今仍旧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威胁了用户的安全,还败坏社会风气,更严重的是会触犯法律,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残害祖国的未来栋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应对短视频持有正确的认识。
三、短视频监管现状问题
如果要对短视频现状进行改良,首先要对短视频监管措施进行完善,因此在实际的实践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是必须采取的方法。短视频最开始是在国外盛行,因此对国外短视频监管方法的借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我国短视频监管现状
2018年4月,我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均约谈了某两家短视频软件平台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其平台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要求相关公司全面清理低俗恶搞的视频产品。“算法推荐”是指根据用户曾经的浏览记录以及关注的短视频发布者,点赞评论的内容来推荐、播放用户观看的视频。这一功能很容易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且容易把相似的低俗、暴力甚至违法的视频一起播放给用户,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应该不断强化人工运
智库时代
·168·
智库理论
营、加强人力投入、扩大审核队伍的规模。算法推荐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原则,以追求个性化、迎合用户兴趣为目标,只有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作品,才能进行算法推荐,从而达到传布传播更多正能量作品的目的,使社会风气更加端正。其次,约谈后,短视频平台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立风险提示系统,对有潜在危险、高难度动作、造成严重后果的视频内容,进行标注提示,防止心智不成熟、没有辨别能力或者追寻刺激的用户模仿盲从。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视频应采取立即清除视频或者对相关发布者进行封号等措施。
2018年7月,国家会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对网络短视频行业进行了 大规模、强有力的集中整治,依法处置了多家网络短视频平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短视频的监管已开始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短视频的传播速度很快,无法及时有效地制止所有的短视频违法行为,因此,要从根本上,即短视频平台的监管上完善相应措施。
(二)国外短视频监管采取的措施对于违法短视频的监管,有些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惩治措施。他们重视举报系统,短视频被举报是违法有害后,有的国家规定了网络短视频平台必须在七天内删除用户举报的非法内容,24小时之内删除或屏蔽违法言论,否则网络短视频平台将会面临高额罚款。对短视频平台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让短视频平台承担严重的惩罚后果,可以让短视频监管平台存在一定的压力,从而加强对违法短视频的监管,减少违法短视频的传播,净化了网络环境。
四、完善短视频的监管问题
加强短视频内容的监管是刻不容缓、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短视频的监管关系到短视频市场未来的发展和短视频用户的网络环境的净化。完善短视频的监管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内容监管,完善审核机制对于加强短视频内容的监管,首先,可以编制相对完善的代码,将需要着重监管的关键字囊括其中,进行全盘的扫描。这一过程由计算机进行,方能过滤掉绝大多数劣质的视频。然后,再将过滤出的,内容含有关键字或关键思想的短视频,进行人工审核,由专业人员进行逐一审核,此时,由于上一步计算机已经对即将上架的大量短视频进行了总括的排查,留给人员去做的工作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也使第二步工作具有可行性。
当然,由于对内容的监管涉及人本身的思想,计算机虽然能够通过关键字进行查找和排除,却终究不能将人类的思想拿去“审核”。因此,在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管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一个小组,也可以是监管机构下的一个部门,专门专项负责短视频内容的审核工作,定期定量对短视频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多种抽样方式,多方位的对短视频进行监管。当然,这种组织的经费,应该由拨付。没有经济上的支持,何来彻底的、洗心革面的治理?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举报机制健全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网络短视频的相关法律法规很有必要,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对于短视频监管的做法。2018年3月底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其中从制作、播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短视频平台会朝着合法、良好、有秩序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让网络短视频市场发展得更健康。
另外,由于短视频数量大,传播快,应该接入群众举报机制,由广大人民群众匿名或实名举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击短视频平台违法行为。毕竟,这些违法行为,对于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和一些专业人士、原创者来说,可谓是深恶痛绝,他们一定会积极响应的号召,尽自己的全力,同平台违法行为作斗争。
(三)增强版权保护,宣传法律意识加强对于版权的保护,对于优化短视频质量、增强短视频监管力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唯有加强版权保护,尊重原创,尊重最初创造者的作品,才能有效抑制以后其他人等蓄意模仿,有效遏制良莠不齐的作品出现,使短视频平台回归清爽干净的界面,积极崇高的内容,反映科技、文化、教育、时尚、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户真正从中受益。对于每一个即将发布的短视频,各个平台应当完善严格的审核机制。无论是从电脑还是人工,都应该有着程序性和实质性的审核。
当然,有关部门也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对公民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如召开讲座,
加大宣传,张贴宣传海报或者在电视上播出有关短视频监管方面的节目等等。除了以上的措施,更重要的,但也是最不好办的,是加强每一位公民对自身的管理。每一位公民,都应当加强个人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提升自身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发布、观看短视频的时候,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该发布的不发,不该看的不看,唯有这样,短视频平台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才能真正变成一潭清水。毕竟,监管的最终目的,是让公民自律。
【作者简介】刘若愚(1998-)女,本科,研究方向为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8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81037847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崔梦云.涉农短视频社交软件传播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2]平台火热背后存多种隐患[N].法制时报,2018-5-4(006).
[3]李吉映.我国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J].法制博览,2017(14):129.
[4]李雅茜.浅论网络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法律监管——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22):52-53.
【相关链接】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1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
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视频行业逐渐崛起一批优质UGC 内容制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头条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募集一批优秀的内容制作团队入驻。到了2017年,短视频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内容制作者也偏向PGC 化专业运作 。
2017年7月,国家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规定,将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规范管理。2018年11月7日,国家版权局通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15家短视频平台下架侵权盗版作品57万部。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100条和《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