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2:28
文档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摘要: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施工质量检测的经验,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一些相应的问题进行论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关键词:厚度检测;检测技术;问题中图分类号:p426.5+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14-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多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利用钢筋保护层测厚仪直接取得。通常在取得具体数据的这一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致使数据偏差过大,造成误判,引起施工单位的异议;或者因对现
推荐度:
导读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摘要: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施工质量检测的经验,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一些相应的问题进行论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关键词:厚度检测;检测技术;问题中图分类号:p426.5+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14-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多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利用钢筋保护层测厚仪直接取得。通常在取得具体数据的这一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致使数据偏差过大,造成误判,引起施工单位的异议;或者因对现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

摘要: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施工质量检测的经验,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一些相应的问题进行论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厚度检测;检测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p426.5+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14-2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多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 现场利用钢筋保护层测厚仪直接取得。通常在取得具体数据的这一过程中, 往往因操作不当, 致使数据偏差过大, 造成误判, 引起施工单位的异议; 或者因对现行规范标准掌握不够, 所取得的检测数据代表性不强, 不能真实反映结构实体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1.检验范围及部位

规范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四周应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以确保钢筋不被锈蚀,同时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握裹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如果发生较大偏差,则构件的截面有效高度h0亦会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建筑物本身安全度的永久隐患,因而控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并对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是必要的。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范围,主要是钢筋位置可能影响结构构件承载力和耐久性的构件和部位,一般来讲为梁、板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特别是悬臂构件上部受力钢筋,由于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在确定时有可能存在分歧意见,因而对检验部位的确定应由各方共同确定。实际工作中,设计单位对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理解较深,故建议在确定检验部位时应有设计单位参加,这样的话效果会更佳。

“有代表性的部位”是指该处钢筋保护层厚度可能对构件承载力或耐久性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如梁跨中下部受力钢筋、梁支座处上部受力钢筋、悬臂构件靠近支座处的上部受力钢筋、板短向跨中下部受力钢筋和靠近支座处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等。实际操作中,应对照结构设计图纸认真选定。对梁柱节点等钢筋密集的部位,规范解释条中提出当检验存在困难,在抽取钢筋进行检测时可避开这些部位。

2.抽样比例和部位确定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样比例,是检测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梁、板类构件各抽取构件数量的 2%且不少于 5 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类构件时,悬挑类构件应占抽检构件的 50%。

对于既有工程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检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关于样本容量的相关规定。

3.检测部位的确定

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很多情况下,这些单位并不指定具体检测部位,只是指定哪些构件需要检测,检测单位就不太好进行工作。因此,检测人员就需要有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选取对结构安全影响比较大的部位进行检测。以常见的框架结构工程为例,检测梁、板等构件。单向板的检测区域要选择板底面纵 1/4 跨度至板中心的区域,且检测的是纵向受力钢筋;对于双向板应分别检验两个方向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此时位于上面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考虑底面钢筋的直径影响;梁的检测区域要选择梁底跨中区域或 1/4 跨处,且检测所有主筋;悬挑构件要检测上表面靠近支承边缘的上排受力钢筋。

4.现场检测技术

现场检测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精度。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检测前的准备

设备的计量和检查:把计量检定周期内的设备在标准块上进行检查,确定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检查:大部分钢筋仪使用的是 6 节 5 号碱性电池,新电池电压约 9.0v,当电池电压低于 6.0v时,应及时更换;构件表面的处理:构件表面应清洁、平整、无污物,无抹灰层或装饰层;资料的收集:设计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钢筋间距及分布、预埋件的位置等。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预埋件位置等,检测时,避开钢筋接头和绑

丝,钢筋间距应满足钢筋检测仪的检测要求。

(2)检测技术

确定被测受力钢筋的布置状况,然后垂直于受力钢筋的走向布置一条测线,探头沿着测线移动,出现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重合时,钢筋检测仪会作提示,并显示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但因为检测员的惯性和探头移动速度,使探头没有立刻停下,此时必须在该处来回缓慢移动探头,直到钢筋检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信号值最大时,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重合,确定相邻钢筋的位置并在构件上标记。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进行位置确定;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对不少于 6 根纵向受力钢筋进行位置确定。

当有平行于测线的钢筋时,为了避开钢筋影响,提高测试精度,要先用钢筋检测仪扫描出这些钢筋的位置,然后在相邻的两根钢筋间布置测线。

钢筋位置确定后,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①首先应设定钢筋检测仪的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大多数钢筋检测仪要求钢筋公称直径确定方能准确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照上述检测技术,读取第1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1次,读取第2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②当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 1mm 时,该组检测数据应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应重新进行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钢筋检测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验证。

当实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检测仪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垫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检测仪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个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0.1mm,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 6 处时应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用修正量的方法修正相同钢筋直径、同类型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

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②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3)提高检测准确性必须注意

①预设钢筋直径。预设值接近混凝土内钢筋真实值时,测试误差小,测试准确性高;②选择合适的档位。保护层厚度在 60mm 以内时,用浅层测试档;超过 60mm 时用深层测试档;③探头复位。测试过程中,探头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剩磁存在,影响测试。此时要将探头远离金属物体进行复位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很多的生产厂家在演示或销售钢筋仪时并不主动说明复位操作的重要性,但是这步操作却是非常重要的。电磁原理决定了任何钢筋仪都存在这类问题,检测者要引起注意;④快慢结合。离钢筋较远时,探头移动速度可以快一点;当接近钢筋正上方时,要缓慢移动,并在钢筋正上方附近来回移动,以准确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⑤避开无关钢筋干扰。测纵向钢筋时,要先扫描横向钢筋,在相邻的两根横向钢筋之间布置测线。扫描梁类构件时还要避开斜向钢筋等干扰;⑥当保护层很小(小于 5mm)时,最好加一些垫块(非铁磁性材料) 进行检测;检测后把垫块厚度减去即可。

5.检测结果的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 +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规定:①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②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 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③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对于非验收性检测,如工程质量的一般检测和既有工程的鉴定检测等,合格性评定可以参考《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表 3.3.14 规定。表中对一次抽样及二次抽样中合格点数和不合格点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由于表中内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需要使用时只要进行查表即可。

6.结语

总之,只有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和质量监督部门都来关注钢筋保护层这一检测工作,正确对待这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妥善地加以解决,使之不流于形式并规范地开展下去,才能不断地提高工程检测水平,规范施工单位在这一方面的行为,切切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这对于保证结构实体的混凝土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04

文档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

从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工作分析摘要: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施工质量检测的经验,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中的一些相应的问题进行论述,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关键词:厚度检测;检测技术;问题中图分类号:p426.5+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14-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测定多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利用钢筋保护层测厚仪直接取得。通常在取得具体数据的这一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致使数据偏差过大,造成误判,引起施工单位的异议;或者因对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