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场地面积的选择中区域地形图宜采用的比例尺为。A:1:100B:1:1000C:1:500D:1:5000E:经济
2、相对于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管理依据的法律地位较高,是颁布的。A:《自然保护区条例》B:《世界遗产名录》C:《风景名胜区条例》D:《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E:综合治理
3、产生的废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对固体废物有一定的热值要求,这属于固体废物处理的不足。A:土地填埋B:热解C:焚烧D:堆肥化E:经济
4、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抵抗和恢复的能力,甚至面临季节、年际或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动态,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属于生态系统特征中的部分。A:复杂、有序的级秩系统B:具有自维持、自功能C:受环境深刻的影响D:具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E:经济
5、水上消防站应有不小于m的岸线供消防艇靠泊,其陆上基地建设用地标准与一级普通消防站相同。A:100B:150C:200D:300E:经济
6、在城市研究中,一般会从城市总人口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和在业人口的性别比等方面来分析城市人口的性别比特征,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A:城市总人口性别比B:出生婴儿性别比C: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D:流动人口和在业人口的性别比E:经济
7、在平面结构体系中,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结构形式。A:屋架结构B:网架结构C:拱式结构D:薄壳结构E:经济
8、各种绿地相互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这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A:整体性B:匀布C:自然D:地方性E:综合治理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的是。A:城市发展状况B:城市规划的C:法律保障D:法律监督E:综合治理
10、指县域城镇体系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是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在区域内的分布相对均衡。A:重点镇B:一般建制镇C:中心镇D:县城关镇E:综合治理
11、在站前广场规划设计的静态交通组织中,形式可考虑采用停车场与接送站台相结合的方式。A:公交站点布置B:自行车停车场布置C:出租车停车场布置D:长途汽车站布置E:经济
12、下列城市地域的类型中,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A:大都市区B:大都市带C:全球城市区域D:全球城市地带E:综合治理
13、我国将电信线路分为4级,其中二级线路是指。A:省中心以上的线路B:县中心以下的线路C:乡级之间的线路D:省中心以下县级中心以上之间的线路E:经济
1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就是指。A:国家层面的时间规划B:国家层面的立体规划C:国家层面的空间规划D:国家层面的计划规划E:综合治理
15、下列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的是。A:类推分析方法B:空间模型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定量分析方法E:综合治理
16、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m。A:120B:80C:70D:150E:综合治理
17、下列不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意义的是。A: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发挥规划宏观作用的需要C: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D:可以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E:综合治理
18、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动力,同时也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接纳劳动力的主体的是。A:B:经济C:资源D:工业E:综合治理
19、下列对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确定时应注意的问题表述,错误的是。A:各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在未达到饱和以前,车道是可以相互调剂的B:技术规范规定两块板道路的单向机动车车道数不得少于5条C: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条件还应充分考虑利用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D:道路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E:经济
20、无线通信传输主要通过微波站接力的方式进行传递,一般每设一枢纽站。A:50~80 kmB:80~100 kmC:100~150 kmD:100~l20 kmE:经济
21、下列选项是目前关于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B: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C: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D: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E:综合治理
22、施工单位发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A:监理单位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D:勘察单位E:经济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A: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B: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C: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E:综合治理
24、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A:现场踏勘B:问卷调查C:文献资料运用D:访谈和座谈会调查E:综合治理
25、根据公共建筑通道设计,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设置为。A:450~500 mmB:500~550 mmC:550~600 mmD:600~650 mmE: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建设程序的特点主要有__。A.建设周期长、物质消耗很大B.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一建设进度,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做到综合平衡C.建设过程不连续,要有间断性D.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即使是相同规模的同类项目,由于地形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E.建设地点可以变换
2、镇规划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A:《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B:《村镇规划卫生标准》C:《镇规划标准》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在我国行制监督包括。A:权力机关监督B:司法机关监督C:监督D:执法机关监督E:社会监督
4、通过的变革尝试,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法律的严肃性方面取得进展。A:机构设置B:规划编制C:审批D:决策E:公众参与
5、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协调,推进区域范围内基础设施相互配套、协调衔接和共建共享。A:基础设施建设B:交通设施C:重大项目建设D:生态环境保护E:土地和资源利用
6、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特点主要包括。A: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B: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C:行政立法的强适应性和针对性D:行政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E:行政立法具有不可变性
7、铝酸盐水泥具有的特性有。A:耐热性较差B:早期强度增长快C:抗碱性强D:抗硫酸盐侵蚀性强、耐酸性好E:水化热大,且放热速度快
8、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对城市生产活动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空间利用率高B: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C:主要消耗可再生性能源D:系统的总生产量与自我消耗量之比小于1E:“食物链”呈线状而不呈网状
9、城市供热管网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A:蒸汽管网B:热水管网C:环状管网D:混合式管网E:枝状管网
10、城市用地评定一般可分为三类,下列届于三类用地特点的是__。A.地极承载力极低B.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C.经常被洪水淹没D.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E.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11、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手段包括。A:法律手段B:规划手段C:手段D:财政手段E:管理手段
12、下列四项中,哪些是城市防灾系统总体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A.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B.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C.制定防灾对策和措施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13、城市总体规划包括。A:县域规划B:市域城镇体系规划C:中心城区规划D:城市近期建设规划E:控制性详细规划
14、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的标准正确的有。A:组团不少于0.5㎡/人B:小区不少于0.8㎡/人C:居住区不少于1.2㎡/人D:组团不少于0.6㎡/人E: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15、下列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A: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B: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城市美化C: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D: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法国巴黎改建E: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空想社会主义
1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主要运用城乡规划管理,通过环节实现。A:行政处罚B:申报登录C:法律责任D:保护规划E:保护措施
17、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的。A: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建设B:公共服务设施C:重要基础设施D: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E:豪华别墅建设
18、下列属于项目评估报告阶段内容的是。A:从企业、国家和社会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B:全面审核报告申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准确C: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D:分析与初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E: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19、城镇体系规划是根据地域分工的原则,在分析各城镇的历史沿革、现状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其城镇的,使区域内各城镇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结构。A:性质B:区域优势C:类型D:发展方向E:级别
20、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同的人口分布和迁移特点,都对城市的等产生影响。A:性质B:地理位置C:规模D:发展速度E:空间组织形式
21、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__。A.主体要件B.行为要件C.结果要件D.法律要件
22、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一般有人均指标法和增长率法,要求根据历史数据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增长率。他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人口增长B:突变因素C:建成区的扩展D:燃气化进程E:经济发展状况
23、在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程序中,需要上报的材料包括。A:规划文本B:报告C:纲要文本D:图纸E: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的意见
24、自然资源中,影响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城市的选址、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特色,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森林资源D:水资源E:海洋资源
25、历史文化遗产的固有属性是,此属性也是取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法律地位的基本要求。A:延续性B:真实性C:传承性D:完整性E:民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