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23:52:20
文档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辽阔的燕赵大地,从古至今_____(显现、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shǎnyào)的繁星,熠熠生辉。[乙]河北的地貌丰富多样,山脉如镰,河流如扇,海洋如盘,(kānchēng)我国地貌类型的“博物馆”。[丙]从三星堆的“祭祀坑”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________(震惊、惊动)了天下。[丁]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
推荐度:
导读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辽阔的燕赵大地,从古至今_____(显现、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shǎnyào)的繁星,熠熠生辉。[乙]河北的地貌丰富多样,山脉如镰,河流如扇,海洋如盘,(kānchēng)我国地貌类型的“博物馆”。[丙]从三星堆的“祭祀坑”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________(震惊、惊动)了天下。[丁]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辽阔的燕赵大地,从古至今_____(显现、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shǎn yào)的繁星,熠熠生辉。

[乙]河北的地貌丰富多样,山脉如镰,河流如扇,海洋如盘,(kān chēng)我国地貌类型的“博物馆”。

[丙]从三星堆的“祭祀坑”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________(震惊、惊动)了天下。

[丁]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1)根据上面[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shǎn yào)      

(kān chēng)      

(2)给上面[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发掘      

②着陆      

(3)从[甲][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两段文字的空缺处。

2.(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3)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仁德就在其中了。

(5)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

3.(3分)下面是河北省园博园中的四块广告牌,请从中选出一则你喜欢的公益广告语,并说明理由。

我选    中的广告词,理由是:   。

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白洋淀的绿水青草之中,建有一条气势不凡的栈道。栈道向水面蜿蜒延伸,水面有台翼然临空。台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有一副对联:春水初生群类乐,风弦一曲万方听。

(1)假如你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来到风光旖旎的白洋淀。请你结合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相关句子,向同学们介绍匾额中“集翔”的意思。

(2)请对“春水初生群类乐,风弦一曲万方听”这副对联进行简要赏析。

第二部分(5-22题50分)

5.(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造语奇警,不落窠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6.(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⑪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⑫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⑬,更不复顾惜。居⑭身之道,亦犹是耳。傥⑮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

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⑩蹑:穿(鞋)。⑪历:经过。⑫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⑬沾濡:浸湿。⑭居:守持。⑮傥:倘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日惟啖荠      

②余谒公私第      

③更不复顾惜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长,登泰山绝顶。

②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3)[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

(4)[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拦路虎

①初学古文,势必会遇到一些文字障碍,这就好像是遇到了拦路虎。有的人见了被吓倒而退缩;有的人见了就千方百计努力擒住它、降伏它,扫清障碍向前

②那些完全陌生的难解语词,现代汉语中已见不到或很少见到,这倒是不难对付的,都是解决的办法。

③有些看来很熟悉似乎并不难解的语词,现代汉语中也是常见的,往往正是“拦路虎”。这种难以觉察的潜伏的“拦路虎”,而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差甚大。学古文,接触古汉语

④例如《世说新语•政事门》记载东晋陶侃搜集竹头木屑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说:“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厅堂),这句里没有不识的字,各个语词都是常见的熟悉的。其实这里也有“拦路虎”。

⑤例如“积雪”和“除”,并不就是堆积的雪和扫除的意思。这里的“积雪”指接连下雪,“除”指台阶。这个“除”同古话常说的“黎明即起,误以为堆积的雪放晴,就不透了误把语句读成“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就歪曲了原意,常说“笔不停缀,文不加点”。不少人以为“文不加点”就是文章一气呵成不加标点。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⑥古人著文本来不用标点符号、无所谓加不加标点,不过,才气高、文思敏捷的人写出东西来句读倒是分明不乱的,意思就是把多余烦琐的语句涂抹掉。看,这小小的一个“点”竟是只潜伏的“拦路虎”!杭州有一个名胜叫虎跑泉,于是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就涌出来了。虎跑泉由此得名。这个“跑”就是刨挖的意思。不少游客不假思索地以为完跑的“跑”是奔跑的意思,有只潜伏的“拦路虎”倒是跑出来了,它没有被擒住、被降伏,以为很安全,没有关系。

⑦可见,潜伏的“拦路虎”比一望而知的“拦路虎”更加值得注意,为害很大,不细心,满不在乎,于是常出岔子。这种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拦路虎”

