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内容:6-8自然段
一、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万物有情”主题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 抒发自己的感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白鹭》一课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 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根据 学段目标要求,本课的内容及特点
我拟定的教学目标:
1.能想象和说出课文描绘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把这种感情融入对 白鹭的状写中。
3.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语段。
教学重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如何把这种 感情融入对白鹭的状写中。
教学难点:
了解者如何把喜爱、赞美白鹭的感情融入对白鹭的状写中。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为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自主探究,以读 促讲,读中感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选择默读思考、合作 交流、读中悟情为主,辅以想象、点拨、朗读、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勾画圈点批注,让孩子们在“读、画、思、议”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认识生字,掌握生字词。理清课 文脉络,了解主要内容,学习、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给描绘的三 幅画面起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 句话的意思。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教材 特点、学生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谈谈《白鹭》的6—8段的教学 思路。
(-)复习导入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
板书课题,3检测生字词,听写。
复习:作者说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切都很适宜,很美的一 幅画啊!
朗读课文,分别给三幅优美的画面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取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学习目标,设疑带着问题读书,有方向 性,激发阅读兴趣。】
(二)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 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深入地读课文。
1.读课文,你仿佛看见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
2.指名交流,板书(觅食、栖息、低飞)
3.哪个画面吸引了你呢?用心读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 下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强调“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熟读的基础上,提出统领全文的问题,引领 学生理清思路,探究学文,动笔批注。】
(三)集体交流课文理解。
使用多媒体,并取名: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水 田钓鱼图、树梢站立图、黄昏低飞图)
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指导感 情朗读,体会拟人、比喻手法读好重音,读出画面感,体会白鹭与水田的 和谐搭配
白鹭真是在望哨吗? ”质疑激趣,启发想象,再用心读一遍,读出自 己的感受。
引导理解“清澄”“恩惠”,体会低飞图的美。
小结,感受白鹭的整体美。
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出 的诗一般的美!
配乐朗读,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 和点拨,不是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我指
导学生自主读书,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所以,我重点让学生探究白鹭的觅 食、栖息、飞行中体会白鹭的独特美,作者对白鹭的情感。】
(四)赏读全文,说体会
1.赏读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2.指名说说读完了片段后的感受。
3.师总结。
小结片段,明确通过描绘三画面体现白鹭的美,生活处处有美,作者 借物抒情的写法。
K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 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文章借物抒情的 写法及好处,为迁移小练笔做准备,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由读到写,读 写融合。Σ
四、说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K设计意图:1.旨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习惯,拓展阅读,巩固借物抒 情的写法的知识点。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上,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 (体现文章的脉络)体现此片段内容的两个要点:L身段大小适宜2.色素 搭配适宜。让学生对内容一目了然,巩固了生字“宜”(积累优美的语句)。 作者借描写白鹭的外形和生活,表达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
白鹭
L水田钓鱼
独特美J 树梢站立喜爱赞美
黄昏低飞
