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口语 期末试卷及答案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6 00:17:40
文档

幼儿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口语 期末试卷及答案1

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发音的原动力是( )  A. 肺和气管   B. 喉头和声带   C.口腔   D. 鼻腔 2.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胸腹联合式呼吸D.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3.决定声音高低的是()A.发音体振动所产生音波的形式B.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C.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D.发音体振动的快慢4.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A.音素B.音节C.声调D.音位5.“争取啊”中“啊”的正确读音是()  A.ya 
推荐度:
导读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发音的原动力是( )  A. 肺和气管   B. 喉头和声带   C.口腔   D. 鼻腔 2.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胸腹联合式呼吸D.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3.决定声音高低的是()A.发音体振动所产生音波的形式B.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C.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D.发音体振动的快慢4.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A.音素B.音节C.声调D.音位5.“争取啊”中“啊”的正确读音是()  A.ya 
期末测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发音的原动力是(   )  

A. 肺和气管   B. 喉头和声带   C.口腔   D. 鼻腔 

2.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  )

A. 胸式呼吸 B. 腹式呼吸   C. 胸腹联合式呼吸   D. 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 

3. 决定声音高低的是(  )

A. 发音体振动所产生音波的形式 B. 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C. 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D. 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4. 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  )

A. 音素 B. 音节 C. 声调 D. 音位

5. “争取啊”中“啊”的正确读音是(  )  

A. ya   B.  wa  C. na    D.  nga

6. 为突出某个词在这个词的前后所做的适当停顿是(  )

A. 回味性停顿  B. 强调性停顿 C. 转换性停顿  D. 生理性停顿

7. 声音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节少而词的密度大,语速较快的节奏类型是(  ) 

A.轻快型 B. 凝重型 C. 低沉型 D. 舒缓型

8. 沟通信息所采取的方式是(  )  

A. 背景 B.障碍 C.通道 D.反馈

9. 社会上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是(  ) 

A.首因效应 B. 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10. 亲密距离的空间范围是(  )  

A. 0~1.5英尺 (0~0.5米)B. 1.5~4英尺(0.5~1.2米)

C. 4~12英尺(1.2~3.5米)D. 12~25英尺(3.5~8.3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重音可以分为        、        、        和        四类。

2. 从表达方式上分,教学口语可分为        、        和        。

3. 连接分为        和        两种。

4. 幼儿教师施加的启发开导幼儿的教育口语称为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1. 幼儿教师口语:

2. 情景再现:

3. 对象感:

4. 结构停顿: 

5. 沟通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幼儿教师口语有哪些特征?

2. 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3. 儿化的作用是什么?

4. 结合下面的案例分析交际口语的特点。 

两个大学生在校园门口遇到后聊天。

甲:“干嘛去?”

乙:“看比赛。”

甲:“什么比赛?谁和谁?”

乙:“男足。文学院和教育学院。”

甲:“啊?还有教育学院?”

乙:“是啊。教育学院没有几个男生,他们能进决赛真是奇迹了。”

甲:“哪比?”

乙:“那,操场。”

甲:“等等我,咱们一起去。”

乙:“好的。你得抓紧,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5. 如何运用表扬语对幼儿进行教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

2. 论述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教师口语的要求。

六、实际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按照“幼儿、电视、太阳、母爱、河流”的词汇顺序编一个150字左右的童话故事。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合理。

2.  教师在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玩圈”中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

(1)能以各种方式玩圈。

(2)用圈做多种动作的练习。

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教师发出各种指令,让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滚圈、套圈、跳圈、钻圈和投圈等活动。

(1)滚圈:将圈竖立,用力向前推,使圈滚向对面的同伴,或由自己边推边跑。

(2)套圈:将圈从头部套入,从脚下取出,或从脚下套入,从头上取出。

(3)跳圈:把几个圈摆成一条直线,让幼儿单、双脚向前跳。

①把圈摆成之字形,让幼儿左右脚交替行进跳。

②把圈摆成圆形,让幼儿听信号围圈跳。

(4)钻圈:将圈竖立起来,让幼儿正着身体、侧着身体钻过。

(5)投圈:将圈悬挂,用沙包、皮球、飞镖等投过圈。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设计教学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过渡语、小结语。要求:边示范边讲解,示范准确,讲解清楚。

期末测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发音的原动力是(A )  

A. 肺和气管   B. 喉头和声带   C.口腔   D. 鼻腔 

2.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 (D)   

A. 胸式呼吸 B. 腹式呼吸   C. 胸腹联合式呼吸   D. 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 

3. 决定声音高低的是(D)

A. 发音体振动所产生音波的形式 B. 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C. 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D. 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4. 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A)

A. 音素 B. 音节 C. 声调 D. 音位

5. “争取啊”中“啊”的正确读音是(A)  

A. ya   B.  wa  C. na    D.  nga

6. 为突出某个词在这个词的前后所做的适当停顿是(B)