(1)选文以“拦路虎”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写到的几种“拦路虎”,所指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B.选文所举的例子丰富、典型,有说服力。

C.选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D.选文观点明确,对我们学习古文具有指导意义。

(3)在古文学习中,我们常会遇到潜伏的“拦路虎”。请再举出一个例子。

8.(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伟大的学者段玉裁

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半年之内,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

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

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缚——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就又外出教学。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一天米饭。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他三十五岁时,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终于成了划时代的学者。

④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例如他从二十九岁时就自认戴震为老师,直至晚年,但只要与人言及戴震之事,则必肃然而立,段玉裁便把早年戴震写给他的十四封信装裱成册,并经常取出来郑重诵读。这些,也许近乎“迂腐”吧?我以为,段玉裁对老师表示崇敬的方式,但这种由于自己造诣日高,因而更加感到老师启迪诱导之功的可贵,这总比那种为了一己私欲而佯作虔敬,实则借师之名招摇撞骗,甚至借贬老师以显己高者强上万倍。

⑤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例如他曾跟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争论古代学制问题,往返书信很多,同辈实所窃议”。段玉裁不同意这种看法,说顾千里“虽昔年师资于愚(我),一旦学邃(深)于愚(古代学生敬师之礼)而事之,愿执经为弟子”。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故学可以深邃诣极(达到顶点)矣。苟无志于学,是尚未能浅,又安能邃!”这又是何等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他七十八岁时又收了一个学生,却还热情地供给学生们伙食。陈奂也不负所望,终于成为著名学者,至今还是研究《诗经》的必读书。段玉裁奖掖后进、惟恐后来不居上的思想境界于此可见一斑。这又是可以让某些以学生为工具、抑此扬彼、欺行霸市的为师者愧赧无地的。

⑥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即如他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中的每字每句必详加考证,无不全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发前人所未发。在“《说文》学”方面,他早已超越了戴震。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段玉裁和王念孙被后世视为乾嘉之学的两大支柱,合起来叫作“段王之学”,绝不是偶然的。

⑦段玉裁晚年定居苏州。其寓所“枝园”久已荡然无存,据说在今苏州农业学校附近,我并没去实地考察,或者还不及现在的纪念馆。那么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纪念馆后门外还有几亩空地,我去时地里的菜蔬长势正好。周对我说,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这真是个有眼光

⑧金坛并不富饶。境内有个茅山,因《茅山道士》的故事而闻名。山景极佳,又盛产名贵的茅峰茶,远有段玉裁,近有华罗庚,常以这一文一理两位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怪不得我在纪念馆里所遇到的大多是年轻人。“谁能预料从眼前这些漫步于愚池之畔的青年中,我默默地祝愿着。

(1)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怎样的情感?

(2)选文写“愚池”的用意是什么?

(3)选文第⑥段加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4)选文第⑦段中,为什么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

(5)选文表现了段玉裁哪些精神品质?

9.(3分)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录一:许云峰大步上前,扶着成岗的肩头,满怀信心地朗声说道:“让我们迎着胜利的曙光一看主义的红日出现在东方!”

       摘录二:人们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毒刑拷打是大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摘录三:齐晓轩慢慢抬起头来,望着旁边的窗口,窗外一片蓝天,缓缓飘动。随眼望着远处油绿的青山,齐晓轩的嘴唇动了一下:“告诉你们

(1)上面摘录的文字选自长篇小说《     》,这本书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请从语言描写作用的角度对上面摘录的文字做简要批注。

温馨提示:做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等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10.(3分)从《西游记》中,有人读出了“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感悟。结合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伏怪以力”这句话的理解。

11.(3分)你喜欢阅读《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第三部分(23题50分)

12.(5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shǎn yào”写作“闪耀”,“kān chēng”写作“堪称”。

(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根据字词积累,“发掘”读作“fā jué”,“着陆”读作“zhuó lù”。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显现:显露,呈现。涌现:(人和事物)大量地出现。结合语境“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应是“涌现”。震惊:使大吃一惊。惊动:举动影响旁人,使吃惊或受侵扰。“文物的出土”应是使天下“震惊”。

答案:

(1)闪耀;堪称

(2)fā jué;zhuó lù

(3)涌现;震惊

2.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高处不胜寒

(3)山川之美

(4)切问而近思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注意“嶂”的书写)

