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5期
摘 要:文化产业商品化是文化产业适应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世俗化在社会更受到重视的结果,更是我们的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文化产业商业化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于我们的传播之上,也有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需求变化的方面。文化产业商品化现象的趋势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结果,我们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品化;经济;市场;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的产业活动,目标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要,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文化产业是特殊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其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商品化指的是通过提供商品的手段来营利的行为。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现象日趋明显。
一、文化产业商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适应市场的一步——文化产业商品化
文化产业的商品化就意味着文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也要适应市场规则的需要,要与市场相连接。文化产业商品化是通过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式,使之获得经济效益更新文化设备,以谋求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然跟不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文化产业商品化的现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逐渐增长的文化需要而出现的态势,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文化产业本身存在的艺术化是是个性的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未能满足更多的受众群的需要。因此出现了文化产业商品化,商品化有明确目的的表现被设计对象的主体的,这样的文化产品,能把受众面扩广,达到更好地文化传播目的,可以让大众能接受并明白。
文化产业图求更好的发展出现商品化现象最为正常不过,在如今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大时代背景下,商品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适应市场。文化产业商品是个自然的过程,并不会影响文化本身的价值。
(二)世俗生活的兴起促进商品化的进程
除了对市场的适应外,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现象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世俗生活的兴起。人类是文化产业的受众群,而在受众群中最多一部分的受众是文化程度底层到中层人群,这一群受众对于文化产品的要求程度相对不高,所以他们更多需要商品化后的文化产品,商品化使他们更好地消化文化产品。
世俗化生活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的生活模式,然而在过去它并不太被人们所重视,而世俗化生活的基本单位就是普通阶层的人。直到如今社会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现实感官体会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传统文化产业的艺术性侧重满足不了让人们对自我认可的需要,所以文化产也得商品化就出现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弗朗西斯科·波得拉克曾说过,说明了人更重视世俗化的简单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就是商品化后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产业的竞争需要
文化产业的竞争日趋强烈,各大文化企业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行业市场的研究,与客户群(受众群)的需求变化和企业发展改革的状态,由此也促进了商品化的现象更加凸显。
我国文化资源正处于一个调整和整合的状态中,而文化产业也开始有自发向自觉状态转变,文化产业将向市场机制的方向发展,为图求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选择了市场机制,以致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商品化现象。
二、文化产业商品化的表现
(一)文化产业商品化的重要环节——传播
传播史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环节,而传播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商品化的重要环节。文化传播的主要要素有:出版商、出版印刷、传播销售。然而这些要素又与市场紧密联系,当市场的需求展现出来是,传播便会对此作出相应的改变,至此便出现了商品化。而在商品化后,传播的表现则存在为:出版商通过购买作品的产权,加以修改,产出受众群所喜爱的产品。就像是市场上营销的一种商品一样,文化产品也被当作商品,把原来带有过分浓烈个人艺术性的作品加以修改,变成文化消费者更能接受的文化产品。
(二)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变化
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人们便会开始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就像你去面包店花钱想买自己想吃的、合自己胃口的面包,而非别人硬塞给你的面包一样,文化受众群,开始思考,文化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了。文化产品变得更像是商品一般,需要满足文化消费者的要求,由此体现了商品化的现象。
当人们有更多的前去选择自己享受的文化产品时,他们便不在愿意存在一种“被”的现象了,他们希望掌握更多的自主权,就像选择商品一样。
三、文化产业商品化趋向与如何看待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程度相对较高。首先美国本身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历史较短,自身的文化传统与文化习俗较少,因此他们较于我们更容易接受和创造新事物。美国文化产业一开始便走市场化道路,他们的文化产品就是商品。其次是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美国是一个重视实用主义的国家,文化产业以娱乐和服务为主,更注重实用性,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更多享受为主。
而美国的现状正是我们走向的趋势,当前我国思想愈发开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人们的也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影响,对于文化产品的实用性更加注重,由此文化商品化现象符合了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娱乐性的需求。而且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后盾作用,以电影为例,如今的3D电影的效果正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画面感的需求。
对于文化产业商品化的现象,很多专家持不同的态度,而我们应该持客观的观望态度对待,文化产业商品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们没必要的过多的紧张抑或吹鼓。文化与经济本来就是相互依托的两个事物,而且文化产业本来文化经济化的直接产物,所以会出现经济上的商品化现象也不足为奇。
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现象存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现的当代,是自然的趋势,文化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现象便可以理解,且其与我们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林曦.文化产业商品化之批判及其“情本体”转向.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2]李杰.文化产业不等于简单地把文化商品化.中国经济导报.2010.10
作者简介:戴璇,女,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