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食品召回制度
篇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召回制度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和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质监总局第98号令《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对不安全食品,制定如下召回
制度:
一、不安全食品包括:
1、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2、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的食品;
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面而在食
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4.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二、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
三、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当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2日内,三级召回应当在3日内,通知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
四、食品生产者向社会发布食品召回有关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向省级以上质监部门报告。
五、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在3日内,二级召回应在5日内,三级召回应在7日内,食品生产者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向省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
六、食品生产者提交的食品召回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停止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2.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3.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4.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可能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
5.召回措施的内容,包括实施组织、联系方式以及召回的具体措施、范围和时限等;
6.召回的预期效果;
7.召回食品后的处理措施。
七、自召回实施之日起,一级召回每3日,二级召回每7日,三级召回每15日,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向省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召回阶段性进展报告。食品生产者对召回计划有变更的,应当在食品召回阶段性进展报告中说明。所在地的市级以上质监部门应当对食品召回创优性进展报告
提出处理意见,通知食品生产者并上报所在地的省级质监部门。
篇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一、目的
使进入流通领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及时、快速、完全的召回,避免或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进入流通领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的产品。
三、职责
1、总经理负责产品召回的启动及审批。
2、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产品召回的总体策划与监督。
3、质量科负责食品安全危害的评估;仓库负责召回的具体实施;其他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食品安全危害的调查和评估1、需要召回的不安全食品包括:
(1)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2)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标识不全、不明。
(4)一般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外包装不合格、外观不合格、感官质量不合格等。
2、召回,是指公司对确认的已进入流通领域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3、当获知公司产品可能存在安全危害或接到当地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书面通知时,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如有必要可委托国家认可的产品检验机构,实施相关的技术检测。
(1)食品安全危害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或标准的安全要求;
b、是否含有非食品用原辅料、添加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
c、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的构成及比例;
d、可能存在安全危害的食品数量、批次或类别及其流通区域和范围。
(2)食品安全危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a、该食品引发的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或引发上述危害的可能性;
b、不安全食品对主要消费人群的危害影响;
c、危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
d、危害发生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4、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结果应汇报总经理,确认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实施召回。
五、食品召回的实施
1、食品召回由总经理启动,由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实施。
2、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需要实施召回时,经总经理宣布实施召回后,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查找原料仓库、车间、成品仓库、运输过程等各种环节的相关记录,确定受影响的产品数量、批号和去向。
3、确定受影响产品的范围后,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停止生产,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
费。
4、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危害产生的原因,确定召回方式,由总经理批准后,通知仓库、销售公司实施召回。召回方式有:
(1)对已经诱发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公司应将受影响产品全部收回。
(2)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的,通过加贴说明、发布告示等方式进行补救。
(3)一般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做出换货或退货处理。
5、销售公司根据产品召回原因、受影响产品批次填写《产品召回通知单》,用书面或邮件形式通知各相关方在规定日期内实施召回。
6、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食品召回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跟踪。
7、当公司启动食品召回后,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六、食品回收后的评估与处置
1、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各相关方反馈回来的反馈单,确认所需召回的产品是否全部处于隔离状态。
2、如未全部收回需召回产品,则根据危害风险程度通过媒介如报告、布告、新闻等形式通知消费者,详细说明危害类型,迅速收回产品,并明确召回数量。
3、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对已进行隔离的产品组织再次评估,根据危害等级、运输成本和货物价值等确定处置方案。
(1)对于一般不合格产品,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感官质量、理化指标不合格采取补救措施。
(2)对已经诱发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的,通过加贴说明、发布告示等方式进行补救
4、处置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开具《召回/隔离产品处理通知单》,下达至各相关方,由各相关方对召回/隔离的产品进行处理。
5、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召回产品的处置进行监督与跟踪。
6、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不安全食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预防方案,有关部门进行整改,防止此类问题的再发生。
7、对召回食品的后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篇三:企业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深圳市健美滋贸易有限公司食品召回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和减少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称不安全食品,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
(一)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二)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三)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照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第三条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应当准确记录并保存生产环节中的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产品标识等信息,保存消费者投诉、食源性疾病事故、食品污染事故记录,以及食品危害纠纷信息等档案。
第四条及时向所在地的省级或市级质监部门报告所有
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包括消费者投诉、食品安全危害事件等,不得隐瞒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第五条在获知其生产的食品可能存在安全危害或接到
所在地的省级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危害调查书面通知,应当立即进行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并及时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向省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安全危
害调查、评估报告。
第六条经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确认属于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确定召回级别,实施召回。
第七条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时,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
第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当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2日内,三级召回应当在3日内,通知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
第九条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在3日内,二级召回应在5日内,三级召回应在
7日内,食品生产者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向省级质监
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
第十条提交的食品召回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停止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二)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三)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四)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可能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
(五)召回措施的内容,包括实施组织、联系方式以及召回的具体措施、范围和时限等;
(六)召回的预期效果;
(七)召回食品后的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自召回实施之日起,一级召回每3日,二级召回每7日,三级召回每15日,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
向省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召回阶段性进展报告。
第十二条保存召回记录,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召回的批次、数量、比例、原因、结果等。
第十三条在食品召回时限期满15日内,向所在地的省
级质监部门提交召回总结报告;责令召回的,应当报告国家质检总局。
第十四条食品生产者应当及时对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
化处理;根据有关规定应当销毁的食品,应当及时予以销毁。并对召回食品的后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向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报告,接受市级质监部门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