3.解析:本题考查对广告语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广告语的目的,从修辞、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甲:示例:“愿君”委婉劝阻,游客易接受

乙:示例:“睡觉”将小草拟人化,易引发游客怜爱之心

丙:示例:语言整齐,合辙押韵,“生命”“情”易激发游客爱护花草之情

丁:示例:拟人修辞,易激发游客关爱之心

4.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语言表达。《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要结合语句意思来理解“集翔”一词的含义。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集翔”的意思,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2)本题考查对联的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的内容、特点,从修辞、词语运用、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1)示例:同学们,《岳阳楼记》中有“沙鸥翔集”一句,时而栖止”、飞翔”、飞翔的美景。

(2)示例:这幅对联描绘出了白洋淀春水上涨、春风吹动下鸟鱼等生物自由快乐的美景。

第二部分(5-22题50分)

5.解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令人叫绝。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结合知识积累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个题目包含两部分内容:咏雪和送别,又在咏雪中暗含离情别绪,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这首诗是歌行体。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

故选:B。

答案:

(1)岑参

(2)题目点名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大雪中送别好友。

(3)B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

6.解析:译文:

[甲]蔡元定八岁时即能做诗,长大后,辨析理解能力更精强。蔡元定曾登上西山顶峰,每天在那里忍饥食菜,潜心苦读。朱熹在了解蔡元定已有的学识后,大惊曰:“这个人应该是我的老友,而不应该是我的弟子。”

[乙]王廷相他的学问和技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假期结束我就到王公的府上去拜谒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和我座谈说:“昨天雨后,我乘轿走在大街上,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至长安街,他都拣着地面行走,战战兢兢,惟恐弄脏了鞋子。转弯进入京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沾湿了鞋子,此后就不再顾惜了。安身立命之道,也如此罢了。倘若一失足,将会把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忘不了。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每天吃荠菜。日:每天。

②句意:我就到王公的府上去拜访他。谒:拜访。

③句意:此后就不再顾惜了。复:再。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及,等到。绝。句意:等到长大后。

②重点词:居,守持。道。亦,也。犹,如同。是。句意:守持身心的大道。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为蔡元定“于书无不读”,其成绩不亚于朱熹。

(4)本题考查论证方法。从“偶一沾濡。居身之道,从身边小事谈及。

答案:

(1)①每天;②拜访。

(2)①等到长大后,他攀登上泰山最高峰。

②守持身心的大道,也如同这样。

(3)因为朱熹通过探问蔡元定的学问,感觉很深厚,彼此借鉴,通过列举人们雨天走路湿鞋的事例引导“我”明白“为官守身”的重要性,易于接受。

7.解析:这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由初学古文,势必会遇到一些文字障碍,这就好像是遇到了拦路虎,引出论述的话题。接着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突出论点。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拦路虎”是比喻的说法,形象生动,又形象生动,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选文写到的几种“拦路虎“;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如古文学习时,有时候会因为考虑不周而理解错误。

答案:

(1)以“拦路虎”为题目,形象生动,设置悬念。

(2)A

(3)如古文学习时,会遇到一词多义现象。

8.解析:本文记叙“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伟大的文字学家段玉裁。表现了他一生谦虚,笃于从师、为师之道;对年轻后学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勇于创新。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无比崇敬。

【解答】(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结合“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是一生中的大幸,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无比崇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城南偏西,名曰愚池。愚者、愚公移山之愚,意思是下愚劲苦读”“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见写“愚池”是以物喻人。

(3)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为人”承接上文对段玉裁为人的赞颂。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段玉裁晚年定居苏州……想必也不会十分宽敞,作者依据对段玉裁的了解,故作者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第④段“段玉栽一生谦逊、为师之道”,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于徒如此,概括即可。

答案:

(1)无比崇敬。

(2)以物喻人,借“愚池”赞颂段玉裁愚劲苦读的治学精神和对段玉裁对后人苦学的巨大影响。

(3)承上启下作用,承接上文对段玉裁为人的赞颂。

(4)因为作者依据对段玉裁的了解,推断他生前的寓所不及现在的纪念馆宽敞,表达对段玉裁清廉为官的赞美。

(5)一生谦虚,笃于从师;对年轻后学平易近人、勇于创新。

9.解析:《红岩》描写人民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当局疯狂党领导的地下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他们虽然最后惨遭,但却充分显示了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的判定。结合文段中出现的许云峰、齐晓轩等人物及人物所说的话可知。