A. 回味性停顿  B. 强调性停顿 C. 转换性停顿  D. 生理性停顿

7. 声音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语节少而词的密度大,语速较快的节奏类型是(A) 

A.轻快型 B. 凝重型 C. 低沉型 D. 舒缓型

8. 沟通信息所采取的方式是(C)  

A. 背景 B.障碍 C.通道 D.反馈

9. 社会上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是(B) 

A.首因效应 B. 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10. 亲密距离的空间范围是(A)  

A. 0~1.5 英尺(0~0.5米)B. 1.5~4英尺(0.5~1.2米)

C. 4~12英尺(1.2~3.5米)D. 12~25英尺(3.5~8.3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重音可以分为节奏重音、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对比重音四类。

2. 从表达方式上分,教学口语可分为叙述式、解说式和议论式。

3. 连接分为直连和缓连两种。

4. 幼儿教师施加的启发开导幼儿的教育口语称为启迪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1. 幼儿教师口语: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师的教学工具。

2. 情景再现:朗读者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3. 对象感:朗读时设想到听众的存在和反应,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时与听众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

4. 结构停顿: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做的停顿。 

5. 沟通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彼此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时运用的语言形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幼儿教师口语有哪些特征?

答:形象生动、语浅理名、用语规范等。

2. 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 儿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区别词义;确定词性;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表示轻蔑、鄙视的感情色彩;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

4. 结合下面的案例分析交际口语的特点。 

两个大学生在校园门口遇到后聊天。

甲:“干嘛去?”

乙:“看比赛。”

甲:“什么比赛?谁和谁?”

乙:“男足。文学院和教育学院。”

甲:“啊?还有教育学院?”

乙:“是啊。教育学院没有几个男生,他们能进决赛真是奇迹了。”

甲:“哪比?”

乙:“那,操场。”

甲:“等等我,咱们一起去。”

乙:“好的。你得抓紧,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参:交际口语具有通俗性、生动性、情境性、简洁性等特点。

5. 如何运用表扬语对幼儿进行教育?

答: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表扬要客观具体;表扬要及时;避免事先许诺;与其他教育手段相结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

答:口语和书面语相比,口语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应用也广泛得多。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文字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虽然是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但是两者的表现方式各具特色,表达效果也必然是各有千秋。口语是听和说的言语,受语言情境的影响比较大,要求快,讲求效率,用词范围相对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有重复、脱节、颠倒等现象;书面语是写和看的语言,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

口语和书面语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书面语必须以口语为源泉,不断吸收口语中新鲜的成分;另一方面,书面语又可以影响口语,促进口语的规范化。

2. 论述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教师口语的要求。

答:不说反语、讥讽性的语言。因为幼儿知识经验有限,对于教师的反语、讥讽性语言,他们根本听不懂,也不会收到任何教育效果。

不说恐吓性的语言。恐吓性的语言可能对制止幼儿的某些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势必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不用命令式、警告式句型说话。教师要避免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等句型说话,因为这些语句都容易让幼儿觉得教师高高在上,不尊重自己,从而产生畏惧、抵抗心理。

不用或少用表达不满、失望的句子。表达不满、失望的句子会让幼儿怀疑自己的价值,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六、实际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按照“幼儿、电视、太阳、母爱、河流”的词汇顺序编一个150字左右的童话故事。要求语言流畅,情节合理。

参:可以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2.  教师在中班幼儿体育游戏“玩圈”中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

(1)能以各种方式玩圈。

(2)用圈做多种动作的练习。

主要活动过程如下:

教师发出各种指令,让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滚圈、套圈、跳圈、钻圈和投圈等活动。

(1)滚圈:将圈竖立,用力向前推,使圈滚向对面的同伴,或由自己边推边跑。

(2)套圈:将圈从头部套入,从脚下取出,或从脚下套入,从头上取出。

(3)跳圈:把几个圈摆成一条直线,让幼儿单、双脚向前跳。

①把圈摆成之字形,让幼儿左右脚交替行进跳。

②把圈摆成圆形,让幼儿听信号围圈跳。

(4)钻圈:将圈竖立起来,让幼儿正着身体、侧着身体钻过。

(5)投圈:将圈悬挂,用沙包、皮球、飞镖等投过圈。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设计教学导入语、讲解语、提问语、过渡语、小结语。要求:边示范边讲解,示范准确,讲解清楚。

可以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文档

幼儿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口语 期末试卷及答案1

期末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发音的原动力是( )  A. 肺和气管   B. 喉头和声带   C.口腔   D. 鼻腔 2.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胸腹联合式呼吸D.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3.决定声音高低的是()A.发音体振动所产生音波的形式B.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C.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D.发音体振动的快慢4.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是()A.音素B.音节C.声调D.音位5.“争取啊”中“啊”的正确读音是()  A.y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