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核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论文题目: 如何引导中学生心理发展
姓 名:____张 彪_______
身份证号: 342121196710010436_
学 号:____2012606_____
培训中心:安徽中华职业教育社_
考试日期:_2012年4月15日__
完成时间:_2012年4月20日 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姓名:张彪
考试时间:2012年4月15日
摘要: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学生学习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校、父母等方面的压力下产生了各种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的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障碍
初中是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学生开始注意自己在他人严重的地位,许多新观念开始形成,从众心理很明显,加之长期疲劳学习。有的学生出现紧张、孤独等心理,有的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情绪。有的学生由于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加之学生自身矛盾激化及情绪体验出现失衡而产生了品德障碍。这些学生往往对家长、教师持敌对态度,经常打架、在课堂上与老师对立,在课后常借助武力、欺弱霸道、无事生端、常常左右班集体的群体气氛。
另一类学生害怕学习、害怕老师、害怕同学,缺少自信。当上课一受到老师的提问唯恐自己答错会受到教师的责备或同学的讥笑。受惊恐症心理的压力,学生不能正常思维,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好友一些学生因未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怕受到批评就以装病、逃学、旷课等方法来解脱自己,一旦尝到可以不受学校约束压力的甜头后,便会逐渐向撒谎、游荡、偷窃等不良行为方向迈进,久而久之便出现了人格缺陷。
以上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对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较大的影响。如何排除以上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呢?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意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谈话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教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收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重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都存在着发展的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程度学生成长的条件。始终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意识品质,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学生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之一。德国教育学家帝斯多克说:“教育的艺术不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对于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要因人而异,采取谈话、交流鼓励等方法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是学生身心达到健康发展。
三、真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作为老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梅林斯基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常绝不能讲究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信任。这样学生才能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的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
四、“绕着弯”教育
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的性格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经常使用带有惩罚性质的话语,会使学生养成自卑胆小的性格,甚至产生对抗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自尊心、羞辱感这就大错特错。须知那引起轻视、侮辱孩子的话语是十分不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家长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以诱导、亲切、善意的方式对待犯错的孩子,使孩子的性格、人格正常发展。老师和家长对出现问题的孩子要尽量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再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绕着弯“教育”较之“直爽”的训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所教的班有个姓孙的学生令家长伤透了心,每天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接送,他调皮,纪律松散,逃学,撒谎算是屡教不改者,但我发现他对同学热情、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我通过谈话的方式夸奖其有点,并善于指出不足,让其克服,随后跟踪施教,一有进步就给予表扬,一个学期后我任命他为体育委员,批评班上某些纪律差的学生。目前,他已经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这是“绕着弯”教育的结果,机不可失,我对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同学进行耐心开导,使他们消除了心理障碍,同时也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激励他们有更大的进步,若当初盯着他们的缺点不放,忽略他们的潜能,就容易使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有可能使他们走上邪路。因此,老师,家长都要用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五、“心健”诀窍有良言
初中学生,更多受社会环境影响,试探和游戏成分居多,受外界影响较大,加上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往往缺乏理智易冲动。我班有一女生,自幼父母离异,母亲经常在女儿面前表露出对男人的厌恶和憎恨,女生进入青春期,正好又了解到同性恋的一些信息,就一知半解的扣上“同性恋”的帽子,我掌握了她的思想动态后,对症下药,启发她认识到自己对人看法的片面,偏激,使她消除了心灵上的阴影。像此类特殊家庭的学生,教师尤其要关爱,切忌粗暴训斥,要和风细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和责难。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的用良言抚慰、温暖、激励,当学生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予提醒;当学生自卑时,不要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当学生苦恼时,不妨给朋友似的谈心,这样学生消除这样的心理之后,又渐渐的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的扯起。
学生时代,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兴趣课和集体活动课。我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各项活动如:听音乐、搞集邮、郊游,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改进心理素质。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校是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港湾,他们的福地。他们的乐园,他们可以如痴如醉地遨游,探索、创新。
总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者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守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徐学俊,伍姿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07,(3).
(3)张靓晶,廖凤林.中学生自我差异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