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通过换词、举例子、说话练习,理解“大话”、“无边无际”、“一百多里”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好文中的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故事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坐井观天。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好文中的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争论。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拿起你的语文书,卷成一个纸筒,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右手捂住右眼,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2、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3、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坐井观天》,看看这只小青蛙,坐在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二、复习词串,概括故事
1、出示词语:
井底 提问 大话 弄错 井口那么大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无边无际
2、这两组词语里呀,藏着一个小秘密,读完之后,你发现了吗?
(第一组是青蛙说的,第二组是小鸟说的。)
4、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两组词语的小秘密。那我们现在在这两组词语前面,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来读读吧:
青蛙——井底 提问 大话 弄错 井口那么大
小鸟——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无边无际
5、其实呀,不知不觉中,你们刚才已经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了一遍了。借助关键词语连词成句,也能帮助我们讲好故事。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讲故事的好方法。
三、理清思路,学写生字
1、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进行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吧!(在黑板上贴图)
2、没错,这个部位就是“井沿” 的“沿”。大家一起跟陈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沿”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字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学生练写。
3.生活中还有很多跟“沿”字相关的事物呢,(出示图片)瞧!我们可以把桌子的这个位置叫做——桌沿,窗户的这个位置叫做——窗沿,小河的这个位置就叫做——河沿。我们用这种方法,一下子就能记住好多生活中的词语!
四、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1、落在井沿上的小鸟和坐在井里的青蛙为一个问题争论着,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青蛙与小鸟的话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2、像这样一问一答我们把它叫做一次对话。青蛙和小鸟总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3、学习第一次对话:
(1)从小鸟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感受到的?(飞了一百多里,口渴)对呀,小鸟又累又渴,就像我们平时上体育课跑完步一样,又累又——渴。你能带着这种体会自由读一读这个句子吗?点名朗读
(2)咦,这个句子有两个字是双胞胎,它们长得特别像,有谁发现是哪两个字呀?它们是“喝”和“渴”,怎么区分它们呢?
“喝”是“口”字旁,“渴”是“氵”。老师编了个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
4、学习第二次对话: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天有多大)
(1)青蛙是怎么认为的?谁来读读青蛙的话。
“大话”的意思是?(吹牛,没有根据的事情,假的)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的意思是?
(2)那小鸟呢?它怎么认为?指生读小鸟的话。
(3)出示图片,学生想象说话:
“小鸟飞呀飞,飞过了 ,飞过了 ,还没有看到天的边。”
(4)是啊!这就叫做——无边无际!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5)同学们说的草原、大海、沙漠……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天到底有多大——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谁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2)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是青蛙错了,可它自以为是以为是自己对了,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你们有什么办法?
(3)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4)谁来劝劝这只青蛙?老师相信这只井底的小青蛙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一定会急着跳出来,看看这无边无际的天空,这景色优美的大自然。
五、拓展补白,读懂寓意
1、在大家的劝告下,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来到——看到——;来到——看到——;来到——看到——,他心里想——
2、同学们,当这只小青蛙,经历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说,他还愿意再回到井底吗?是啊,这就是坐进观天带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课后也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