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沁园春·雪》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3)古诗文、俗语中有不少与母亲有关的诗句,请列举其中一句。
(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故克之。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
④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3.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8)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
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文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割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回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 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 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凭啥判断下一个季节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进步。(选自2001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小题1】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小题2】根据第③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1.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题。(16分)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史记》)
【注释】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
(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小题4】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
(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2.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反以明经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1】由朱自清《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会想到本诗中的哪句诗?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分)
【小题2】整首诗描写早春景色,为何末尾句又写到“烟柳满皇都”的景色?(2分)
2.诗歌赏析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小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分)
【小题2】有人认为诗歌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分)
3.观祈雨 李约(唐代)(4分)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①前。
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③管弦。
注:①水庙:指龙王庙。②朱门:红漆大门,指富豪人家。③咽:凝塞。指乐器受潮音阻。
【小题1】请你说说诗歌前两句具体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小题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
1.作文。(60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作一题。
【小题1】千百年来,我国传统节日源源不断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春节寄予着人们对新春开始的欢欣,清明抒发了生者对逝者的挂念,端午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哀悼,中秋蕴涵着亲人相聚团圆的真情……每一次庆祝传统节日,我们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这种文化。
请以“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为话题,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感受;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小题2】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个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