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13:42
文档

2017《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doc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1935年8月11日)朱自清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
推荐度:
导读(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1935年8月11日)朱自清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

(1935年8月11日) 朱自清

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

《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死水》转向幽玄,更为严谨;他作诗有点像李贺的雕锼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但他的诗不失其为情诗。另一面他又是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爱国诗人。

但作为诗人论,徐低更为世所知。他没有闻氏那样精密,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尝试的最多,也译诗;最讲究用比喻——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的,鲜明的。陈西滢氏评他的诗,所谓不是平常的欧化,按说就是这个。又说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饶钹,很少提琴洞箫等抑制缠绵的风趣,那正是他老在跳着溅着的缘故。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只是想象着自己保举自己作情人,如西方诗家一样。但这完全是新的东西,历史的根基太浅,成就自然不大——一般读者看起来也不容易顺眼。闻氏作情诗,态度也相同;他们都深受英国影响,不但在试验英国诗体,艺术上也大半模仿近代英国诗。梁实秋氏说他们要试验的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装进外国式的诗意。这也许不是他们的本心,他们是要创造中国的新诗,但不知不觉写西洋诗了。这种情形直到现在,似乎还免不了。他也写人道主义的诗。

(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散文精品》,略有删改)

1.朱自清认为,闻一多诗歌风格的特点是繁丽严谨。请注意对《红烛》、《死水》的评论。的。

2.在朱自清看来,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特点是热情奔放(要注意“他是跳着溅着不含昼夜的一道生命水”的比喻意义,还要注意“又如他的诗音调多近羯鼓饶钹”一句)的。

3.闻一多和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既有相同处,又有相异处。相异处的主要之点是:闻

一多作诗重理解控制;徐志摩作诗重感情抒发。

4.下列对闻一多,徐志摩的比较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闻一多、徐志摩都有志于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然而都不能摆脱西洋诗歌 的影响。

B.闻一多、徐志摩都凭借想象写作情诗,然而成就都不大。

C.闻一多、徐志摩写诗,在技法上都考究运用比喻,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的、鲜明的。

D.闻一多重视新诗理论的探索,徐志摩重视新诗的尝试,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

E.闻一多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惟一的爱国诗人,而徐志摩是一名吟咏爱情的爱情诗人。

【B、D(文中没有论及“民族特色;C项的第二个“都”不含文意,“活泼、鲜明”只能用于徐志摩的诗;E项“当时中国”之说不合文意,本文只论及《诗镌》的诗人)】

文档

2017《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doc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节选)(1935年8月11日)朱自清十五年四月一日,北京《晨报·诗镌》出世。这是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于赓虞诸氏主办的。《诗镌》里闻一多氏影响最大。徐志摩氏虽在努力于“的输入与试验”,却只顾了自家,没有想到用理论来武装别人。闻氏才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徐氏说他们几个写诗的朋友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用比喻,又喜欢用别的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