(2)本题考查学生做批注的能力。题干要求从语言描写的作用的角度对摘录文字做批注。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以及以上摘录文字可知、江姐,由此可看出他们是优秀的党员。

答案:

(1)红岩

(2)示例:通过许云峰、江姐,他们都是优秀的党员。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

【解答】“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意思是只有靠一片诚心才可取得真经。孙悟空、沙僧和白龙马都拥有法力,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若是没有唐僧的诚心。

答案:

示例:“取经惟诚,伏怪以力”的意思是只有靠一片诚心才可取得真经。取经队伍中,经常被妖魔鬼怪抓走、猪八戒等人用法力降伏它们。但是他们取经的心却没有那么坚定,猪八戒贪图富贵,悟空离开取经队伍,他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可见他取经的诚心,恐怕这一行人难以取得真经。

11.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

【解答】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文章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第三部分(23题50分)

12.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共有三则材料。像这样多则材料的作文要分别审读,找出关键词句,然后再看三则材料的共同点。第一则材料关键词是“成功”“竭尽全力”;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词是“竭尽全力”“出色”;第三则材料的关键句是“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其实也就是“竭尽全力”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三则材料都是在谈做事要“竭尽全力”,心无旁骛,专心地去完成,这样才可能成功,也才能看出自己真正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本次作文是引导考生做事应有的正确“态度”。在当前信息多元、诱惑颇多、人心浮躁的社会现实之下,这样的引导很有积极意义。

      三则材料的共性是“竭尽全力去做事,就能表现得出色,就能走向成功”,据此我们可以用统编教材单元写作的精品作文去改写。如:《我的成长故事》《那一次,我真的很优秀》《向偶像学习,我也变得专心致志》《竭尽全力二三事》等。如果写成记叙文,应当通过一两件事来感悟这个道理,或者是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总之,要有触动,对心灵有震撼,这样的事才会起到人生启迪的作用;也可以写成散文,围绕“做事要竭尽全力”这一主题,选取与之有关的材料,得出人生感悟,散文重点在于形散神不散,表达要逐步接近主题,避免太直接;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用名人事例做例证,引用名言来引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尽量做到论证层次清晰。

【解答】

竭尽全力,方能成功

“猎狗追不上受伤的兔子”的寓言故事,众人皆知,而猎狗只不过是为了一顿午餐只是“尽力而为”的道理很简单,要想干成一件像样的事情,尽力而为还不够。凭心而论,可聊以自慰,但如果想出类拔萃,想力挽狂澜于既倒,殚精竭虑不可,并不是一般的努力就能获得上天垂青的,宵衣旰食。

  人是万物之灵,当然是更有巨在潜能的,常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也只开发了12%左右,就能背诵400本教科书,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仅仅发挥了一般意义上的才干和努力,则是挖掘了可能挖掘到的潜能。尽力而为是按部就班;尽力而为是中规中矩;尽力而为是正常发挥。项羽的“破釜沉舟,勾践的“卧薪尝胆,红军的飞越大渡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要求特区领域:“你们自己去搞。”都是竭尽全力,创造了人间奇迹。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其成败如何,但最重要一点就是投入时间精力血汗的多少,几乎无一不是竭尽全力。牛顿忙于科研和“仰望星空”;马克思长年遨游于理论思维的海洋乐不思返;爱迪生直到80岁高龄;为研制“东方神药”青蒿素,加班加点,终于打开成功之门,长达近20年里每天要接受大运动量的“魔鬼训练”……

  总有一些不得意者怨天尤人,怨父母没有给自己生个天才脑袋,其实,所谓天才,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所谓机遇,为伊消得人憔悴”后的“蓦然回首。而且,所谓“谈笑间,那也只是东坡居士的浪漫想象、蜀全军将士的竭尽全力,等待周公瑾的只能是“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悲剧。

  每个渴望人生辉煌成功的人,都不妨先问问自己竭尽全力了吗?

 

文档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辽阔的燕赵大地,从古至今_____(显现、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shǎnyào)的繁星,熠熠生辉。[乙]河北的地貌丰富多样,山脉如镰,河流如扇,海洋如盘,(kānchēng)我国地貌类型的“博物馆”。[丙]从三星堆的“祭祀坑”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面具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________(震惊、惊动)了天下。[丁]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